近日,首航船舶MERATUS BINTAN缓缓挂靠南沙二期码头,标志着PHXM东南亚航线在南沙港区正式开通。该航线的开辟进一步畅通了南沙港区通往东南亚航区的海上通道,推动港口物流成链成网,助力腹地企业联通东南亚海外市场。PHXM航线由马士基独自运营,其挂靠港序为:深圳—南沙—马尼拉。该航线是南沙至菲律宾马尼拉的快线,将进一步提高南沙至菲律宾马尼拉的直航服务密度,有效缩短运输时间。来源于:亿恩网
近日,首航船舶MERATUS BINTAN缓缓挂靠南沙二期码头,标志着PHXM东南亚航线在南沙港区正式开通。该航线的开辟进一步畅通了南沙港区通往东南亚航区的海上通道,推动港口物流成链成网,助力腹地企业联通东南亚海外市场。PHXM航线由马士基独自运营,其挂靠港序为:深圳—南沙—马尼拉。该航线是南沙至菲律宾马尼拉的快线,将进一步提高南沙至菲律宾马尼拉的直航服务密度,有效缩短运输时间。来源于:亿恩网
发布: 2024-11-01 19:23 阅读:320
查看详情近日,首航船舶MERATUS BINTAN缓缓挂靠南沙二期码头,标志着PHXM东南亚航线在南沙港区正式开通。该航线的开辟进一步畅通了南沙港区通往东南亚航区的海上通道,推动港口物流成链成网,助力腹地企业联通东南亚海外市场。PHXM航线由马士基独自运营,其挂靠港序为:深圳—南沙—马尼拉。该航线是南沙至菲律宾马尼拉的快线,将进一步提高南沙至菲律宾马尼拉的直航服务密度,有效缩短运输时间。来源于:亿恩网
近日,首航船舶MERATUS BINTAN缓缓挂靠南沙二期码头,标志着PHXM东南亚航线在南沙港区正式开通。该航线的开辟进一步畅通了南沙港区通往东南亚航区的海上通道,推动港口物流成链成网,助力腹地企业联通东南亚海外市场。PHXM航线由马士基独自运营,其挂靠港序为:深圳—南沙—马尼拉。该航线是南沙至菲律宾马尼拉的快线,将进一步提高南沙至菲律宾马尼拉的直航服务密度,有效缩短运输时间。来源于:亿恩网
发布: 2024-11-01 19:23 阅读:320
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了解到,10月份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航线继续上新,欧洲和亚洲方向新开航线数量最多。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航空物流分会统计,10月份全国共新开18条国际货运航线,每周将增加超过30个往返航班。从航向结构来看,欧洲航线8条,亚洲航线7条,北美航线3条。共涉及14家航空公司,包括7家国内航司。货物结构方面,出口货物主要以跨境电商货物、生鲜产品和电子产品为主。来源于:亿恩网
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了解到,10月份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航线继续上新,欧洲和亚洲方向新开航线数量最多。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航空物流分会统计,10月份全国共新开18条国际货运航线,每周将增加超过30个往返航班。从航向结构来看,欧洲航线8条,亚洲航线7条,北美航线3条。共涉及14家航空公司,包括7家国内航司。货物结构方面,出口货物主要以跨境电商货物、生鲜产品和电子产品为主。来源于:亿恩网
发布: 2024-11-01 19:21 阅读:258
查看详情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了解到,10月份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航线继续上新,欧洲和亚洲方向新开航线数量最多。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航空物流分会统计,10月份全国共新开18条国际货运航线,每周将增加超过30个往返航班。从航向结构来看,欧洲航线8条,亚洲航线7条,北美航线3条。共涉及14家航空公司,包括7家国内航司。货物结构方面,出口货物主要以跨境电商货物、生鲜产品和电子产品为主。来源于:亿恩网
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了解到,10月份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航线继续上新,欧洲和亚洲方向新开航线数量最多。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航空物流分会统计,10月份全国共新开18条国际货运航线,每周将增加超过30个往返航班。从航向结构来看,欧洲航线8条,亚洲航线7条,北美航线3条。共涉及14家航空公司,包括7家国内航司。货物结构方面,出口货物主要以跨境电商货物、生鲜产品和电子产品为主。来源于:亿恩网
发布: 2024-11-01 19:21 阅读:258
商务部公布2025年货物出口配额总量。2025年,甘草及甘草制品、药料用人工种植麻黄草、活猪(对港澳)、活牛(对港澳)、活鸡(对香港)、锯材、蔺草及蔺草制品出口配额分别为520万千克、108.3万千克、161.04万头、2.8万头、300万只、10万立方米、1700万千克。2025年继续暂停磷矿石、白银出口配额管理,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符合条件的出口磷矿石或白银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可凭有效的货物出口合同申领出口许可证(加工贸易项下出口白银按规定办理),凭出口许可证向海关办理货物出口报关验放手续。来源于:商务部官网
商务部公布2025年货物出口配额总量。2025年,甘草及甘草制品、药料用人工种植麻黄草、活猪(对港澳)、活牛(对港澳)、活鸡(对香港)、锯材、蔺草及蔺草制品出口配额分别为520万千克、108.3万千克、161.04万头、2.8万头、300万只、10万立方米、1700万千克。2025年继续暂停磷矿石、白银出口配额管理,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符合条件的出口磷矿石或白银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可凭有效的货物出口合同申领出口许可证(加工贸易项下出口白银按规定办理),凭出口许可证向海关办理货物出口报关验放手续。来源于:商务部官网
发布: 2024-10-31 20:27 阅读:290
查看详情商务部公布2025年货物出口配额总量。2025年,甘草及甘草制品、药料用人工种植麻黄草、活猪(对港澳)、活牛(对港澳)、活鸡(对香港)、锯材、蔺草及蔺草制品出口配额分别为520万千克、108.3万千克、161.04万头、2.8万头、300万只、10万立方米、1700万千克。2025年继续暂停磷矿石、白银出口配额管理,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符合条件的出口磷矿石或白银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可凭有效的货物出口合同申领出口许可证(加工贸易项下出口白银按规定办理),凭出口许可证向海关办理货物出口报关验放手续。来源于:商务部官网
商务部公布2025年货物出口配额总量。2025年,甘草及甘草制品、药料用人工种植麻黄草、活猪(对港澳)、活牛(对港澳)、活鸡(对香港)、锯材、蔺草及蔺草制品出口配额分别为520万千克、108.3万千克、161.04万头、2.8万头、300万只、10万立方米、1700万千克。2025年继续暂停磷矿石、白银出口配额管理,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符合条件的出口磷矿石或白银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可凭有效的货物出口合同申领出口许可证(加工贸易项下出口白银按规定办理),凭出口许可证向海关办理货物出口报关验放手续。来源于:商务部官网
发布: 2024-10-31 20:27 阅读:290
近期调查显示,超过半数(63.2%)的跨境电商用户认为日本商品价格更便宜。日元贬值后,66.8%的用户增加了购买日本商品的数量。动漫、游戏和时尚是用户最常购买的商品类别,其中动漫商品最为突出(52.4%)。在购买目的上,81.0%的用户表示是为了自己收藏使用。93.1%的用户更愿意从官方网站购买热门内容商品,即使价格较高。同时,67.3%的用户最关心跨境电商的可靠性,66.8%的用户希望送货费用低。此外,68.9%的用户认为与自己喜爱的日本文化相关的新产品信息容易获得,但英语国家的用户相比使用繁体中文的用户更难获取产品信息。这些数据显示,跨境电商用户对日本文化和商品有高度兴趣,且更倾向于购买官方产品。来源于:亿恩网
近期调查显示,超过半数(63.2%)的跨境电商用户认为日本商品价格更便宜。日元贬值后,66.8%的用户增加了购买日本商品的数量。动漫、游戏和时尚是用户最常购买的商品类别,其中动漫商品最为突出(52.4%)。在购买目的上,81.0%的用户表示是为了自己收藏使用。93.1%的用户更愿意从官方网站购买热门内容商品,即使价格较高。同时,67.3%的用户最关心跨境电商的可靠性,66.8%的用户希望送货费用低。此外,68.9%的用户认为与自己喜爱的日本文化相关的新产品信息容易获得,但英语国家的用户相比使用繁体中文的用户更难获取产品信息。这些数据显示,跨境电商用户对日本文化和商品有高度兴趣,且更倾向于购买官方产品。来源于:亿恩网
发布: 2024-10-30 21:12 阅读:280
查看详情近期调查显示,超过半数(63.2%)的跨境电商用户认为日本商品价格更便宜。日元贬值后,66.8%的用户增加了购买日本商品的数量。动漫、游戏和时尚是用户最常购买的商品类别,其中动漫商品最为突出(52.4%)。在购买目的上,81.0%的用户表示是为了自己收藏使用。93.1%的用户更愿意从官方网站购买热门内容商品,即使价格较高。同时,67.3%的用户最关心跨境电商的可靠性,66.8%的用户希望送货费用低。此外,68.9%的用户认为与自己喜爱的日本文化相关的新产品信息容易获得,但英语国家的用户相比使用繁体中文的用户更难获取产品信息。这些数据显示,跨境电商用户对日本文化和商品有高度兴趣,且更倾向于购买官方产品。来源于:亿恩网
近期调查显示,超过半数(63.2%)的跨境电商用户认为日本商品价格更便宜。日元贬值后,66.8%的用户增加了购买日本商品的数量。动漫、游戏和时尚是用户最常购买的商品类别,其中动漫商品最为突出(52.4%)。在购买目的上,81.0%的用户表示是为了自己收藏使用。93.1%的用户更愿意从官方网站购买热门内容商品,即使价格较高。同时,67.3%的用户最关心跨境电商的可靠性,66.8%的用户希望送货费用低。此外,68.9%的用户认为与自己喜爱的日本文化相关的新产品信息容易获得,但英语国家的用户相比使用繁体中文的用户更难获取产品信息。这些数据显示,跨境电商用户对日本文化和商品有高度兴趣,且更倾向于购买官方产品。来源于:亿恩网
发布: 2024-10-30 21:12 阅读:280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33万亿元,首破32万亿元历史同期记录,同比增长5.3%,这一辉煌成就令人振奋。外贸的跨越式增长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然而,提高外贸含金量、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各地面前的新课题,这其中与消费和制造业的关系紧密相连,影响深远。 从消费角度来看,外贸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内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进出口贸易中大量的优质商品流动,丰富了国内市场的产品种类。例如,进口的高端母婴产品、化妆品、电子产品等,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刺激了消费升级。以进口化妆品为例,近年来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得益于外贸渠道的畅通,让更多国际知名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促使国内品牌在竞争中提升品质。另一方面,外贸的增长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进而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随着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制造业而言,外贸高质量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是外贸的主力军,外贸的增长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制造业必须转型升级。目前,我国制造业在部分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在5G通信设备制造方面,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出口量持续增长。然而,在一些高端装备制造、芯片制造等领域仍存在短板。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端芯片的进口依赖度依然较高,这不仅影响了外贸中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关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因此,提高外贸含金量需要制造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在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各地应积极行动。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物流和港口设施。高效的物流体系能降低外贸成本,提高货物运输效率。例如,一些沿海发达城市通过建设智能化港口,大大缩短了货物的装卸和转运时间,提升了外贸企业的竞争力。其次,要加大对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引导。通过举办各类消费展会、促销活动等,促进内外贸商品的流通,让更多优质的外贸产品进入国内消费者视野。再者,对于制造业,政府应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如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突破技术瓶颈。 外贸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利用外贸增长带来的机遇,通过提升消费品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让外贸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注入新的能量,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展现更加强大的中国力量。同时,各地也应以全局视野和长远眼光,统筹协调,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来源于:消费日报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33万亿元,首破32万亿元历史同期记录,同比增长5.3%,这一辉煌成就令人振奋。外贸的跨越式增长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然而,提高外贸含金量、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各地面前的新课题,这其中与消费和制造业的关系紧密相连,影响深远。 从消费角度来看,外贸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内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进出口贸易中大量的优质商品流动,丰富了国内市场的产品种类。例如,进口的高端母婴产品、化妆品、电子产品等,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刺激了消费升级。以进口化妆品为例,近年来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得益于外贸渠道的畅通,让更多国际知名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促使国内品牌在竞争中提升品质。另一方面,外贸的增长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进而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随着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制造业而言,外贸高质量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是外贸的主力军,外贸的增长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制造业必须转型升级。目前,我国制造业在部分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在5G通信设备制造方面,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出口量持续增长。然而,在一些高端装备制造、芯片制造等领域仍存在短板。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端芯片的进口依赖度依然较高,这不仅影响了外贸中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关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因此,提高外贸含金量需要制造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在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各地应积极行动。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物流和港口设施。高效的物流体系能降低外贸成本,提高货物运输效率。例如,一些沿海发达城市通过建设智能化港口,大大缩短了货物的装卸和转运时间,提升了外贸企业的竞争力。其次,要加大对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引导。通过举办各类消费展会、促销活动等,促进内外贸商品的流通,让更多优质的外贸产品进入国内消费者视野。再者,对于制造业,政府应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如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突破技术瓶颈。 外贸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利用外贸增长带来的机遇,通过提升消费品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让外贸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注入新的能量,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展现更加强大的中国力量。同时,各地也应以全局视野和长远眼光,统筹协调,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来源于:消费日报
