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公布2025年货物出口配额总量。2025年,甘草及甘草制品、药料用人工种植麻黄草、活猪(对港澳)、活牛(对港澳)、活鸡(对香港)、锯材、蔺草及蔺草制品出口配额分别为520万千克、108.3万千克、161.04万头、2.8万头、300万只、10万立方米、1700万千克。2025年继续暂停磷矿石、白银出口配额管理,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符合条件的出口磷矿石或白银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可凭有效的货物出口合同申领出口许可证(加工贸易项下出口白银按规定办理),凭出口许可证向海关办理货物出口报关验放手续。来源于:商务部官网
商务部公布2025年货物出口配额总量。2025年,甘草及甘草制品、药料用人工种植麻黄草、活猪(对港澳)、活牛(对港澳)、活鸡(对香港)、锯材、蔺草及蔺草制品出口配额分别为520万千克、108.3万千克、161.04万头、2.8万头、300万只、10万立方米、1700万千克。2025年继续暂停磷矿石、白银出口配额管理,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符合条件的出口磷矿石或白银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可凭有效的货物出口合同申领出口许可证(加工贸易项下出口白银按规定办理),凭出口许可证向海关办理货物出口报关验放手续。来源于:商务部官网
发布: 2024-10-31 20:27 阅读:273
查看详情商务部公布2025年货物出口配额总量。2025年,甘草及甘草制品、药料用人工种植麻黄草、活猪(对港澳)、活牛(对港澳)、活鸡(对香港)、锯材、蔺草及蔺草制品出口配额分别为520万千克、108.3万千克、161.04万头、2.8万头、300万只、10万立方米、1700万千克。2025年继续暂停磷矿石、白银出口配额管理,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符合条件的出口磷矿石或白银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可凭有效的货物出口合同申领出口许可证(加工贸易项下出口白银按规定办理),凭出口许可证向海关办理货物出口报关验放手续。来源于:商务部官网
商务部公布2025年货物出口配额总量。2025年,甘草及甘草制品、药料用人工种植麻黄草、活猪(对港澳)、活牛(对港澳)、活鸡(对香港)、锯材、蔺草及蔺草制品出口配额分别为520万千克、108.3万千克、161.04万头、2.8万头、300万只、10万立方米、1700万千克。2025年继续暂停磷矿石、白银出口配额管理,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符合条件的出口磷矿石或白银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可凭有效的货物出口合同申领出口许可证(加工贸易项下出口白银按规定办理),凭出口许可证向海关办理货物出口报关验放手续。来源于:商务部官网
发布: 2024-10-31 20:27 阅读:273
近期调查显示,超过半数(63.2%)的跨境电商用户认为日本商品价格更便宜。日元贬值后,66.8%的用户增加了购买日本商品的数量。动漫、游戏和时尚是用户最常购买的商品类别,其中动漫商品最为突出(52.4%)。在购买目的上,81.0%的用户表示是为了自己收藏使用。93.1%的用户更愿意从官方网站购买热门内容商品,即使价格较高。同时,67.3%的用户最关心跨境电商的可靠性,66.8%的用户希望送货费用低。此外,68.9%的用户认为与自己喜爱的日本文化相关的新产品信息容易获得,但英语国家的用户相比使用繁体中文的用户更难获取产品信息。这些数据显示,跨境电商用户对日本文化和商品有高度兴趣,且更倾向于购买官方产品。来源于:亿恩网
近期调查显示,超过半数(63.2%)的跨境电商用户认为日本商品价格更便宜。日元贬值后,66.8%的用户增加了购买日本商品的数量。动漫、游戏和时尚是用户最常购买的商品类别,其中动漫商品最为突出(52.4%)。在购买目的上,81.0%的用户表示是为了自己收藏使用。93.1%的用户更愿意从官方网站购买热门内容商品,即使价格较高。同时,67.3%的用户最关心跨境电商的可靠性,66.8%的用户希望送货费用低。此外,68.9%的用户认为与自己喜爱的日本文化相关的新产品信息容易获得,但英语国家的用户相比使用繁体中文的用户更难获取产品信息。这些数据显示,跨境电商用户对日本文化和商品有高度兴趣,且更倾向于购买官方产品。来源于:亿恩网
发布: 2024-10-30 21:12 阅读:233
查看详情近期调查显示,超过半数(63.2%)的跨境电商用户认为日本商品价格更便宜。日元贬值后,66.8%的用户增加了购买日本商品的数量。动漫、游戏和时尚是用户最常购买的商品类别,其中动漫商品最为突出(52.4%)。在购买目的上,81.0%的用户表示是为了自己收藏使用。93.1%的用户更愿意从官方网站购买热门内容商品,即使价格较高。同时,67.3%的用户最关心跨境电商的可靠性,66.8%的用户希望送货费用低。此外,68.9%的用户认为与自己喜爱的日本文化相关的新产品信息容易获得,但英语国家的用户相比使用繁体中文的用户更难获取产品信息。这些数据显示,跨境电商用户对日本文化和商品有高度兴趣,且更倾向于购买官方产品。来源于:亿恩网
近期调查显示,超过半数(63.2%)的跨境电商用户认为日本商品价格更便宜。日元贬值后,66.8%的用户增加了购买日本商品的数量。动漫、游戏和时尚是用户最常购买的商品类别,其中动漫商品最为突出(52.4%)。在购买目的上,81.0%的用户表示是为了自己收藏使用。93.1%的用户更愿意从官方网站购买热门内容商品,即使价格较高。同时,67.3%的用户最关心跨境电商的可靠性,66.8%的用户希望送货费用低。此外,68.9%的用户认为与自己喜爱的日本文化相关的新产品信息容易获得,但英语国家的用户相比使用繁体中文的用户更难获取产品信息。这些数据显示,跨境电商用户对日本文化和商品有高度兴趣,且更倾向于购买官方产品。来源于:亿恩网
发布: 2024-10-30 21:12 阅读:233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33万亿元,首破32万亿元历史同期记录,同比增长5.3%,这一辉煌成就令人振奋。外贸的跨越式增长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然而,提高外贸含金量、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各地面前的新课题,这其中与消费和制造业的关系紧密相连,影响深远。 从消费角度来看,外贸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内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进出口贸易中大量的优质商品流动,丰富了国内市场的产品种类。例如,进口的高端母婴产品、化妆品、电子产品等,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刺激了消费升级。以进口化妆品为例,近年来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得益于外贸渠道的畅通,让更多国际知名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促使国内品牌在竞争中提升品质。另一方面,外贸的增长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进而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随着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制造业而言,外贸高质量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是外贸的主力军,外贸的增长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制造业必须转型升级。目前,我国制造业在部分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在5G通信设备制造方面,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出口量持续增长。然而,在一些高端装备制造、芯片制造等领域仍存在短板。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端芯片的进口依赖度依然较高,这不仅影响了外贸中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关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因此,提高外贸含金量需要制造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在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各地应积极行动。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物流和港口设施。高效的物流体系能降低外贸成本,提高货物运输效率。例如,一些沿海发达城市通过建设智能化港口,大大缩短了货物的装卸和转运时间,提升了外贸企业的竞争力。其次,要加大对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引导。通过举办各类消费展会、促销活动等,促进内外贸商品的流通,让更多优质的外贸产品进入国内消费者视野。再者,对于制造业,政府应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如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突破技术瓶颈。 外贸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利用外贸增长带来的机遇,通过提升消费品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让外贸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注入新的能量,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展现更加强大的中国力量。同时,各地也应以全局视野和长远眼光,统筹协调,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来源于:消费日报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33万亿元,首破32万亿元历史同期记录,同比增长5.3%,这一辉煌成就令人振奋。外贸的跨越式增长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然而,提高外贸含金量、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各地面前的新课题,这其中与消费和制造业的关系紧密相连,影响深远。 从消费角度来看,外贸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内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进出口贸易中大量的优质商品流动,丰富了国内市场的产品种类。例如,进口的高端母婴产品、化妆品、电子产品等,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刺激了消费升级。以进口化妆品为例,近年来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得益于外贸渠道的畅通,让更多国际知名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促使国内品牌在竞争中提升品质。