发布: 2024-10-29 14:32 阅读:296
查看详情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33万亿元,首破32万亿元历史同期记录,同比增长5.3%,这一辉煌成就令人振奋。外贸的跨越式增长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然而,提高外贸含金量、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各地面前的新课题,这其中与消费和制造业的关系紧密相连,影响深远。 从消费角度来看,外贸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内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进出口贸易中大量的优质商品流动,丰富了国内市场的产品种类。例如,进口的高端母婴产品、化妆品、电子产品等,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刺激了消费升级。以进口化妆品为例,近年来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得益于外贸渠道的畅通,让更多国际知名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促使国内品牌在竞争中提升品质。另一方面,外贸的增长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进而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随着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制造业而言,外贸高质量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是外贸的主力军,外贸的增长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制造业必须转型升级。目前,我国制造业在部分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在5G通信设备制造方面,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出口量持续增长。然而,在一些高端装备制造、芯片制造等领域仍存在短板。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端芯片的进口依赖度依然较高,这不仅影响了外贸中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关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因此,提高外贸含金量需要制造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在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各地应积极行动。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物流和港口设施。高效的物流体系能降低外贸成本,提高货物运输效率。例如,一些沿海发达城市通过建设智能化港口,大大缩短了货物的装卸和转运时间,提升了外贸企业的竞争力。其次,要加大对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引导。通过举办各类消费展会、促销活动等,促进内外贸商品的流通,让更多优质的外贸产品进入国内消费者视野。再者,对于制造业,政府应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如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突破技术瓶颈。 外贸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利用外贸增长带来的机遇,通过提升消费品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让外贸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注入新的能量,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展现更加强大的中国力量。同时,各地也应以全局视野和长远眼光,统筹协调,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来源于:消费日报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33万亿元,首破32万亿元历史同期记录,同比增长5.3%,这一辉煌成就令人振奋。外贸的跨越式增长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然而,提高外贸含金量、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各地面前的新课题,这其中与消费和制造业的关系紧密相连,影响深远。 从消费角度来看,外贸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内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进出口贸易中大量的优质商品流动,丰富了国内市场的产品种类。例如,进口的高端母婴产品、化妆品、电子产品等,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刺激了消费升级。以进口化妆品为例,近年来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得益于外贸渠道的畅通,让更多国际知名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促使国内品牌在竞争中提升品质。另一方面,外贸的增长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进而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随着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制造业而言,外贸高质量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是外贸的主力军,外贸的增长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制造业必须转型升级。目前,我国制造业在部分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在5G通信设备制造方面,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出口量持续增长。然而,在一些高端装备制造、芯片制造等领域仍存在短板。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端芯片的进口依赖度依然较高,这不仅影响了外贸中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关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因此,提高外贸含金量需要制造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在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各地应积极行动。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物流和港口设施。高效的物流体系能降低外贸成本,提高货物运输效率。例如,一些沿海发达城市通过建设智能化港口,大大缩短了货物的装卸和转运时间,提升了外贸企业的竞争力。其次,要加大对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引导。通过举办各类消费展会、促销活动等,促进内外贸商品的流通,让更多优质的外贸产品进入国内消费者视野。再者,对于制造业,政府应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如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突破技术瓶颈。 外贸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利用外贸增长带来的机遇,通过提升消费品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让外贸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注入新的能量,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展现更加强大的中国力量。同时,各地也应以全局视野和长远眼光,统筹协调,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来源于:消费日报
发布: 2024-10-29 14:32 阅读:296
前三季度上海外贸3.17万亿元对金砖国家进出口增5.4%,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力进博会这一城中盛事,也带动上海外贸企稳。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进出口总值3.17万亿元,同比微增0.03%。具体来看,加工贸易降幅已在持续收窄。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达4320.2亿元,下降0.2%,降幅较前8个月收窄2个百分点,并且自7月份以来已连续3个月保持增长。主要贸易伙伴方面,前三季度,上海市对欧盟、美国、日本分别进出口6017.4亿元、3541.6亿元、2777.9亿元,分别下降5.6%、1.8%、4.9%,但同期对东盟进出口4220.7亿元,增长5.6%。另外,同期上海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3万亿元,增长4.4%。上海与金砖国家的贸易互动也是亮点。今年1月,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参与金砖国家合作,金砖成员国数量由5个增至10个。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额7477.6亿元,同比增长5.4%,占全国总额的16.2%。高新技术产品是其中主力,如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96%。另外,铁矿砂等进口原材料拉动大宗商品进口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大宗商品进口出现8.2%的增长,铁矿砂及其精矿、煤及褐煤、天然气的进口分别达1215.6亿、204.2亿、146亿元,分别增长19.7%、33.9%和8.5%。来源于:解放网
前三季度上海外贸3.17万亿元对金砖国家进出口增5.4%,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力进博会这一城中盛事,也带动上海外贸企稳。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进出口总值3.17万亿元,同比微增0.03%。具体来看,加工贸易降幅已在持续收窄。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达4320.2亿元,下降0.2%,降幅较前8个月收窄2个百分点,并且自7月份以来已连续3个月保持增长。主要贸易伙伴方面,前三季度,上海市对欧盟、美国、日本分别进出口6017.4亿元、3541.6亿元、2777.9亿元,分别下降5.6%、1.8%、4.9%,但同期对东盟进出口4220.7亿元,增长5.6%。另外,同期上海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3万亿元,增长4.4%。上海与金砖国家的贸易互动也是亮点。今年1月,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参与金砖国家合作,金砖成员国数量由5个增至10个。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额7477.6亿元,同比增长5.4%,占全国总额的16.2%。高新技术产品是其中主力,如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96%。另外,铁矿砂等进口原材料拉动大宗商品进口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大宗商品进口出现8.2%的增长,铁矿砂及其精矿、煤及褐煤、天然气的进口分别达1215.6亿、204.2亿、146亿元,分别增长19.7%、33.9%和8.5%。来源于:解放网
发布: 2024-10-28 11:16 阅读:300
查看详情前三季度上海外贸3.17万亿元对金砖国家进出口增5.4%,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力进博会这一城中盛事,也带动上海外贸企稳。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进出口总值3.17万亿元,同比微增0.03%。具体来看,加工贸易降幅已在持续收窄。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达4320.2亿元,下降0.2%,降幅较前8个月收窄2个百分点,并且自7月份以来已连续3个月保持增长。主要贸易伙伴方面,前三季度,上海市对欧盟、美国、日本分别进出口6017.4亿元、3541.6亿元、2777.9亿元,分别下降5.6%、1.8%、4.9%,但同期对东盟进出口4220.7亿元,增长5.6%。另外,同期上海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3万亿元,增长4.4%。上海与金砖国家的贸易互动也是亮点。今年1月,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参与金砖国家合作,金砖成员国数量由5个增至10个。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额7477.6亿元,同比增长5.4%,占全国总额的16.2%。高新技术产品是其中主力,如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96%。另外,铁矿砂等进口原材料拉动大宗商品进口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大宗商品进口出现8.2%的增长,铁矿砂及其精矿、煤及褐煤、天然气的进口分别达1215.6亿、204.2亿、146亿元,分别增长19.7%、33.9%和8.5%。来源于:解放网
前三季度上海外贸3.17万亿元对金砖国家进出口增5.4%,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力进博会这一城中盛事,也带动上海外贸企稳。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进出口总值3.17万亿元,同比微增0.03%。具体来看,加工贸易降幅已在持续收窄。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达4320.2亿元,下降0.2%,降幅较前8个月收窄2个百分点,并且自7月份以来已连续3个月保持增长。主要贸易伙伴方面,前三季度,上海市对欧盟、美国、日本分别进出口6017.4亿元、3541.6亿元、2777.9亿元,分别下降5.6%、1.8%、4.9%,但同期对东盟进出口4220.7亿元,增长5.6%。另外,同期上海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3万亿元,增长4.4%。上海与金砖国家的贸易互动也是亮点。今年1月,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参与金砖国家合作,金砖成员国数量由5个增至10个。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额7477.6亿元,同比增长5.4%,占全国总额的16.2%。高新技术产品是其中主力,如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96%。另外,铁矿砂等进口原材料拉动大宗商品进口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大宗商品进口出现8.2%的增长,铁矿砂及其精矿、煤及褐煤、天然气的进口分别达1215.6亿、204.2亿、146亿元,分别增长19.7%、33.9%和8.5%。来源于:解放网
发布: 2024-10-28 11:16 阅读:300