另一方面,外贸的增长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进而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随着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制造业而言,外贸高质量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是外贸的主力军,外贸的增长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制造业必须转型升级。目前,我国制造业在部分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在5G通信设备制造方面,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出口量持续增长。然而,在一些高端装备制造、芯片制造等领域仍存在短板。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端芯片的进口依赖度依然较高,这不仅影响了外贸中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关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因此,提高外贸含金量需要制造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在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各地应积极行动。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物流和港口设施。高效的物流体系能降低外贸成本,提高货物运输效率。例如,一些沿海发达城市通过建设智能化港口,大大缩短了货物的装卸和转运时间,提升了外贸企业的竞争力。其次,要加大对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引导。通过举办各类消费展会、促销活动等,促进内外贸商品的流通,让更多优质的外贸产品进入国内消费者视野。再者,对于制造业,政府应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如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突破技术瓶颈。 外贸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利用外贸增长带来的机遇,通过提升消费品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让外贸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注入新的能量,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展现更加强大的中国力量。同时,各地也应以全局视野和长远眼光,统筹协调,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来源于:消费日报
发布: 2024-10-29 14:32 阅读:247
查看详情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33万亿元,首破32万亿元历史同期记录,同比增长5.3%,这一辉煌成就令人振奋。外贸的跨越式增长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然而,提高外贸含金量、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各地面前的新课题,这其中与消费和制造业的关系紧密相连,影响深远。 从消费角度来看,外贸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内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进出口贸易中大量的优质商品流动,丰富了国内市场的产品种类。例如,进口的高端母婴产品、化妆品、电子产品等,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刺激了消费升级。以进口化妆品为例,近年来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得益于外贸渠道的畅通,让更多国际知名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促使国内品牌在竞争中提升品质。另一方面,外贸的增长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进而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随着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制造业而言,外贸高质量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是外贸的主力军,外贸的增长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制造业必须转型升级。目前,我国制造业在部分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在5G通信设备制造方面,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出口量持续增长。然而,在一些高端装备制造、芯片制造等领域仍存在短板。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端芯片的进口依赖度依然较高,这不仅影响了外贸中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关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因此,提高外贸含金量需要制造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在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各地应积极行动。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物流和港口设施。高效的物流体系能降低外贸成本,提高货物运输效率。例如,一些沿海发达城市通过建设智能化港口,大大缩短了货物的装卸和转运时间,提升了外贸企业的竞争力。其次,要加大对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引导。通过举办各类消费展会、促销活动等,促进内外贸商品的流通,让更多优质的外贸产品进入国内消费者视野。再者,对于制造业,政府应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如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突破技术瓶颈。 外贸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利用外贸增长带来的机遇,通过提升消费品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让外贸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注入新的能量,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展现更加强大的中国力量。同时,各地也应以全局视野和长远眼光,统筹协调,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来源于:消费日报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33万亿元,首破32万亿元历史同期记录,同比增长5.3%,这一辉煌成就令人振奋。外贸的跨越式增长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然而,提高外贸含金量、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各地面前的新课题,这其中与消费和制造业的关系紧密相连,影响深远。 从消费角度来看,外贸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内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进出口贸易中大量的优质商品流动,丰富了国内市场的产品种类。例如,进口的高端母婴产品、化妆品、电子产品等,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刺激了消费升级。以进口化妆品为例,近年来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得益于外贸渠道的畅通,让更多国际知名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促使国内品牌在竞争中提升品质。另一方面,外贸的增长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进而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随着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制造业而言,外贸高质量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是外贸的主力军,外贸的增长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制造业必须转型升级。目前,我国制造业在部分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在5G通信设备制造方面,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出口量持续增长。然而,在一些高端装备制造、芯片制造等领域仍存在短板。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端芯片的进口依赖度依然较高,这不仅影响了外贸中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关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因此,提高外贸含金量需要制造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在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各地应积极行动。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物流和港口设施。高效的物流体系能降低外贸成本,提高货物运输效率。例如,一些沿海发达城市通过建设智能化港口,大大缩短了货物的装卸和转运时间,提升了外贸企业的竞争力。其次,要加大对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引导。通过举办各类消费展会、促销活动等,促进内外贸商品的流通,让更多优质的外贸产品进入国内消费者视野。再者,对于制造业,政府应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如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突破技术瓶颈。 外贸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利用外贸增长带来的机遇,通过提升消费品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让外贸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注入新的能量,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展现更加强大的中国力量。同时,各地也应以全局视野和长远眼光,统筹协调,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来源于:消费日报