今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设立40周年。10月2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级经开区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国家队”。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进出口总额10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39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均超过24%。仅占全国千分之三国土面积的国家级经开区为何成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主力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政策优势、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完善和开放平台作用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吸引外资、促进贸易的“磁场”,使得国家级经开区在较小的土地面积上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表示,坚持扩大开放,坚持改革创新,充当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通过不断地优化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国家级经开区成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主力军”。1984年,在借鉴经济特区成功经验基础上,我国在沿海12个城市设立了首批14家国家级经开区。随着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布局不断向内陆扩展。如今,国家级经开区数量达到229家,遍布31个省份。何亚东表示,作为国家级经开区工作的牵头部门,商务部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突出政策引领;二是突出招商引资;三是突出产业培育;四是突出国际合作;五是突出经验分享。10月20日召开的国家级经开区40周年座谈会提出,要深刻认识国家级经开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当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示范区,争做区域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者,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力军,努力开创经开区工作新局面。何亚东表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一要推动相关支持政策出台,并切实转化为改革成效;二要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加大引资稳资力度,为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提供更多支持;三要进一步优化管理和服务,加强全周期管理。陈建伟预计,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产业升级、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强人才引进等方面支持政策或将出台。这将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外资集聚区,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肖本华建议,针对国家级经开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行政审批、产业空间、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通过产业链招商、产业基金招商等方式,拓展招商渠道、完善招商方式、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引资力度。来源于:证券日报
今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设立40周年。10月2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级经开区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国家队”。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进出口总额10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39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均超过24%。仅占全国千分之三国土面积的国家级经开区为何成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主力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政策优势、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完善和开放平台作用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吸引外资、促进贸易的“磁场”,使得国家级经开区在较小的土地面积上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表示,坚持扩大开放,坚持改革创新,充当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通过不断地优化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国家级经开区成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主力军”。1984年,在借鉴经济特区成功经验基础上,我国在沿海12个城市设立了首批14家国家级经开区。随着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布局不断向内陆扩展。如今,国家级经开区数量达到229家,遍布31个省份。何亚东表示,作为国家级经开区工作的牵头部门,商务部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突出政策引领;二是突出招商引资;三是突出产业培育;四是突出国际合作;五是突出经验分享。10月20日召开的国家级经开区40周年座谈会提出,要深刻认识国家级经开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当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示范区,争做区域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者,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力军,努力开创经开区工作新局面。何亚东表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一要推动相关支持政策出台,并切实转化为改革成效;二要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加大引资稳资力度,为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提供更多支持;三要进一步优化管理和服务,加强全周期管理。陈建伟预计,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产业升级、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强人才引进等方面支持政策或将出台。这将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外资集聚区,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肖本华建议,针对国家级经开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行政审批、产业空间、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通过产业链招商、产业基金招商等方式,拓展招商渠道、完善招商方式、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引资力度。来源于:证券日报
发布: 2024-10-25 14:29 阅读:296
查看详情今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设立40周年。10月2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级经开区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国家队”。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进出口总额10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39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均超过24%。仅占全国千分之三国土面积的国家级经开区为何成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主力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政策优势、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完善和开放平台作用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吸引外资、促进贸易的“磁场”,使得国家级经开区在较小的土地面积上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表示,坚持扩大开放,坚持改革创新,充当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通过不断地优化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国家级经开区成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主力军”。1984年,在借鉴经济特区成功经验基础上,我国在沿海12个城市设立了首批14家国家级经开区。随着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布局不断向内陆扩展。如今,国家级经开区数量达到229家,遍布31个省份。何亚东表示,作为国家级经开区工作的牵头部门,商务部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突出政策引领;二是突出招商引资;三是突出产业培育;四是突出国际合作;五是突出经验分享。10月20日召开的国家级经开区40周年座谈会提出,要深刻认识国家级经开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当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示范区,争做区域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者,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力军,努力开创经开区工作新局面。何亚东表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一要推动相关支持政策出台,并切实转化为改革成效;二要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加大引资稳资力度,为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提供更多支持;三要进一步优化管理和服务,加强全周期管理。陈建伟预计,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产业升级、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强人才引进等方面支持政策或将出台。这将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外资集聚区,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肖本华建议,针对国家级经开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行政审批、产业空间、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通过产业链招商、产业基金招商等方式,拓展招商渠道、完善招商方式、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引资力度。来源于:证券日报
今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设立40周年。10月2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级经开区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国家队”。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进出口总额10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39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均超过24%。仅占全国千分之三国土面积的国家级经开区为何成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主力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政策优势、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完善和开放平台作用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吸引外资、促进贸易的“磁场”,使得国家级经开区在较小的土地面积上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表示,坚持扩大开放,坚持改革创新,充当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通过不断地优化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国家级经开区成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主力军”。1984年,在借鉴经济特区成功经验基础上,我国在沿海12个城市设立了首批14家国家级经开区。随着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布局不断向内陆扩展。如今,国家级经开区数量达到229家,遍布31个省份。何亚东表示,作为国家级经开区工作的牵头部门,商务部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突出政策引领;二是突出招商引资;三是突出产业培育;四是突出国际合作;五是突出经验分享。10月20日召开的国家级经开区40周年座谈会提出,要深刻认识国家级经开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当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示范区,争做区域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者,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力军,努力开创经开区工作新局面。何亚东表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一要推动相关支持政策出台,并切实转化为改革成效;二要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加大引资稳资力度,为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提供更多支持;三要进一步优化管理和服务,加强全周期管理。陈建伟预计,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产业升级、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强人才引进等方面支持政策或将出台。这将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外资集聚区,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肖本华建议,针对国家级经开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行政审批、产业空间、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通过产业链招商、产业基金招商等方式,拓展招商渠道、完善招商方式、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引资力度。来源于:证券日报
发布: 2024-10-25 14:29 阅读:296
从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获悉,2024年前3季度四川税务部门已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超192亿元,同比增长6.06%,其中为企业办理出口退税119.5亿元。从四川省出口退税主要商品来看,工业制成品在外贸出口中占比较大。其中,电机、电气设备出口退税占比42.5%,机器机械出口退税占比16.9%,车辆及其零件等出口退税占比7.6%,不少“四川造”产品出口规模在全国领先。比如,锂镍钴锰氧化物、鱼油出口列全国第一,占全国出口比重均在三成以上;钛白粉、陆地石油钻机、柠檬、鱼子酱出口列全国第二。来源于:亿恩网
从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获悉,2024年前3季度四川税务部门已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超192亿元,同比增长6.06%,其中为企业办理出口退税119.5亿元。从四川省出口退税主要商品来看,工业制成品在外贸出口中占比较大。其中,电机、电气设备出口退税占比42.5%,机器机械出口退税占比16.9%,车辆及其零件等出口退税占比7.6%,不少“四川造”产品出口规模在全国领先。比如,锂镍钴锰氧化物、鱼油出口列全国第一,占全国出口比重均在三成以上;钛白粉、陆地石油钻机、柠檬、鱼子酱出口列全国第二。来源于:亿恩网
发布: 2024-10-25 14:28 阅读:290
查看详情从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获悉,2024年前3季度四川税务部门已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超192亿元,同比增长6.06%,其中为企业办理出口退税119.5亿元。从四川省出口退税主要商品来看,工业制成品在外贸出口中占比较大。其中,电机、电气设备出口退税占比42.5%,机器机械出口退税占比16.9%,车辆及其零件等出口退税占比7.6%,不少“四川造”产品出口规模在全国领先。比如,锂镍钴锰氧化物、鱼油出口列全国第一,占全国出口比重均在三成以上;钛白粉、陆地石油钻机、柠檬、鱼子酱出口列全国第二。来源于:亿恩网
从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获悉,2024年前3季度四川税务部门已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超192亿元,同比增长6.06%,其中为企业办理出口退税119.5亿元。从四川省出口退税主要商品来看,工业制成品在外贸出口中占比较大。其中,电机、电气设备出口退税占比42.5%,机器机械出口退税占比16.9%,车辆及其零件等出口退税占比7.6%,不少“四川造”产品出口规模在全国领先。比如,锂镍钴锰氧化物、鱼油出口列全国第一,占全国出口比重均在三成以上;钛白粉、陆地石油钻机、柠檬、鱼子酱出口列全国第二。来源于:亿恩网
发布: 2024-10-25 14:28 阅读:290
中新网海口10月23日电 (王楚怡 谢东良)一批跨境电商货物搭乘由南航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CZ6873航班,22日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始发,经广州顺利中转至日本东京羽田国际机场。海口海关相关人士23日表示,这标志着海南自贸港首单跨境电商出口“空空中转”转关业务顺利完成,进一步扩宽海南跨境电商企业货物出口渠道。此批跨境电商出口货物主要为服装、地毯等,共计41件、605公斤;通过空空联运的方式运抵至海口美兰机场国际货站,在库区内完成海关申报查验后,以空运方式转关至广州并顺利出口海外。为推动跨境电商出口通关便利化再提升,海口海关所属海口美兰机场海关探索海关对跨境电商出口转关监管模式路径,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一企一策”跨境电商货物通关保障方案;探索跨境电商出口转关新型监管路径,简化企业出口通关手续,完成由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始发的跨境电商货物通关“一单报全国”的重要尝试,释放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海口海关人士称,将发挥好美兰机场口岸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完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监管模式,推动海南自贸港航空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来源于:扬子晚报网
中新网海口10月23日电 (王楚怡 谢东良)一批跨境电商货物搭乘由南航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CZ6873航班,22日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始发,经广州顺利中转至日本东京羽田国际机场。海口海关相关人士23日表示,这标志着海南自贸港首单跨境电商出口“空空中转”转关业务顺利完成,进一步扩宽海南跨境电商企业货物出口渠道。此批跨境电商出口货物主要为服装、地毯等,共计41件、605公斤;通过空空联运的方式运抵至海口美兰机场国际货站,在库区内完成海关申报查验后,以空运方式转关至广州并顺利出口海外。为推动跨境电商出口通关便利化再提升,海口海关所属海口美兰机场海关探索海关对跨境电商出口转关监管模式路径,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一企一策”跨境电商货物通关保障方案;探索跨境电商出口转关新型监管路径,简化企业出口通关手续,完成由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始发的跨境电商货物通关“一单报全国”的重要尝试,释放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海口海关人士称,将发挥好美兰机场口岸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完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监管模式,推动海南自贸港航空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来源于:扬子晚报网
发布: 2024-10-24 08:57 阅读:279
查看详情中新网海口10月23日电 (王楚怡 谢东良)一批跨境电商货物搭乘由南航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CZ6873航班,22日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始发,经广州顺利中转至日本东京羽田国际机场。海口海关相关人士23日表示,这标志着海南自贸港首单跨境电商出口“空空中转”转关业务顺利完成,进一步扩宽海南跨境电商企业货物出口渠道。此批跨境电商出口货物主要为服装、地毯等,共计41件、605公斤;通过空空联运的方式运抵至海口美兰机场国际货站,在库区内完成海关申报查验后,以空运方式转关至广州并顺利出口海外。为推动跨境电商出口通关便利化再提升,海口海关所属海口美兰机场海关探索海关对跨境电商出口转关监管模式路径,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一企一策”跨境电商货物通关保障方案;探索跨境电商出口转关新型监管路径,简化企业出口通关手续,完成由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始发的跨境电商货物通关“一单报全国”的重要尝试,释放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海口海关人士称,将发挥好美兰机场口岸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完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监管模式,推动海南自贸港航空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来源于:扬子晚报网
中新网海口10月23日电 (王楚怡 谢东良)一批跨境电商货物搭乘由南航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CZ6873航班,22日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始发,经广州顺利中转至日本东京羽田国际机场。海口海关相关人士23日表示,这标志着海南自贸港首单跨境电商出口“空空中转”转关业务顺利完成,进一步扩宽海南跨境电商企业货物出口渠道。此批跨境电商出口货物主要为服装、地毯等,共计41件、605公斤;通过空空联运的方式运抵至海口美兰机场国际货站,在库区内完成海关申报查验后,以空运方式转关至广州并顺利出口海外。为推动跨境电商出口通关便利化再提升,海口海关所属海口美兰机场海关探索海关对跨境电商出口转关监管模式路径,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一企一策”跨境电商货物通关保障方案;探索跨境电商出口转关新型监管路径,简化企业出口通关手续,完成由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始发的跨境电商货物通关“一单报全国”的重要尝试,释放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海口海关人士称,将发挥好美兰机场口岸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完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监管模式,推动海南自贸港航空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来源于:扬子晚报网
发布: 2024-10-24 08:57 阅读:279
10月20日上午,今年首趟“中欧班列——进博号”顺利抵达上海铁路物流中心闵行货场中储专用线,这是进博会参展展品连续4年通过中欧班列直达上海。据了解,该班列从德国杜伊斯堡发车,途径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入境,全程运行11000多公里,用时21天,承运货物76个标箱,货值近1亿元人民币。“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开行量质齐升,反映了我国外贸稳中向好的态势。”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铁路部门充分发挥国际和国内协调机制作用,积极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今年1至9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4689列,发送货物157.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3%、11%,其中9月份开行1633列,发送货物17.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5%、12%。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已连续7个月单月开行数量突破1600列。 据该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国铁路部门加强国内主要口岸和后方通道扩能改造,西、中、东三条运输主通道运输能力大幅提升。协调沿线国家铁路口岸站压缩作业时间,提高口岸通行效率。积极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跨里海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2011年,中欧班列前身“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正式运行,从重庆出发,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最终到达德国杜伊斯堡。一端连着长江黄金水道,一端连着欧洲大陆,中欧班列(渝新欧)构建了一条横贯东西、全长1.1万公里的陆上国际物流大通道,降低了我国与欧洲大陆之间货物运输成本。从最初的每月仅开行1列,到每天开行超10列;从最初装载单一的产品,到如今涵盖上千种货物……如今,中欧班列(渝新欧)搭建起四通八达、畅通全球的国际大通道。据了解,中欧班列装运的货物日益丰富,除了广受欢迎的义乌小商品、苏南纺织品、服装外,更具产品竞争力和高附加值的光伏组件、汽车配件、机械装备等也不断进入欧洲市场。返程的货物品类也从早期的木材、汽车零配件等逐步扩展到机电产品、食品、医疗器械、机械设备、酒类等,实现了多样化发展。目前,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品类达53大类5万余种,综合重箱率稳定在100%。如今,新时代的“钢铁驼队”已跑过10余年,以更快速度、更低运价、更强集结能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中欧班列运输货物。驰骋不息的中欧班列快速发展、量质齐升,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6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运输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全境,一大批国际贸易、供应链服务等企业在沿线区域落地生根,中欧班列为保障产供链稳定、促进中欧经贸往来注入了新动能,成为满载发展机遇的“黄金列车”。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铁集团将聚焦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提升中欧班列运输效率和品质,为促进中欧经贸往来、服务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来源于:人民网
10月20日上午,今年首趟“中欧班列——进博号”顺利抵达上海铁路物流中心闵行货场中储专用线,这是进博会参展展品连续4年通过中欧班列直达上海。据了解,该班列从德国杜伊斯堡发车,途径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入境,全程运行11000多公里,用时21天,承运货物76个标箱,货值近1亿元人民币。“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开行量质齐升,反映了我国外贸稳中向好的态势。”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铁路部门充分发挥国际和国内协调机制作用,积极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今年1至9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4689列,发送货物157.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3%、11%,其中9月份开行1633列,发送货物17.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5%、12%。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已连续7个月单月开行数量突破1600列。 据该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国铁路部门加强国内主要口岸和后方通道扩能改造,西、中、东三条运输主通道运输能力大幅提升。协调沿线国家铁路口岸站压缩作业时间,提高口岸通行效率。积极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跨里海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2011年,中欧班列前身“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正式运行,从重庆出发,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最终到达德国杜伊斯堡。一端连着长江黄金水道,一端连着欧洲大陆,中欧班列(渝新欧)构建了一条横贯东西、全长1.1万公里的陆上国际物流大通道,降低了我国与欧洲大陆之间货物运输成本。从最初的每月仅开行1列,到每天开行超10列;从最初装载单一的产品,到如今涵盖上千种货物……如今,中欧班列(渝新欧)搭建起四通八达、畅通全球的国际大通道。据了解,中欧班列装运的货物日益丰富,除了广受欢迎的义乌小商品、苏南纺织品、服装外,更具产品竞争力和高附加值的光伏组件、汽车配件、机械装备等也不断进入欧洲市场。返程的货物品类也从早期的木材、汽车零配件等逐步扩展到机电产品、食品、医疗器械、机械设备、酒类等,实现了多样化发展。目前,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品类达53大类5万余种,综合重箱率稳定在100%。如今,新时代的“钢铁驼队”已跑过10余年,以更快速度、更低运价、更强集结能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中欧班列运输货物。驰骋不息的中欧班列快速发展、量质齐升,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6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运输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全境,一大批国际贸易、供应链服务等企业在沿线区域落地生根,中欧班列为保障产供链稳定、促进中欧经贸往来注入了新动能,成为满载发展机遇的“黄金列车”。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铁集团将聚焦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提升中欧班列运输效率和品质,为促进中欧经贸往来、服务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来源于:人民网
发布: 2024-10-23 14:10 阅读:270
查看详情10月20日上午,今年首趟“中欧班列——进博号”顺利抵达上海铁路物流中心闵行货场中储专用线,这是进博会参展展品连续4年通过中欧班列直达上海。据了解,该班列从德国杜伊斯堡发车,途径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入境,全程运行11000多公里,用时21天,承运货物76个标箱,货值近1亿元人民币。“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开行量质齐升,反映了我国外贸稳中向好的态势。”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铁路部门充分发挥国际和国内协调机制作用,积极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今年1至9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4689列,发送货物157.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3%、11%,其中9月份开行1633列,发送货物17.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5%、12%。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已连续7个月单月开行数量突破1600列。 据该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国铁路部门加强国内主要口岸和后方通道扩能改造,西、中、东三条运输主通道运输能力大幅提升。协调沿线国家铁路口岸站压缩作业时间,提高口岸通行效率。积极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跨里海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2011年,中欧班列前身“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正式运行,从重庆出发,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最终到达德国杜伊斯堡。一端连着长江黄金水道,一端连着欧洲大陆,中欧班列(渝新欧)构建了一条横贯东西、全长1.1万公里的陆上国际物流大通道,降低了我国与欧洲大陆之间货物运输成本。从最初的每月仅开行1列,到每天开行超10列;从最初装载单一的产品,到如今涵盖上千种货物……如今,中欧班列(渝新欧)搭建起四通八达、畅通全球的国际大通道。据了解,中欧班列装运的货物日益丰富,除了广受欢迎的义乌小商品、苏南纺织品、服装外,更具产品竞争力和高附加值的光伏组件、汽车配件、机械装备等也不断进入欧洲市场。返程的货物品类也从早期的木材、汽车零配件等逐步扩展到机电产品、食品、医疗器械、机械设备、酒类等,实现了多样化发展。目前,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品类达53大类5万余种,综合重箱率稳定在100%。如今,新时代的“钢铁驼队”已跑过10余年,以更快速度、更低运价、更强集结能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中欧班列运输货物。驰骋不息的中欧班列快速发展、量质齐升,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6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运输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全境,一大批国际贸易、供应链服务等企业在沿线区域落地生根,中欧班列为保障产供链稳定、促进中欧经贸往来注入了新动能,成为满载发展机遇的“黄金列车”。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铁集团将聚焦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提升中欧班列运输效率和品质,为促进中欧经贸往来、服务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来源于:人民网