发布: 2024-10-29 14:32 阅读:247
前三季度上海外贸3.17万亿元对金砖国家进出口增5.4%,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力进博会这一城中盛事,也带动上海外贸企稳。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进出口总值3.17万亿元,同比微增0.03%。具体来看,加工贸易降幅已在持续收窄。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达4320.2亿元,下降0.2%,降幅较前8个月收窄2个百分点,并且自7月份以来已连续3个月保持增长。主要贸易伙伴方面,前三季度,上海市对欧盟、美国、日本分别进出口6017.4亿元、3541.6亿元、2777.9亿元,分别下降5.6%、1.8%、4.9%,但同期对东盟进出口4220.7亿元,增长5.6%。另外,同期上海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3万亿元,增长4.4%。上海与金砖国家的贸易互动也是亮点。今年1月,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参与金砖国家合作,金砖成员国数量由5个增至10个。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额7477.6亿元,同比增长5.4%,占全国总额的16.2%。高新技术产品是其中主力,如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96%。另外,铁矿砂等进口原材料拉动大宗商品进口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大宗商品进口出现8.2%的增长,铁矿砂及其精矿、煤及褐煤、天然气的进口分别达1215.6亿、204.2亿、146亿元,分别增长19.7%、33.9%和8.5%。来源于:解放网
前三季度上海外贸3.17万亿元对金砖国家进出口增5.4%,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力进博会这一城中盛事,也带动上海外贸企稳。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进出口总值3.17万亿元,同比微增0.03%。具体来看,加工贸易降幅已在持续收窄。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达4320.2亿元,下降0.2%,降幅较前8个月收窄2个百分点,并且自7月份以来已连续3个月保持增长。主要贸易伙伴方面,前三季度,上海市对欧盟、美国、日本分别进出口6017.4亿元、3541.6亿元、2777.9亿元,分别下降5.6%、1.8%、4.9%,但同期对东盟进出口4220.7亿元,增长5.6%。另外,同期上海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3万亿元,增长4.4%。上海与金砖国家的贸易互动也是亮点。今年1月,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参与金砖国家合作,金砖成员国数量由5个增至10个。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额7477.6亿元,同比增长5.4%,占全国总额的16.2%。高新技术产品是其中主力,如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96%。另外,铁矿砂等进口原材料拉动大宗商品进口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大宗商品进口出现8.2%的增长,铁矿砂及其精矿、煤及褐煤、天然气的进口分别达1215.6亿、204.2亿、146亿元,分别增长19.7%、33.9%和8.5%。来源于:解放网
发布: 2024-10-28 11:16 阅读:250
查看详情前三季度上海外贸3.17万亿元对金砖国家进出口增5.4%,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力进博会这一城中盛事,也带动上海外贸企稳。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进出口总值3.17万亿元,同比微增0.03%。具体来看,加工贸易降幅已在持续收窄。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达4320.2亿元,下降0.2%,降幅较前8个月收窄2个百分点,并且自7月份以来已连续3个月保持增长。主要贸易伙伴方面,前三季度,上海市对欧盟、美国、日本分别进出口6017.4亿元、3541.6亿元、2777.9亿元,分别下降5.6%、1.8%、4.9%,但同期对东盟进出口4220.7亿元,增长5.6%。另外,同期上海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3万亿元,增长4.4%。上海与金砖国家的贸易互动也是亮点。今年1月,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参与金砖国家合作,金砖成员国数量由5个增至10个。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额7477.6亿元,同比增长5.4%,占全国总额的16.2%。高新技术产品是其中主力,如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96%。另外,铁矿砂等进口原材料拉动大宗商品进口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大宗商品进口出现8.2%的增长,铁矿砂及其精矿、煤及褐煤、天然气的进口分别达1215.6亿、204.2亿、146亿元,分别增长19.7%、33.9%和8.5%。来源于:解放网
前三季度上海外贸3.17万亿元对金砖国家进出口增5.4%,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力进博会这一城中盛事,也带动上海外贸企稳。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进出口总值3.17万亿元,同比微增0.03%。具体来看,加工贸易降幅已在持续收窄。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达4320.2亿元,下降0.2%,降幅较前8个月收窄2个百分点,并且自7月份以来已连续3个月保持增长。主要贸易伙伴方面,前三季度,上海市对欧盟、美国、日本分别进出口6017.4亿元、3541.6亿元、2777.9亿元,分别下降5.6%、1.8%、4.9%,但同期对东盟进出口4220.7亿元,增长5.6%。另外,同期上海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3万亿元,增长4.4%。上海与金砖国家的贸易互动也是亮点。今年1月,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参与金砖国家合作,金砖成员国数量由5个增至10个。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额7477.6亿元,同比增长5.4%,占全国总额的16.2%。高新技术产品是其中主力,如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96%。另外,铁矿砂等进口原材料拉动大宗商品进口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大宗商品进口出现8.2%的增长,铁矿砂及其精矿、煤及褐煤、天然气的进口分别达1215.6亿、204.2亿、146亿元,分别增长19.7%、33.9%和8.5%。来源于:解放网
发布: 2024-10-28 11:16 阅读:250
今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设立40周年。10月2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级经开区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国家队”。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进出口总额10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39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均超过24%。仅占全国千分之三国土面积的国家级经开区为何成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主力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政策优势、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完善和开放平台作用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吸引外资、促进贸易的“磁场”,使得国家级经开区在较小的土地面积上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表示,坚持扩大开放,坚持改革创新,充当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通过不断地优化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国家级经开区成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主力军”。1984年,在借鉴经济特区成功经验基础上,我国在沿海12个城市设立了首批14家国家级经开区。随着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布局不断向内陆扩展。如今,国家级经开区数量达到229家,遍布31个省份。何亚东表示,作为国家级经开区工作的牵头部门,商务部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突出政策引领;二是突出招商引资;三是突出产业培育;四是突出国际合作;五是突出经验分享。10月20日召开的国家级经开区40周年座谈会提出,要深刻认识国家级经开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当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示范区,争做区域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者,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力军,努力开创经开区工作新局面。何亚东表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一要推动相关支持政策出台,并切实转化为改革成效;二要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加大引资稳资力度,为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提供更多支持;三要进一步优化管理和服务,加强全周期管理。陈建伟预计,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产业升级、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强人才引进等方面支持政策或将出台。这将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外资集聚区,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肖本华建议,针对国家级经开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行政审批、产业空间、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通过产业链招商、产业基金招商等方式,拓展招商渠道、完善招商方式、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引资力度。来源于:证券日报