10月20日上午,今年首趟“中欧班列——进博号”顺利抵达上海铁路物流中心闵行货场中储专用线,这是进博会参展展品连续4年通过中欧班列直达上海。据了解,该班列从德国杜伊斯堡发车,途径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入境,全程运行11000多公里,用时21天,承运货物76个标箱,货值近1亿元人民币。“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开行量质齐升,反映了我国外贸稳中向好的态势。”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铁路部门充分发挥国际和国内协调机制作用,积极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今年1至9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4689列,发送货物157.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3%、11%,其中9月份开行1633列,发送货物17.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5%、12%。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已连续7个月单月开行数量突破1600列。 据该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国铁路部门加强国内主要口岸和后方通道扩能改造,西、中、东三条运输主通道运输能力大幅提升。协调沿线国家铁路口岸站压缩作业时间,提高口岸通行效率。积极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跨里海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2011年,中欧班列前身“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正式运行,从重庆出发,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最终到达德国杜伊斯堡。一端连着长江黄金水道,一端连着欧洲大陆,中欧班列(渝新欧)构建了一条横贯东西、全长1.1万公里的陆上国际物流大通道,降低了我国与欧洲大陆之间货物运输成本。从最初的每月仅开行1列,到每天开行超10列;从最初装载单一的产品,到如今涵盖上千种货物……如今,中欧班列(渝新欧)搭建起四通八达、畅通全球的国际大通道。据了解,中欧班列装运的货物日益丰富,除了广受欢迎的义乌小商品、苏南纺织品、服装外,更具产品竞争力和高附加值的光伏组件、汽车配件、机械装备等也不断进入欧洲市场。返程的货物品类也从早期的木材、汽车零配件等逐步扩展到机电产品、食品、医疗器械、机械设备、酒类等,实现了多样化发展。目前,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品类达53大类5万余种,综合重箱率稳定在100%。如今,新时代的“钢铁驼队”已跑过10余年,以更快速度、更低运价、更强集结能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中欧班列运输货物。驰骋不息的中欧班列快速发展、量质齐升,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6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运输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全境,一大批国际贸易、供应链服务等企业在沿线区域落地生根,中欧班列为保障产供链稳定、促进中欧经贸往来注入了新动能,成为满载发展机遇的“黄金列车”。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铁集团将聚焦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提升中欧班列运输效率和品质,为促进中欧经贸往来、服务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来源于:人民网
发布: 2024-10-23 14:10 阅读:270
证券时报e公司讯,今年前三季度,新疆外贸呈现出“量稳、质升、蓄势”的发展态势,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322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累计增速位列全国首位,向西开放的“黄金通道”作用日渐显现,不断释放“黄金价值”。来源于:央视新闻
证券时报e公司讯,今年前三季度,新疆外贸呈现出“量稳、质升、蓄势”的发展态势,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322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累计增速位列全国首位,向西开放的“黄金通道”作用日渐显现,不断释放“黄金价值”。来源于:央视新闻
发布: 2024-10-22 16:36 阅读:247
查看详情证券时报e公司讯,今年前三季度,新疆外贸呈现出“量稳、质升、蓄势”的发展态势,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322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累计增速位列全国首位,向西开放的“黄金通道”作用日渐显现,不断释放“黄金价值”。来源于:央视新闻
证券时报e公司讯,今年前三季度,新疆外贸呈现出“量稳、质升、蓄势”的发展态势,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322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累计增速位列全国首位,向西开放的“黄金通道”作用日渐显现,不断释放“黄金价值”。来源于:央视新闻
发布: 2024-10-22 16:36 阅读:247
证券时报网讯,据深圳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深圳先行示范区进出口3.37万亿元,同比增长20.9%,进出口规模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对同期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达35.9%。其中,出口2.14万亿元,增长19.7%,出口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进口1.23万亿元,增长23.1%。进出口、进口、出口均为历史同期新高。来源于:央视新闻
证券时报网讯,据深圳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深圳先行示范区进出口3.37万亿元,同比增长20.9%,进出口规模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对同期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达35.9%。其中,出口2.14万亿元,增长19.7%,出口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进口1.23万亿元,增长23.1%。进出口、进口、出口均为历史同期新高。来源于:央视新闻
发布: 2024-10-22 16:34 阅读:277
查看详情证券时报网讯,据深圳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深圳先行示范区进出口3.37万亿元,同比增长20.9%,进出口规模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对同期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达35.9%。其中,出口2.14万亿元,增长19.7%,出口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进口1.23万亿元,增长23.1%。进出口、进口、出口均为历史同期新高。来源于:央视新闻
证券时报网讯,据深圳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深圳先行示范区进出口3.37万亿元,同比增长20.9%,进出口规模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对同期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达35.9%。其中,出口2.14万亿元,增长19.7%,出口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进口1.23万亿元,增长23.1%。进出口、进口、出口均为历史同期新高。来源于:央视新闻
发布: 2024-10-22 16:34 阅读:277
海口10月16日电 (记者 王子谦)海口海关1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海南与东盟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434.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0%,外贸规模已超过2023年全年,创下历史新高。 海口海关统计分析处副处长卢劲松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自2019年起,东盟已连续5年为海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由2019年的277.7亿元扩大到2023年的356.9亿元,年均增长6.5%。 卢劲松分析,今年前三季度海南与东盟贸易呈现三大亮点: 总量增——海南与东盟外贸规模超过2023年全年,其中进口154.7亿元,同比增长2.6%;出口280.2亿元,同比增长166.5%。 合作深——在体现贸易伙伴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的中间品贸易方面,前三季度海南对东盟进出口中间品248.8亿元,同比增长47%,占双边贸易值的比重达到了57.2%。 领域广——海南与东盟国家间进出口商品更加丰富多样,如在农产品领域,原产于东盟的榴莲、山竹等特色农产品深受海南消费者的喜爱,海南特色水产品也逐步迈向东盟市场。前三季度,海南对东盟进出口农产品同比增长21%,进出口机电产品、成品油、基本有机化学品同比分别增长558.2%、24.1%和40.7%。 海口海关副关长、新闻发言人赵俊伦在会上还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2059.5亿元,规模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0.2%。其中,出口793.6亿元,同比增长43.7%;进口1265.9亿元,同比增长9%。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海口10月16日电 (记者 王子谦)海口海关1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海南与东盟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434.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0%,外贸规模已超过2023年全年,创下历史新高。 海口海关统计分析处副处长卢劲松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自2019年起,东盟已连续5年为海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由2019年的277.7亿元扩大到2023年的356.9亿元,年均增长6.5%。 卢劲松分析,今年前三季度海南与东盟贸易呈现三大亮点: 总量增——海南与东盟外贸规模超过2023年全年,其中进口154.7亿元,同比增长2.6%;出口280.2亿元,同比增长166.5%。 合作深——在体现贸易伙伴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的中间品贸易方面,前三季度海南对东盟进出口中间品248.8亿元,同比增长47%,占双边贸易值的比重达到了57.2%。 领域广——海南与东盟国家间进出口商品更加丰富多样,如在农产品领域,原产于东盟的榴莲、山竹等特色农产品深受海南消费者的喜爱,海南特色水产品也逐步迈向东盟市场。前三季度,海南对东盟进出口农产品同比增长21%,进出口机电产品、成品油、基本有机化学品同比分别增长558.2%、24.1%和40.7%。 海口海关副关长、新闻发言人赵俊伦在会上还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2059.5亿元,规模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0.2%。其中,出口793.6亿元,同比增长43.7%;进口1265.9亿元,同比增长9%。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发布: 2024-10-16 17:05 阅读:320
查看详情海口10月16日电 (记者 王子谦)海口海关1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海南与东盟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434.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0%,外贸规模已超过2023年全年,创下历史新高。 海口海关统计分析处副处长卢劲松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自2019年起,东盟已连续5年为海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由2019年的277.7亿元扩大到2023年的356.9亿元,年均增长6.5%。 卢劲松分析,今年前三季度海南与东盟贸易呈现三大亮点: 总量增——海南与东盟外贸规模超过2023年全年,其中进口154.7亿元,同比增长2.6%;出口280.2亿元,同比增长166.5%。 合作深——在体现贸易伙伴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的中间品贸易方面,前三季度海南对东盟进出口中间品248.8亿元,同比增长47%,占双边贸易值的比重达到了57.2%。 领域广——海南与东盟国家间进出口商品更加丰富多样,如在农产品领域,原产于东盟的榴莲、山竹等特色农产品深受海南消费者的喜爱,海南特色水产品也逐步迈向东盟市场。前三季度,海南对东盟进出口农产品同比增长21%,进出口机电产品、成品油、基本有机化学品同比分别增长558.2%、24.1%和40.7%。 海口海关副关长、新闻发言人赵俊伦在会上还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2059.5亿元,规模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0.2%。其中,出口793.6亿元,同比增长43.7%;进口1265.9亿元,同比增长9%。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海口10月16日电 (记者 王子谦)海口海关1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海南与东盟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434.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0%,外贸规模已超过2023年全年,创下历史新高。 海口海关统计分析处副处长卢劲松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自2019年起,东盟已连续5年为海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由2019年的277.7亿元扩大到2023年的356.9亿元,年均增长6.5%。 卢劲松分析,今年前三季度海南与东盟贸易呈现三大亮点: 总量增——海南与东盟外贸规模超过2023年全年,其中进口154.7亿元,同比增长2.6%;出口280.2亿元,同比增长166.5%。 合作深——在体现贸易伙伴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的中间品贸易方面,前三季度海南对东盟进出口中间品248.8亿元,同比增长47%,占双边贸易值的比重达到了57.2%。 领域广——海南与东盟国家间进出口商品更加丰富多样,如在农产品领域,原产于东盟的榴莲、山竹等特色农产品深受海南消费者的喜爱,海南特色水产品也逐步迈向东盟市场。前三季度,海南对东盟进出口农产品同比增长21%,进出口机电产品、成品油、基本有机化学品同比分别增长558.2%、24.1%和40.7%。 海口海关副关长、新闻发言人赵俊伦在会上还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2059.5亿元,规模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0.2%。其中,出口793.6亿元,同比增长43.7%;进口1265.9亿元,同比增长9%。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发布: 2024-10-16 17:05 阅读:320
证券时报e公司讯,10月15日,第136届广交会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广交会一直是深圳企业全球“抢单”的重要平台。记者从深圳市商务局了解到,本届广交会,深圳将组织1484家企业参加线下展。值得一提的是,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将在本届广交会“大放异彩”。据统计。本届广交会深圳交易团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企业达470家,约占深圳团参展企业总数38%。来源于:南方+