今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设立40周年。10月2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级经开区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国家队”。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进出口总额10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39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均超过24%。仅占全国千分之三国土面积的国家级经开区为何成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主力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政策优势、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完善和开放平台作用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吸引外资、促进贸易的“磁场”,使得国家级经开区在较小的土地面积上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表示,坚持扩大开放,坚持改革创新,充当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通过不断地优化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国家级经开区成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主力军”。1984年,在借鉴经济特区成功经验基础上,我国在沿海12个城市设立了首批14家国家级经开区。随着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布局不断向内陆扩展。如今,国家级经开区数量达到229家,遍布31个省份。何亚东表示,作为国家级经开区工作的牵头部门,商务部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突出政策引领;二是突出招商引资;三是突出产业培育;四是突出国际合作;五是突出经验分享。10月20日召开的国家级经开区40周年座谈会提出,要深刻认识国家级经开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当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示范区,争做区域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者,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力军,努力开创经开区工作新局面。何亚东表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一要推动相关支持政策出台,并切实转化为改革成效;二要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加大引资稳资力度,为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提供更多支持;三要进一步优化管理和服务,加强全周期管理。陈建伟预计,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产业升级、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强人才引进等方面支持政策或将出台。这将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外资集聚区,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肖本华建议,针对国家级经开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行政审批、产业空间、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通过产业链招商、产业基金招商等方式,拓展招商渠道、完善招商方式、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引资力度。来源于:证券日报
发布: 2024-10-25 14:29 阅读:257
查看详情今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设立40周年。10月2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级经开区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国家队”。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进出口总额10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39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均超过24%。仅占全国千分之三国土面积的国家级经开区为何成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主力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政策优势、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完善和开放平台作用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吸引外资、促进贸易的“磁场”,使得国家级经开区在较小的土地面积上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表示,坚持扩大开放,坚持改革创新,充当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通过不断地优化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国家级经开区成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主力军”。1984年,在借鉴经济特区成功经验基础上,我国在沿海12个城市设立了首批14家国家级经开区。随着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布局不断向内陆扩展。如今,国家级经开区数量达到229家,遍布31个省份。何亚东表示,作为国家级经开区工作的牵头部门,商务部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突出政策引领;二是突出招商引资;三是突出产业培育;四是突出国际合作;五是突出经验分享。10月20日召开的国家级经开区40周年座谈会提出,要深刻认识国家级经开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当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示范区,争做区域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者,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力军,努力开创经开区工作新局面。何亚东表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一要推动相关支持政策出台,并切实转化为改革成效;二要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加大引资稳资力度,为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提供更多支持;三要进一步优化管理和服务,加强全周期管理。陈建伟预计,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产业升级、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强人才引进等方面支持政策或将出台。这将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外资集聚区,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肖本华建议,针对国家级经开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行政审批、产业空间、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通过产业链招商、产业基金招商等方式,拓展招商渠道、完善招商方式、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引资力度。来源于:证券日报
今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设立40周年。10月2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级经开区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国家队”。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进出口总额10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39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均超过24%。仅占全国千分之三国土面积的国家级经开区为何成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主力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政策优势、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完善和开放平台作用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吸引外资、促进贸易的“磁场”,使得国家级经开区在较小的土地面积上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表示,坚持扩大开放,坚持改革创新,充当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通过不断地优化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国家级经开区成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主力军”。1984年,在借鉴经济特区成功经验基础上,我国在沿海12个城市设立了首批14家国家级经开区。随着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布局不断向内陆扩展。如今,国家级经开区数量达到229家,遍布31个省份。何亚东表示,作为国家级经开区工作的牵头部门,商务部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突出政策引领;二是突出招商引资;三是突出产业培育;四是突出国际合作;五是突出经验分享。10月20日召开的国家级经开区40周年座谈会提出,要深刻认识国家级经开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当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示范区,争做区域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者,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力军,努力开创经开区工作新局面。何亚东表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一要推动相关支持政策出台,并切实转化为改革成效;二要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加大引资稳资力度,为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提供更多支持;三要进一步优化管理和服务,加强全周期管理。陈建伟预计,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产业升级、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强人才引进等方面支持政策或将出台。这将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外资集聚区,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肖本华建议,针对国家级经开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行政审批、产业空间、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通过产业链招商、产业基金招商等方式,拓展招商渠道、完善招商方式、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引资力度。来源于:证券日报
发布: 2024-10-25 14:29 阅读:257
从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获悉,2024年前3季度四川税务部门已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超192亿元,同比增长6.06%,其中为企业办理出口退税119.5亿元。从四川省出口退税主要商品来看,工业制成品在外贸出口中占比较大。其中,电机、电气设备出口退税占比42.5%,机器机械出口退税占比16.9%,车辆及其零件等出口退税占比7.6%,不少“四川造”产品出口规模在全国领先。比如,锂镍钴锰氧化物、鱼油出口列全国第一,占全国出口比重均在三成以上;钛白粉、陆地石油钻机、柠檬、鱼子酱出口列全国第二。来源于:亿恩网
从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获悉,2024年前3季度四川税务部门已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超192亿元,同比增长6.06%,其中为企业办理出口退税119.5亿元。从四川省出口退税主要商品来看,工业制成品在外贸出口中占比较大。其中,电机、电气设备出口退税占比42.5%,机器机械出口退税占比16.9%,车辆及其零件等出口退税占比7.6%,不少“四川造”产品出口规模在全国领先。比如,锂镍钴锰氧化物、鱼油出口列全国第一,占全国出口比重均在三成以上;钛白粉、陆地石油钻机、柠檬、鱼子酱出口列全国第二。来源于:亿恩网
发布: 2024-10-25 14:28 阅读:245
查看详情从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获悉,2024年前3季度四川税务部门已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超192亿元,同比增长6.06%,其中为企业办理出口退税119.5亿元。从四川省出口退税主要商品来看,工业制成品在外贸出口中占比较大。其中,电机、电气设备出口退税占比42.5%,机器机械出口退税占比16.9%,车辆及其零件等出口退税占比7.6%,不少“四川造”产品出口规模在全国领先。比如,锂镍钴锰氧化物、鱼油出口列全国第一,占全国出口比重均在三成以上;钛白粉、陆地石油钻机、柠檬、鱼子酱出口列全国第二。来源于:亿恩网
从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获悉,2024年前3季度四川税务部门已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超192亿元,同比增长6.06%,其中为企业办理出口退税119.5亿元。从四川省出口退税主要商品来看,工业制成品在外贸出口中占比较大。其中,电机、电气设备出口退税占比42.5%,机器机械出口退税占比16.9%,车辆及其零件等出口退税占比7.6%,不少“四川造”产品出口规模在全国领先。比如,锂镍钴锰氧化物、鱼油出口列全国第一,占全国出口比重均在三成以上;钛白粉、陆地石油钻机、柠檬、鱼子酱出口列全国第二。来源于:亿恩网
发布: 2024-10-25 14:28 阅读:245
中新网海口10月23日电 (王楚怡 谢东良)一批跨境电商货物搭乘由南航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CZ6873航班,22日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始发,经广州顺利中转至日本东京羽田国际机场。海口海关相关人士23日表示,这标志着海南自贸港首单跨境电商出口“空空中转”转关业务顺利完成,进一步扩宽海南跨境电商企业货物出口渠道。此批跨境电商出口货物主要为服装、地毯等,共计41件、605公斤;通过空空联运的方式运抵至海口美兰机场国际货站,在库区内完成海关申报查验后,以空运方式转关至广州并顺利出口海外。为推动跨境电商出口通关便利化再提升,海口海关所属海口美兰机场海关探索海关对跨境电商出口转关监管模式路径,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一企一策”跨境电商货物通关保障方案;探索跨境电商出口转关新型监管路径,简化企业出口通关手续,完成由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始发的跨境电商货物通关“一单报全国”的重要尝试,释放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海口海关人士称,将发挥好美兰机场口岸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完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监管模式,推动海南自贸港航空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来源于:扬子晚报网
中新网海口10月23日电 (王楚怡 谢东良)一批跨境电商货物搭乘由南航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CZ6873航班,22日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始发,经广州顺利中转至日本东京羽田国际机场。海口海关相关人士23日表示,这标志着海南自贸港首单跨境电商出口“空空中转”转关业务顺利完成,进一步扩宽海南跨境电商企业货物出口渠道。此批跨境电商出口货物主要为服装、地毯等,共计41件、605公斤;通过空空联运的方式运抵至海口美兰机场国际货站,在库区内完成海关申报查验后,以空运方式转关至广州并顺利出口海外。为推动跨境电商出口通关便利化再提升,海口海关所属海口美兰机场海关探索海关对跨境电商出口转关监管模式路径,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一企一策”跨境电商货物通关保障方案;探索跨境电商出口转关新型监管路径,简化企业出口通关手续,完成由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始发的跨境电商货物通关“一单报全国”的重要尝试,释放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海口海关人士称,将发挥好美兰机场口岸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完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监管模式,推动海南自贸港航空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来源于:扬子晚报网
发布: 2024-10-24 08:57 阅读:239
查看详情中新网海口10月23日电 (王楚怡 谢东良)一批跨境电商货物搭乘由南航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CZ6873航班,22日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始发,经广州顺利中转至日本东京羽田国际机场。海口海关相关人士23日表示,这标志着海南自贸港首单跨境电商出口“空空中转”转关业务顺利完成,进一步扩宽海南跨境电商企业货物出口渠道。此批跨境电商出口货物主要为服装、地毯等,共计41件、605公斤;通过空空联运的方式运抵至海口美兰机场国际货站,在库区内完成海关申报查验后,以空运方式转关至广州并顺利出口海外。为推动跨境电商出口通关便利化再提升,海口海关所属海口美兰机场海关探索海关对跨境电商出口转关监管模式路径,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一企一策”跨境电商货物通关保障方案;探索跨境电商出口转关新型监管路径,简化企业出口通关手续,完成由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始发的跨境电商货物通关“一单报全国”的重要尝试,释放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海口海关人士称,将发挥好美兰机场口岸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完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监管模式,推动海南自贸港航空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来源于:扬子晚报网
中新网海口10月23日电 (王楚怡 谢东良)一批跨境电商货物搭乘由南航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CZ6873航班,22日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始发,经广州顺利中转至日本东京羽田国际机场。海口海关相关人士23日表示,这标志着海南自贸港首单跨境电商出口“空空中转”转关业务顺利完成,进一步扩宽海南跨境电商企业货物出口渠道。此批跨境电商出口货物主要为服装、地毯等,共计41件、605公斤;通过空空联运的方式运抵至海口美兰机场国际货站,在库区内完成海关申报查验后,以空运方式转关至广州并顺利出口海外。为推动跨境电商出口通关便利化再提升,海口海关所属海口美兰机场海关探索海关对跨境电商出口转关监管模式路径,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一企一策”跨境电商货物通关保障方案;探索跨境电商出口转关新型监管路径,简化企业出口通关手续,完成由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始发的跨境电商货物通关“一单报全国”的重要尝试,释放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海口海关人士称,将发挥好美兰机场口岸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完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监管模式,推动海南自贸港航空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来源于:扬子晚报网
发布: 2024-10-24 08:57 阅读:239