证券时报e公司讯,10月15日,第136届广交会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广交会一直是深圳企业全球“抢单”的重要平台。记者从深圳市商务局了解到,本届广交会,深圳将组织1484家企业参加线下展。值得一提的是,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将在本届广交会“大放异彩”。据统计。本届广交会深圳交易团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企业达470家,约占深圳团参展企业总数38%。来源于:南方+
发布: 2024-10-16 09:46 阅读:206
查看详情证券时报e公司讯,10月15日,第136届广交会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广交会一直是深圳企业全球“抢单”的重要平台。记者从深圳市商务局了解到,本届广交会,深圳将组织1484家企业参加线下展。值得一提的是,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将在本届广交会“大放异彩”。据统计。本届广交会深圳交易团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企业达470家,约占深圳团参展企业总数38%。来源于:南方+
证券时报e公司讯,10月15日,第136届广交会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广交会一直是深圳企业全球“抢单”的重要平台。记者从深圳市商务局了解到,本届广交会,深圳将组织1484家企业参加线下展。值得一提的是,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将在本届广交会“大放异彩”。据统计。本届广交会深圳交易团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企业达470家,约占深圳团参展企业总数38%。来源于:南方+
发布: 2024-10-16 09:46 阅读:206
10月14日电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14日表示,最新的初步测算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增长11.5%。 10月14日,国新办就2024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今年三季度跨境电商的进出口情况如何?海关怎样促进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 吕大良称,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25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3%,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9%,较2023年上半年提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约9799亿元,增长18.7%;进口2664亿元,下降3.9%。从目的地和来源地看,对美国出口占34.2%、英国占8.1%、德国占6.2%、法国占4.5%,对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日本等亚洲市场出口表现也比较活跃。自美国进口占16.7%、澳大利亚占11.3%、日本占10.6%,德国、法国、新西兰这些国家也是主要的进口来源地。 从商品结构看,出口中,服饰鞋包首饰占27.3%,手机等电子产品占14.4%,家居家纺用品占12.4%。进口中,美妆及洗护用品占28.8%、食品生鲜占25.2%。从国内区域看,出口货物主要来自广东、浙江、福建及江苏,进口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北京。 吕大良表示,最新的初步测算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增长11.5%。其中,出口1.48万亿元,增长15.2%;进口3991.6亿元,下降0.4%。 吕大良称,近年来,海关全力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今年6月,海关总署与有关部门一起发布了《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全国海关积极贯彻落实相关工作要求,全面推广海外仓模式无纸化备案,强化跨境电商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合改革,积极推进海关与跨境电商平台的协同共治,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10月14日电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14日表示,最新的初步测算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增长11.5%。 10月14日,国新办就2024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今年三季度跨境电商的进出口情况如何?海关怎样促进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 吕大良称,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25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3%,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9%,较2023年上半年提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约9799亿元,增长18.7%;进口2664亿元,下降3.9%。从目的地和来源地看,对美国出口占34.2%、英国占8.1%、德国占6.2%、法国占4.5%,对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日本等亚洲市场出口表现也比较活跃。自美国进口占16.7%、澳大利亚占11.3%、日本占10.6%,德国、法国、新西兰这些国家也是主要的进口来源地。 从商品结构看,出口中,服饰鞋包首饰占27.3%,手机等电子产品占14.4%,家居家纺用品占12.4%。进口中,美妆及洗护用品占28.8%、食品生鲜占25.2%。从国内区域看,出口货物主要来自广东、浙江、福建及江苏,进口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北京。 吕大良表示,最新的初步测算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增长11.5%。其中,出口1.48万亿元,增长15.2%;进口3991.6亿元,下降0.4%。 吕大良称,近年来,海关全力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今年6月,海关总署与有关部门一起发布了《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全国海关积极贯彻落实相关工作要求,全面推广海外仓模式无纸化备案,强化跨境电商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合改革,积极推进海关与跨境电商平台的协同共治,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发布: 2024-10-14 18:11 阅读:229
查看详情10月14日电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14日表示,最新的初步测算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增长11.5%。 10月14日,国新办就2024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今年三季度跨境电商的进出口情况如何?海关怎样促进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 吕大良称,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25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3%,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9%,较2023年上半年提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约9799亿元,增长18.7%;进口2664亿元,下降3.9%。从目的地和来源地看,对美国出口占34.2%、英国占8.1%、德国占6.2%、法国占4.5%,对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日本等亚洲市场出口表现也比较活跃。自美国进口占16.7%、澳大利亚占11.3%、日本占10.6%,德国、法国、新西兰这些国家也是主要的进口来源地。 从商品结构看,出口中,服饰鞋包首饰占27.3%,手机等电子产品占14.4%,家居家纺用品占12.4%。进口中,美妆及洗护用品占28.8%、食品生鲜占25.2%。从国内区域看,出口货物主要来自广东、浙江、福建及江苏,进口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北京。 吕大良表示,最新的初步测算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增长11.5%。其中,出口1.48万亿元,增长15.2%;进口3991.6亿元,下降0.4%。 吕大良称,近年来,海关全力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今年6月,海关总署与有关部门一起发布了《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全国海关积极贯彻落实相关工作要求,全面推广海外仓模式无纸化备案,强化跨境电商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合改革,积极推进海关与跨境电商平台的协同共治,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10月14日电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14日表示,最新的初步测算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增长11.5%。 10月14日,国新办就2024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今年三季度跨境电商的进出口情况如何?海关怎样促进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 吕大良称,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25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3%,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9%,较2023年上半年提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约9799亿元,增长18.7%;进口2664亿元,下降3.9%。从目的地和来源地看,对美国出口占34.2%、英国占8.1%、德国占6.2%、法国占4.5%,对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日本等亚洲市场出口表现也比较活跃。自美国进口占16.7%、澳大利亚占11.3%、日本占10.6%,德国、法国、新西兰这些国家也是主要的进口来源地。 从商品结构看,出口中,服饰鞋包首饰占27.3%,手机等电子产品占14.4%,家居家纺用品占12.4%。进口中,美妆及洗护用品占28.8%、食品生鲜占25.2%。从国内区域看,出口货物主要来自广东、浙江、福建及江苏,进口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北京。 吕大良表示,最新的初步测算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增长11.5%。其中,出口1.48万亿元,增长15.2%;进口3991.6亿元,下降0.4%。 吕大良称,近年来,海关全力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今年6月,海关总署与有关部门一起发布了《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全国海关积极贯彻落实相关工作要求,全面推广海外仓模式无纸化备案,强化跨境电商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合改革,积极推进海关与跨境电商平台的协同共治,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发布: 2024-10-14 18:11 阅读:229
今年以来,海南外贸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彰显出韧性和活力。海口海关日前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1846.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1.6%。其中,出口715.1亿元,增长42.6%;进口1131.2亿元,增长11.3%。面向全球市场,民营企业主力作用增强。前8月,海南民营企业进出口1111.7亿元,增长36.7%,同期海南进出口总值(下同)超六成。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31.4亿元,增长8.6%,占23.4%;国有企业进出口298.8亿元,占16.2%。海南企业抢抓对外开放机遇,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快新兴市场开拓力度,优化客户结构,和更多国家和地区做生意。据统计,海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联系加深,前8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055.3亿元,增长48.2%,占57.2%;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704.5亿元,增长39.4%,占38.2%。同期,海南对东盟进出口391.6亿元,增长79.1%;对澳大利亚进出口234.1亿元,增长24.3%;对非洲进出口185.5亿元,增长105.8%。外贸方式上,海南一般贸易占比超七成,且增速明显。前8月海南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301.9亿元,增长44.2%;同期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288.7亿元,增长5.9%。此外,海南大宗能矿产品进口稳定增长。前8月全省进口金属矿及矿砂305.6亿元,增长45.5%,进口成品油51.4亿元,增长116.6%。前8月全省有13个市县进出口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儋州(含洋浦)、海口、三亚外贸规模位列前三,分别进出口879.5亿元、564.3亿元、186.8亿元。来源于:海南日报
今年以来,海南外贸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彰显出韧性和活力。海口海关日前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1846.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1.6%。其中,出口715.1亿元,增长42.6%;进口1131.2亿元,增长11.3%。面向全球市场,民营企业主力作用增强。前8月,海南民营企业进出口1111.7亿元,增长36.7%,同期海南进出口总值(下同)超六成。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31.4亿元,增长8.6%,占23.4%;国有企业进出口298.8亿元,占16.2%。海南企业抢抓对外开放机遇,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快新兴市场开拓力度,优化客户结构,和更多国家和地区做生意。据统计,海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联系加深,前8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055.3亿元,增长48.2%,占57.2%;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704.5亿元,增长39.4%,占38.2%。同期,海南对东盟进出口391.6亿元,增长79.1%;对澳大利亚进出口234.1亿元,增长24.3%;对非洲进出口185.5亿元,增长105.8%。外贸方式上,海南一般贸易占比超七成,且增速明显。前8月海南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301.9亿元,增长44.2%;同期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288.7亿元,增长5.9%。此外,海南大宗能矿产品进口稳定增长。前8月全省进口金属矿及矿砂305.6亿元,增长45.5%,进口成品油51.4亿元,增长116.6%。前8月全省有13个市县进出口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儋州(含洋浦)、海口、三亚外贸规模位列前三,分别进出口879.5亿元、564.3亿元、186.8亿元。来源于:海南日报
发布: 2024-10-12 17:47 阅读:231
查看详情今年以来,海南外贸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彰显出韧性和活力。海口海关日前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1846.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1.6%。其中,出口715.1亿元,增长42.6%;进口1131.2亿元,增长11.3%。面向全球市场,民营企业主力作用增强。前8月,海南民营企业进出口1111.7亿元,增长36.7%,同期海南进出口总值(下同)超六成。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31.4亿元,增长8.6%,占23.4%;国有企业进出口298.8亿元,占16.2%。海南企业抢抓对外开放机遇,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快新兴市场开拓力度,优化客户结构,和更多国家和地区做生意。据统计,海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联系加深,前8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055.3亿元,增长48.2%,占57.2%;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704.5亿元,增长39.4%,占38.2%。同期,海南对东盟进出口391.6亿元,增长79.1%;对澳大利亚进出口234.1亿元,增长24.3%;对非洲进出口185.5亿元,增长105.8%。外贸方式上,海南一般贸易占比超七成,且增速明显。前8月海南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301.9亿元,增长44.2%;同期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288.7亿元,增长5.9%。此外,海南大宗能矿产品进口稳定增长。前8月全省进口金属矿及矿砂305.6亿元,增长45.5%,进口成品油51.4亿元,增长116.6%。前8月全省有13个市县进出口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儋州(含洋浦)、海口、三亚外贸规模位列前三,分别进出口879.5亿元、564.3亿元、186.8亿元。来源于:海南日报
今年以来,海南外贸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彰显出韧性和活力。海口海关日前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1846.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1.6%。其中,出口715.1亿元,增长42.6%;进口1131.2亿元,增长11.3%。面向全球市场,民营企业主力作用增强。前8月,海南民营企业进出口1111.7亿元,增长36.7%,同期海南进出口总值(下同)超六成。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31.4亿元,增长8.6%,占23.4%;国有企业进出口298.8亿元,占16.2%。海南企业抢抓对外开放机遇,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快新兴市场开拓力度,优化客户结构,和更多国家和地区做生意。据统计,海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联系加深,前8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055.3亿元,增长48.2%,占57.2%;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704.5亿元,增长39.4%,占38.2%。同期,海南对东盟进出口391.6亿元,增长79.1%;对澳大利亚进出口234.1亿元,增长24.3%;对非洲进出口185.5亿元,增长105.8%。外贸方式上,海南一般贸易占比超七成,且增速明显。前8月海南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301.9亿元,增长44.2%;同期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288.7亿元,增长5.9%。此外,海南大宗能矿产品进口稳定增长。前8月全省进口金属矿及矿砂305.6亿元,增长45.5%,进口成品油51.4亿元,增长116.6%。前8月全省有13个市县进出口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儋州(含洋浦)、海口、三亚外贸规模位列前三,分别进出口879.5亿元、564.3亿元、186.8亿元。来源于:海南日报
发布: 2024-10-12 17:47 阅读:231
今年1至9月,浙江省港口生产表现强劲,货物吞吐量超过15.7亿吨,同比增长2.7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达5.1亿吨,同比增长4.4%。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3544万标箱,同比增长8.8%。宁波舟山港作为“龙头”,前三季度货物吞吐量达10.4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近3000万标箱。台州港吞吐量增长迅猛,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8.74%,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4.23%。内河港口同样表现不俗,前9月集装箱吞吐量达149.84万标箱,同比增长13.58%,其中杭州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78.65%,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近600%。来源于:亿恩网
今年1至9月,浙江省港口生产表现强劲,货物吞吐量超过15.7亿吨,同比增长2.7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达5.1亿吨,同比增长4.4%。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3544万标箱,同比增长8.8%。宁波舟山港作为“龙头”,前三季度货物吞吐量达10.4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近3000万标箱。台州港吞吐量增长迅猛,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8.74%,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4.23%。内河港口同样表现不俗,前9月集装箱吞吐量达149.84万标箱,同比增长13.58%,其中杭州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78.65%,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近600%。来源于:亿恩网
发布: 2024-10-12 17:44 阅读:267
查看详情今年1至9月,浙江省港口生产表现强劲,货物吞吐量超过15.7亿吨,同比增长2.7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达5.1亿吨,同比增长4.4%。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3544万标箱,同比增长8.8%。宁波舟山港作为“龙头”,前三季度货物吞吐量达10.4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近3000万标箱。台州港吞吐量增长迅猛,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8.74%,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4.23%。内河港口同样表现不俗,前9月集装箱吞吐量达149.84万标箱,同比增长13.58%,其中杭州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78.65%,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近600%。来源于:亿恩网
今年1至9月,浙江省港口生产表现强劲,货物吞吐量超过15.7亿吨,同比增长2.7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达5.1亿吨,同比增长4.4%。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3544万标箱,同比增长8.8%。宁波舟山港作为“龙头”,前三季度货物吞吐量达10.4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近3000万标箱。台州港吞吐量增长迅猛,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8.74%,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4.23%。内河港口同样表现不俗,前9月集装箱吞吐量达149.84万标箱,同比增长13.58%,其中杭州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78.65%,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近600%。来源于:亿恩网
发布: 2024-10-12 17:44 阅读:267
作为新兴的贸易形式,跨境电商正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10月8日上午,“2024全球跨境电商年会(珠海-横琴)”活动举行智库研讨会,汇聚海内外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及政策制定者等多方力量,共同研讨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情况,展望跨境电商未来的发展路径。会上,《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报告》重磅发布。经济参考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周亮表示,当前全球化贸易趋势下,跨境电商作为新兴业态,对促进经济多元化、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跨境电商的创新高地,新华社研究院联合经济参考报社成立报告课题组,全面总结了202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的整体发展情况,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态势,分析了大湾区跨境电商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路径提出建议。谈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跨境电商(华发)创新产业园的产业发展情况,横琴华发跨境电商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雨波介绍,产业园项目总建筑面积超50.3万平方米,分三大区域依次开发运营,将成为合作区内高端、现代化的产业集聚区。在嘉宾分享环节,前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顾问左小蕾表示,AI新质生产力赋能大湾区跨境电商换道发展。大湾区具有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最重要的是创新优势、创新基因和创新文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吸引了众多人才、精英,使大湾区面对任何新挑战都具备发展潜力。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表示,东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北美,是当前中国跨境电商合作的优先方向。此外,中国在东盟国家也设立了数字自贸区,极大提升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货物运输效率。就香港跨境电商现状及发展趋势,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进出口界)、香港电商发展联盟召集人黄英豪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解读。黄英豪认为,香港跨境电商业界的发展方向在于:一是把握“网络全球优质消费品进入内地”这个发展新机遇;二是运用跨境电商的方式,积极拓展东南亚和中东等具有巨大市场和经济发展空间的新兴市场。基于香港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黄英豪建议建立粵港澳大湾区互认互通产品标准;与大湾区内地城市保税仓合作,开辟“香港仓”。太和智库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经济论坛欧洲业务前副总裁托斯登·耶力内克分享了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观察,主要介绍了欧洲市场的历史发展情况、欧洲的数字化增长机遇等。一带一路建设(澳门)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元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梁立芳分享了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观察情况。梁立芳倡议,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跨境电商合作平台,成立横琴跨境电商行业协会,培养更多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发挥琴澳一体优势探索跨境电商新模式,更好地赋能内地及澳资企业拓展市场和“品牌出海”,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跨境电商创新高地贡献“琴澳力量”。最后,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首席专家、研究院院长李鸣涛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会议兼顾宏观和微观视角,报告分析跨境电商整体趋势和粤港澳大湾区具体挑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结合中国视角和海外视角,与会专家探讨跨境电商发展的问题和机遇;体现智库会议特色,专家发言聚焦产业发展特点和需求。据了解,此次研讨会由新华社总经理室、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新华社广东分社主办,新华社研究院、经济参考报社协办,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元经济发展研究院、香港电商发展联盟提供支持。来源于:经济参考报
作为新兴的贸易形式,跨境电商正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10月8日上午,“2024全球跨境电商年会(珠海-横琴)”活动举行智库研讨会,汇聚海内外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及政策制定者等多方力量,共同研讨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情况,展望跨境电商未来的发展路径。会上,《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报告》重磅发布。经济参考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周亮表示,当前全球化贸易趋势下,跨境电商作为新兴业态,对促进经济多元化、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跨境电商的创新高地,新华社研究院联合经济参考报社成立报告课题组,全面总结了202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的整体发展情况,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态势,分析了大湾区跨境电商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路径提出建议。谈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跨境电商(华发)创新产业园的产业发展情况,横琴华发跨境电商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雨波介绍,产业园项目总建筑面积超50.3万平方米,分三大区域依次开发运营,将成为合作区内高端、现代化的产业集聚区。在嘉宾分享环节,前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顾问左小蕾表示,AI新质生产力赋能大湾区跨境电商换道发展。大湾区具有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最重要的是创新优势、创新基因和创新文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吸引了众多人才、精英,使大湾区面对任何新挑战都具备发展潜力。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表示,东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北美,是当前中国跨境电商合作的优先方向。此外,中国在东盟国家也设立了数字自贸区,极大提升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货物运输效率。就香港跨境电商现状及发展趋势,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进出口界)、香港电商发展联盟召集人黄英豪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解读。黄英豪认为,香港跨境电商业界的发展方向在于:一是把握“网络全球优质消费品进入内地”这个发展新机遇;二是运用跨境电商的方式,积极拓展东南亚和中东等具有巨大市场和经济发展空间的新兴市场。基于香港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黄英豪建议建立粵港澳大湾区互认互通产品标准;与大湾区内地城市保税仓合作,开辟“香港仓”。太和智库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经济论坛欧洲业务前副总裁托斯登·耶力内克分享了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观察,主要介绍了欧洲市场的历史发展情况、欧洲的数字化增长机遇等。一带一路建设(澳门)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元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梁立芳分享了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观察情况。梁立芳倡议,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跨境电商合作平台,成立横琴跨境电商行业协会,培养更多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发挥琴澳一体优势探索跨境电商新模式,更好地赋能内地及澳资企业拓展市场和“品牌出海”,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跨境电商创新高地贡献“琴澳力量”。最后,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首席专家、研究院院长李鸣涛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会议兼顾宏观和微观视角,报告分析跨境电商整体趋势和粤港澳大湾区具体挑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结合中国视角和海外视角,与会专家探讨跨境电商发展的问题和机遇;体现智库会议特色,专家发言聚焦产业发展特点和需求。据了解,此次研讨会由新华社总经理室、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新华社广东分社主办,新华社研究院、经济参考报社协办,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元经济发展研究院、香港电商发展联盟提供支持。来源于:经济参考报