10月20日上午,今年首趟“中欧班列——进博号”顺利抵达上海铁路物流中心闵行货场中储专用线,这是进博会参展展品连续4年通过中欧班列直达上海。据了解,该班列从德国杜伊斯堡发车,途径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入境,全程运行11000多公里,用时21天,承运货物76个标箱,货值近1亿元人民币。“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开行量质齐升,反映了我国外贸稳中向好的态势。”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铁路部门充分发挥国际和国内协调机制作用,积极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今年1至9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4689列,发送货物157.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3%、11%,其中9月份开行1633列,发送货物17.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5%、12%。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已连续7个月单月开行数量突破1600列。 据该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国铁路部门加强国内主要口岸和后方通道扩能改造,西、中、东三条运输主通道运输能力大幅提升。协调沿线国家铁路口岸站压缩作业时间,提高口岸通行效率。积极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跨里海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2011年,中欧班列前身“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正式运行,从重庆出发,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最终到达德国杜伊斯堡。一端连着长江黄金水道,一端连着欧洲大陆,中欧班列(渝新欧)构建了一条横贯东西、全长1.1万公里的陆上国际物流大通道,降低了我国与欧洲大陆之间货物运输成本。从最初的每月仅开行1列,到每天开行超10列;从最初装载单一的产品,到如今涵盖上千种货物……如今,中欧班列(渝新欧)搭建起四通八达、畅通全球的国际大通道。据了解,中欧班列装运的货物日益丰富,除了广受欢迎的义乌小商品、苏南纺织品、服装外,更具产品竞争力和高附加值的光伏组件、汽车配件、机械装备等也不断进入欧洲市场。返程的货物品类也从早期的木材、汽车零配件等逐步扩展到机电产品、食品、医疗器械、机械设备、酒类等,实现了多样化发展。目前,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品类达53大类5万余种,综合重箱率稳定在100%。如今,新时代的“钢铁驼队”已跑过10余年,以更快速度、更低运价、更强集结能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中欧班列运输货物。驰骋不息的中欧班列快速发展、量质齐升,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6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运输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全境,一大批国际贸易、供应链服务等企业在沿线区域落地生根,中欧班列为保障产供链稳定、促进中欧经贸往来注入了新动能,成为满载发展机遇的“黄金列车”。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铁集团将聚焦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提升中欧班列运输效率和品质,为促进中欧经贸往来、服务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来源于:人民网
10月20日上午,今年首趟“中欧班列——进博号”顺利抵达上海铁路物流中心闵行货场中储专用线,这是进博会参展展品连续4年通过中欧班列直达上海。据了解,该班列从德国杜伊斯堡发车,途径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入境,全程运行11000多公里,用时21天,承运货物76个标箱,货值近1亿元人民币。“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开行量质齐升,反映了我国外贸稳中向好的态势。”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铁路部门充分发挥国际和国内协调机制作用,积极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今年1至9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4689列,发送货物157.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3%、11%,其中9月份开行1633列,发送货物17.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5%、12%。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已连续7个月单月开行数量突破1600列。 据该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国铁路部门加强国内主要口岸和后方通道扩能改造,西、中、东三条运输主通道运输能力大幅提升。协调沿线国家铁路口岸站压缩作业时间,提高口岸通行效率。积极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跨里海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2011年,中欧班列前身“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正式运行,从重庆出发,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最终到达德国杜伊斯堡。一端连着长江黄金水道,一端连着欧洲大陆,中欧班列(渝新欧)构建了一条横贯东西、全长1.1万公里的陆上国际物流大通道,降低了我国与欧洲大陆之间货物运输成本。从最初的每月仅开行1列,到每天开行超10列;从最初装载单一的产品,到如今涵盖上千种货物……如今,中欧班列(渝新欧)搭建起四通八达、畅通全球的国际大通道。据了解,中欧班列装运的货物日益丰富,除了广受欢迎的义乌小商品、苏南纺织品、服装外,更具产品竞争力和高附加值的光伏组件、汽车配件、机械装备等也不断进入欧洲市场。返程的货物品类也从早期的木材、汽车零配件等逐步扩展到机电产品、食品、医疗器械、机械设备、酒类等,实现了多样化发展。目前,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品类达53大类5万余种,综合重箱率稳定在100%。如今,新时代的“钢铁驼队”已跑过10余年,以更快速度、更低运价、更强集结能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中欧班列运输货物。驰骋不息的中欧班列快速发展、量质齐升,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6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运输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全境,一大批国际贸易、供应链服务等企业在沿线区域落地生根,中欧班列为保障产供链稳定、促进中欧经贸往来注入了新动能,成为满载发展机遇的“黄金列车”。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铁集团将聚焦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提升中欧班列运输效率和品质,为促进中欧经贸往来、服务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来源于:人民网
发布: 2024-10-23 14:10 阅读:231
查看详情10月20日上午,今年首趟“中欧班列——进博号”顺利抵达上海铁路物流中心闵行货场中储专用线,这是进博会参展展品连续4年通过中欧班列直达上海。据了解,该班列从德国杜伊斯堡发车,途径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入境,全程运行11000多公里,用时21天,承运货物76个标箱,货值近1亿元人民币。“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开行量质齐升,反映了我国外贸稳中向好的态势。”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铁路部门充分发挥国际和国内协调机制作用,积极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今年1至9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4689列,发送货物157.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3%、11%,其中9月份开行1633列,发送货物17.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5%、12%。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已连续7个月单月开行数量突破1600列。 据该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国铁路部门加强国内主要口岸和后方通道扩能改造,西、中、东三条运输主通道运输能力大幅提升。协调沿线国家铁路口岸站压缩作业时间,提高口岸通行效率。积极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跨里海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2011年,中欧班列前身“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正式运行,从重庆出发,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最终到达德国杜伊斯堡。一端连着长江黄金水道,一端连着欧洲大陆,中欧班列(渝新欧)构建了一条横贯东西、全长1.1万公里的陆上国际物流大通道,降低了我国与欧洲大陆之间货物运输成本。从最初的每月仅开行1列,到每天开行超10列;从最初装载单一的产品,到如今涵盖上千种货物……如今,中欧班列(渝新欧)搭建起四通八达、畅通全球的国际大通道。据了解,中欧班列装运的货物日益丰富,除了广受欢迎的义乌小商品、苏南纺织品、服装外,更具产品竞争力和高附加值的光伏组件、汽车配件、机械装备等也不断进入欧洲市场。返程的货物品类也从早期的木材、汽车零配件等逐步扩展到机电产品、食品、医疗器械、机械设备、酒类等,实现了多样化发展。目前,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品类达53大类5万余种,综合重箱率稳定在100%。如今,新时代的“钢铁驼队”已跑过10余年,以更快速度、更低运价、更强集结能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中欧班列运输货物。驰骋不息的中欧班列快速发展、量质齐升,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6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运输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全境,一大批国际贸易、供应链服务等企业在沿线区域落地生根,中欧班列为保障产供链稳定、促进中欧经贸往来注入了新动能,成为满载发展机遇的“黄金列车”。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铁集团将聚焦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提升中欧班列运输效率和品质,为促进中欧经贸往来、服务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来源于:人民网