发布: 2024-10-11 08:51 阅读:283
查看详情作为新兴的贸易形式,跨境电商正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10月8日上午,“2024全球跨境电商年会(珠海-横琴)”活动举行智库研讨会,汇聚海内外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及政策制定者等多方力量,共同研讨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情况,展望跨境电商未来的发展路径。会上,《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报告》重磅发布。经济参考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周亮表示,当前全球化贸易趋势下,跨境电商作为新兴业态,对促进经济多元化、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跨境电商的创新高地,新华社研究院联合经济参考报社成立报告课题组,全面总结了202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的整体发展情况,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态势,分析了大湾区跨境电商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路径提出建议。谈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跨境电商(华发)创新产业园的产业发展情况,横琴华发跨境电商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雨波介绍,产业园项目总建筑面积超50.3万平方米,分三大区域依次开发运营,将成为合作区内高端、现代化的产业集聚区。在嘉宾分享环节,前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顾问左小蕾表示,AI新质生产力赋能大湾区跨境电商换道发展。大湾区具有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最重要的是创新优势、创新基因和创新文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吸引了众多人才、精英,使大湾区面对任何新挑战都具备发展潜力。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表示,东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北美,是当前中国跨境电商合作的优先方向。此外,中国在东盟国家也设立了数字自贸区,极大提升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货物运输效率。就香港跨境电商现状及发展趋势,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进出口界)、香港电商发展联盟召集人黄英豪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解读。黄英豪认为,香港跨境电商业界的发展方向在于:一是把握“网络全球优质消费品进入内地”这个发展新机遇;二是运用跨境电商的方式,积极拓展东南亚和中东等具有巨大市场和经济发展空间的新兴市场。基于香港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黄英豪建议建立粵港澳大湾区互认互通产品标准;与大湾区内地城市保税仓合作,开辟“香港仓”。太和智库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经济论坛欧洲业务前副总裁托斯登·耶力内克分享了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观察,主要介绍了欧洲市场的历史发展情况、欧洲的数字化增长机遇等。一带一路建设(澳门)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元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梁立芳分享了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观察情况。梁立芳倡议,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跨境电商合作平台,成立横琴跨境电商行业协会,培养更多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发挥琴澳一体优势探索跨境电商新模式,更好地赋能内地及澳资企业拓展市场和“品牌出海”,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跨境电商创新高地贡献“琴澳力量”。最后,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首席专家、研究院院长李鸣涛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会议兼顾宏观和微观视角,报告分析跨境电商整体趋势和粤港澳大湾区具体挑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结合中国视角和海外视角,与会专家探讨跨境电商发展的问题和机遇;体现智库会议特色,专家发言聚焦产业发展特点和需求。据了解,此次研讨会由新华社总经理室、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新华社广东分社主办,新华社研究院、经济参考报社协办,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元经济发展研究院、香港电商发展联盟提供支持。来源于:经济参考报
作为新兴的贸易形式,跨境电商正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10月8日上午,“2024全球跨境电商年会(珠海-横琴)”活动举行智库研讨会,汇聚海内外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及政策制定者等多方力量,共同研讨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情况,展望跨境电商未来的发展路径。会上,《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报告》重磅发布。经济参考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周亮表示,当前全球化贸易趋势下,跨境电商作为新兴业态,对促进经济多元化、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跨境电商的创新高地,新华社研究院联合经济参考报社成立报告课题组,全面总结了202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的整体发展情况,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态势,分析了大湾区跨境电商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路径提出建议。谈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跨境电商(华发)创新产业园的产业发展情况,横琴华发跨境电商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雨波介绍,产业园项目总建筑面积超50.3万平方米,分三大区域依次开发运营,将成为合作区内高端、现代化的产业集聚区。在嘉宾分享环节,前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顾问左小蕾表示,AI新质生产力赋能大湾区跨境电商换道发展。大湾区具有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最重要的是创新优势、创新基因和创新文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吸引了众多人才、精英,使大湾区面对任何新挑战都具备发展潜力。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表示,东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北美,是当前中国跨境电商合作的优先方向。此外,中国在东盟国家也设立了数字自贸区,极大提升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货物运输效率。就香港跨境电商现状及发展趋势,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进出口界)、香港电商发展联盟召集人黄英豪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解读。黄英豪认为,香港跨境电商业界的发展方向在于:一是把握“网络全球优质消费品进入内地”这个发展新机遇;二是运用跨境电商的方式,积极拓展东南亚和中东等具有巨大市场和经济发展空间的新兴市场。基于香港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黄英豪建议建立粵港澳大湾区互认互通产品标准;与大湾区内地城市保税仓合作,开辟“香港仓”。太和智库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经济论坛欧洲业务前副总裁托斯登·耶力内克分享了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观察,主要介绍了欧洲市场的历史发展情况、欧洲的数字化增长机遇等。一带一路建设(澳门)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元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梁立芳分享了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观察情况。梁立芳倡议,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跨境电商合作平台,成立横琴跨境电商行业协会,培养更多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发挥琴澳一体优势探索跨境电商新模式,更好地赋能内地及澳资企业拓展市场和“品牌出海”,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跨境电商创新高地贡献“琴澳力量”。最后,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首席专家、研究院院长李鸣涛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会议兼顾宏观和微观视角,报告分析跨境电商整体趋势和粤港澳大湾区具体挑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结合中国视角和海外视角,与会专家探讨跨境电商发展的问题和机遇;体现智库会议特色,专家发言聚焦产业发展特点和需求。据了解,此次研讨会由新华社总经理室、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新华社广东分社主办,新华社研究院、经济参考报社协办,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元经济发展研究院、香港电商发展联盟提供支持。来源于:经济参考报
发布: 2024-10-11 08:51 阅读:283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刘太广10月10日在海关总署例行记者通报会上介绍,今年1月至8月,山东省进出口达2.2万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出口增长5.9%。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提升国际物流大通道通关便利化水平。二是助力世界级海洋港口群通关环境建设。三是拓展特色物流通道。来源于: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刘太广10月10日在海关总署例行记者通报会上介绍,今年1月至8月,山东省进出口达2.2万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出口增长5.9%。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提升国际物流大通道通关便利化水平。二是助力世界级海洋港口群通关环境建设。三是拓展特色物流通道。来源于: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发布: 2024-10-10 20:30 阅读:259
查看详情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刘太广10月10日在海关总署例行记者通报会上介绍,今年1月至8月,山东省进出口达2.2万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出口增长5.9%。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提升国际物流大通道通关便利化水平。二是助力世界级海洋港口群通关环境建设。三是拓展特色物流通道。来源于: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刘太广10月10日在海关总署例行记者通报会上介绍,今年1月至8月,山东省进出口达2.2万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出口增长5.9%。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提升国际物流大通道通关便利化水平。二是助力世界级海洋港口群通关环境建设。三是拓展特色物流通道。来源于: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发布: 2024-10-10 20:30 阅读:259
巴西工贸部数据显示,今年9月,巴西对外贸易总额为522.15亿美元,同比增长8.2%,其中出口287.89亿美元,增长0.3%,进口234.26亿美元,增长19.9%,贸易顺差为53.63亿美元,收窄41.6%。从行业看,农业出口下降12.1%,进口增长18.9%,采掘业出口下降19.8%,进口增长45.9%,制造业出口增长16.8%,进口增长18.5%。今年1-9月份,巴西对外贸易总额达4517.94亿美元,增长3.8%,其中出口2554.56亿美元,增长0.8%,进口1963.38亿美元,增长8%,贸易顺差达591.19亿美元,收窄17.4%。巴工贸部预测,2024年巴贸易顺差约为700亿美元,比2023年创纪录的989亿美元收窄28.9%,但仍为历史次高点。来源于:亿恩网
巴西工贸部数据显示,今年9月,巴西对外贸易总额为522.15亿美元,同比增长8.2%,其中出口287.89亿美元,增长0.3%,进口234.26亿美元,增长19.9%,贸易顺差为53.63亿美元,收窄41.6%。从行业看,农业出口下降12.1%,进口增长18.9%,采掘业出口下降19.8%,进口增长45.9%,制造业出口增长16.8%,进口增长18.5%。今年1-9月份,巴西对外贸易总额达4517.94亿美元,增长3.8%,其中出口2554.56亿美元,增长0.8%,进口1963.38亿美元,增长8%,贸易顺差达591.19亿美元,收窄17.4%。巴工贸部预测,2024年巴贸易顺差约为700亿美元,比2023年创纪录的989亿美元收窄28.9%,但仍为历史次高点。来源于:亿恩网
发布: 2024-10-09 14:23 阅读:268
查看详情巴西工贸部数据显示,今年9月,巴西对外贸易总额为522.15亿美元,同比增长8.2%,其中出口287.89亿美元,增长0.3%,进口234.26亿美元,增长19.9%,贸易顺差为53.63亿美元,收窄41.6%。从行业看,农业出口下降12.1%,进口增长18.9%,采掘业出口下降19.8%,进口增长45.9%,制造业出口增长16.8%,进口增长18.5%。今年1-9月份,巴西对外贸易总额达4517.94亿美元,增长3.8%,其中出口2554.56亿美元,增长0.8%,进口1963.38亿美元,增长8%,贸易顺差达591.19亿美元,收窄17.4%。巴工贸部预测,2024年巴贸易顺差约为700亿美元,比2023年创纪录的989亿美元收窄28.9%,但仍为历史次高点。来源于:亿恩网
巴西工贸部数据显示,今年9月,巴西对外贸易总额为522.15亿美元,同比增长8.2%,其中出口287.89亿美元,增长0.3%,进口234.26亿美元,增长19.9%,贸易顺差为53.63亿美元,收窄41.6%。从行业看,农业出口下降12.1%,进口增长18.9%,采掘业出口下降19.8%,进口增长45.9%,制造业出口增长16.8%,进口增长18.5%。今年1-9月份,巴西对外贸易总额达4517.94亿美元,增长3.8%,其中出口2554.56亿美元,增长0.8%,进口1963.38亿美元,增长8%,贸易顺差达591.19亿美元,收窄17.4%。巴工贸部预测,2024年巴贸易顺差约为700亿美元,比2023年创纪录的989亿美元收窄28.9%,但仍为历史次高点。来源于:亿恩网
发布: 2024-10-09 14:23 阅读: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