10月20日上午,今年首趟“中欧班列——进博号”顺利抵达上海铁路物流中心闵行货场中储专用线,这是进博会参展展品连续4年通过中欧班列直达上海。据了解,该班列从德国杜伊斯堡发车,途径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入境,全程运行11000多公里,用时21天,承运货物76个标箱,货值近1亿元人民币。“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开行量质齐升,反映了我国外贸稳中向好的态势。”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铁路部门充分发挥国际和国内协调机制作用,积极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今年1至9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4689列,发送货物157.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3%、11%,其中9月份开行1633列,发送货物17.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5%、12%。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已连续7个月单月开行数量突破1600列。 据该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国铁路部门加强国内主要口岸和后方通道扩能改造,西、中、东三条运输主通道运输能力大幅提升。协调沿线国家铁路口岸站压缩作业时间,提高口岸通行效率。积极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跨里海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2011年,中欧班列前身“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正式运行,从重庆出发,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最终到达德国杜伊斯堡。一端连着长江黄金水道,一端连着欧洲大陆,中欧班列(渝新欧)构建了一条横贯东西、全长1.1万公里的陆上国际物流大通道,降低了我国与欧洲大陆之间货物运输成本。从最初的每月仅开行1列,到每天开行超10列;从最初装载单一的产品,到如今涵盖上千种货物……如今,中欧班列(渝新欧)搭建起四通八达、畅通全球的国际大通道。据了解,中欧班列装运的货物日益丰富,除了广受欢迎的义乌小商品、苏南纺织品、服装外,更具产品竞争力和高附加值的光伏组件、汽车配件、机械装备等也不断进入欧洲市场。返程的货物品类也从早期的木材、汽车零配件等逐步扩展到机电产品、食品、医疗器械、机械设备、酒类等,实现了多样化发展。目前,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品类达53大类5万余种,综合重箱率稳定在100%。如今,新时代的“钢铁驼队”已跑过10余年,以更快速度、更低运价、更强集结能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中欧班列运输货物。驰骋不息的中欧班列快速发展、量质齐升,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6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运输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全境,一大批国际贸易、供应链服务等企业在沿线区域落地生根,中欧班列为保障产供链稳定、促进中欧经贸往来注入了新动能,成为满载发展机遇的“黄金列车”。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铁集团将聚焦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提升中欧班列运输效率和品质,为促进中欧经贸往来、服务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来源于:人民网
发布: 2024-10-23 14:10 阅读:231
证券时报e公司讯,今年前三季度,新疆外贸呈现出“量稳、质升、蓄势”的发展态势,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322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累计增速位列全国首位,向西开放的“黄金通道”作用日渐显现,不断释放“黄金价值”。来源于:央视新闻
证券时报e公司讯,今年前三季度,新疆外贸呈现出“量稳、质升、蓄势”的发展态势,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322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累计增速位列全国首位,向西开放的“黄金通道”作用日渐显现,不断释放“黄金价值”。来源于:央视新闻
发布: 2024-10-22 16:36 阅读:230
查看详情证券时报e公司讯,今年前三季度,新疆外贸呈现出“量稳、质升、蓄势”的发展态势,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322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累计增速位列全国首位,向西开放的“黄金通道”作用日渐显现,不断释放“黄金价值”。来源于:央视新闻
证券时报e公司讯,今年前三季度,新疆外贸呈现出“量稳、质升、蓄势”的发展态势,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322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累计增速位列全国首位,向西开放的“黄金通道”作用日渐显现,不断释放“黄金价值”。来源于:央视新闻
发布: 2024-10-22 16:36 阅读:230
证券时报网讯,据深圳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深圳先行示范区进出口3.37万亿元,同比增长20.9%,进出口规模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对同期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达35.9%。其中,出口2.14万亿元,增长19.7%,出口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进口1.23万亿元,增长23.1%。进出口、进口、出口均为历史同期新高。来源于:央视新闻
证券时报网讯,据深圳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深圳先行示范区进出口3.37万亿元,同比增长20.9%,进出口规模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对同期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达35.9%。其中,出口2.14万亿元,增长19.7%,出口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进口1.23万亿元,增长23.1%。进出口、进口、出口均为历史同期新高。来源于:央视新闻
发布: 2024-10-22 16:34 阅读:233
查看详情证券时报网讯,据深圳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深圳先行示范区进出口3.37万亿元,同比增长20.9%,进出口规模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对同期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达35.9%。其中,出口2.14万亿元,增长19.7%,出口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进口1.23万亿元,增长23.1%。进出口、进口、出口均为历史同期新高。来源于:央视新闻
证券时报网讯,据深圳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深圳先行示范区进出口3.37万亿元,同比增长20.9%,进出口规模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对同期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达35.9%。其中,出口2.14万亿元,增长19.7%,出口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进口1.23万亿元,增长23.1%。进出口、进口、出口均为历史同期新高。来源于:央视新闻
发布: 2024-10-22 16:34 阅读:233
海口10月16日电 (记者 王子谦)海口海关1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海南与东盟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434.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0%,外贸规模已超过2023年全年,创下历史新高。 海口海关统计分析处副处长卢劲松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自2019年起,东盟已连续5年为海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由2019年的277.7亿元扩大到2023年的356.9亿元,年均增长6.5%。 卢劲松分析,今年前三季度海南与东盟贸易呈现三大亮点: 总量增——海南与东盟外贸规模超过2023年全年,其中进口154.7亿元,同比增长2.6%;出口280.2亿元,同比增长166.5%。 合作深——在体现贸易伙伴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的中间品贸易方面,前三季度海南对东盟进出口中间品248.8亿元,同比增长47%,占双边贸易值的比重达到了57.2%。 领域广——海南与东盟国家间进出口商品更加丰富多样,如在农产品领域,原产于东盟的榴莲、山竹等特色农产品深受海南消费者的喜爱,海南特色水产品也逐步迈向东盟市场。前三季度,海南对东盟进出口农产品同比增长21%,进出口机电产品、成品油、基本有机化学品同比分别增长558.2%、24.1%和40.7%。 海口海关副关长、新闻发言人赵俊伦在会上还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2059.5亿元,规模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0.2%。其中,出口793.6亿元,同比增长43.7%;进口1265.9亿元,同比增长9%。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海口10月16日电 (记者 王子谦)海口海关1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海南与东盟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434.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0%,外贸规模已超过2023年全年,创下历史新高。 海口海关统计分析处副处长卢劲松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自2019年起,东盟已连续5年为海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由2019年的277.7亿元扩大到2023年的356.9亿元,年均增长6.5%。 卢劲松分析,今年前三季度海南与东盟贸易呈现三大亮点: 总量增——海南与东盟外贸规模超过2023年全年,其中进口154.7亿元,同比增长2.6%;出口280.2亿元,同比增长166.5%。 合作深——在体现贸易伙伴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的中间品贸易方面,前三季度海南对东盟进出口中间品248.8亿元,同比增长47%,占双边贸易值的比重达到了57.2%。 领域广——海南与东盟国家间进出口商品更加丰富多样,如在农产品领域,原产于东盟的榴莲、山竹等特色农产品深受海南消费者的喜爱,海南特色水产品也逐步迈向东盟市场。前三季度,海南对东盟进出口农产品同比增长21%,进出口机电产品、成品油、基本有机化学品同比分别增长558.2%、24.1%和40.7%。 海口海关副关长、新闻发言人赵俊伦在会上还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2059.5亿元,规模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0.2%。其中,出口793.6亿元,同比增长43.7%;进口1265.9亿元,同比增长9%。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发布: 2024-10-16 17:05 阅读:273
查看详情海口10月16日电 (记者 王子谦)海口海关1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海南与东盟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434.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0%,外贸规模已超过2023年全年,创下历史新高。 海口海关统计分析处副处长卢劲松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自2019年起,东盟已连续5年为海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由2019年的277.7亿元扩大到2023年的356.9亿元,年均增长6.5%。 卢劲松分析,今年前三季度海南与东盟贸易呈现三大亮点: 总量增——海南与东盟外贸规模超过2023年全年,其中进口154.7亿元,同比增长2.6%;出口280.2亿元,同比增长166.5%。 合作深——在体现贸易伙伴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的中间品贸易方面,前三季度海南对东盟进出口中间品248.8亿元,同比增长47%,占双边贸易值的比重达到了57.2%。 领域广——海南与东盟国家间进出口商品更加丰富多样,如在农产品领域,原产于东盟的榴莲、山竹等特色农产品深受海南消费者的喜爱,海南特色水产品也逐步迈向东盟市场。前三季度,海南对东盟进出口农产品同比增长21%,进出口机电产品、成品油、基本有机化学品同比分别增长558.2%、24.1%和40.7%。 海口海关副关长、新闻发言人赵俊伦在会上还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2059.5亿元,规模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0.2%。其中,出口793.6亿元,同比增长43.7%;进口1265.9亿元,同比增长9%。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海口10月16日电 (记者 王子谦)海口海关1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海南与东盟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434.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0%,外贸规模已超过2023年全年,创下历史新高。 海口海关统计分析处副处长卢劲松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自2019年起,东盟已连续5年为海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由2019年的277.7亿元扩大到2023年的356.9亿元,年均增长6.5%。 卢劲松分析,今年前三季度海南与东盟贸易呈现三大亮点: 总量增——海南与东盟外贸规模超过2023年全年,其中进口154.7亿元,同比增长2.6%;出口280.2亿元,同比增长166.5%。 合作深——在体现贸易伙伴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的中间品贸易方面,前三季度海南对东盟进出口中间品248.8亿元,同比增长47%,占双边贸易值的比重达到了57.2%。 领域广——海南与东盟国家间进出口商品更加丰富多样,如在农产品领域,原产于东盟的榴莲、山竹等特色农产品深受海南消费者的喜爱,海南特色水产品也逐步迈向东盟市场。前三季度,海南对东盟进出口农产品同比增长21%,进出口机电产品、成品油、基本有机化学品同比分别增长558.2%、24.1%和40.7%。 海口海关副关长、新闻发言人赵俊伦在会上还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2059.5亿元,规模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0.2%。其中,出口793.6亿元,同比增长43.7%;进口1265.9亿元,同比增长9%。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发布: 2024-10-16 17:05 阅读:273
证券时报e公司讯,10月15日,第136届广交会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广交会一直是深圳企业全球“抢单”的重要平台。记者从深圳市商务局了解到,本届广交会,深圳将组织1484家企业参加线下展。值得一提的是,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将在本届广交会“大放异彩”。据统计。本届广交会深圳交易团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企业达470家,约占深圳团参展企业总数38%。来源于:南方+
证券时报e公司讯,10月15日,第136届广交会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广交会一直是深圳企业全球“抢单”的重要平台。记者从深圳市商务局了解到,本届广交会,深圳将组织1484家企业参加线下展。值得一提的是,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将在本届广交会“大放异彩”。据统计。本届广交会深圳交易团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企业达470家,约占深圳团参展企业总数38%。来源于:南方+
发布: 2024-10-16 09:46 阅读:182
查看详情证券时报e公司讯,10月15日,第136届广交会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广交会一直是深圳企业全球“抢单”的重要平台。记者从深圳市商务局了解到,本届广交会,深圳将组织1484家企业参加线下展。值得一提的是,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将在本届广交会“大放异彩”。据统计。本届广交会深圳交易团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企业达470家,约占深圳团参展企业总数38%。来源于:南方+
证券时报e公司讯,10月15日,第136届广交会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广交会一直是深圳企业全球“抢单”的重要平台。记者从深圳市商务局了解到,本届广交会,深圳将组织1484家企业参加线下展。值得一提的是,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将在本届广交会“大放异彩”。据统计。本届广交会深圳交易团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企业达470家,约占深圳团参展企业总数38%。来源于:南方+
发布: 2024-10-16 09:46 阅读:182
10月14日电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14日表示,最新的初步测算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增长11.5%。 10月14日,国新办就2024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今年三季度跨境电商的进出口情况如何?海关怎样促进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 吕大良称,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25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3%,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9%,较2023年上半年提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约9799亿元,增长18.7%;进口2664亿元,下降3.9%。从目的地和来源地看,对美国出口占34.2%、英国占8.1%、德国占6.2%、法国占4.5%,对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日本等亚洲市场出口表现也比较活跃。自美国进口占16.7%、澳大利亚占11.3%、日本占10.6%,德国、法国、新西兰这些国家也是主要的进口来源地。 从商品结构看,出口中,服饰鞋包首饰占27.3%,手机等电子产品占14.4%,家居家纺用品占12.4%。进口中,美妆及洗护用品占28.8%、食品生鲜占25.2%。从国内区域看,出口货物主要来自广东、浙江、福建及江苏,进口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北京。 吕大良表示,最新的初步测算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增长11.5%。其中,出口1.48万亿元,增长15.2%;进口3991.6亿元,下降0.4%。 吕大良称,近年来,海关全力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今年6月,海关总署与有关部门一起发布了《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全国海关积极贯彻落实相关工作要求,全面推广海外仓模式无纸化备案,强化跨境电商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合改革,积极推进海关与跨境电商平台的协同共治,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10月14日电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14日表示,最新的初步测算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增长11.5%。 10月14日,国新办就2024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今年三季度跨境电商的进出口情况如何?海关怎样促进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 吕大良称,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25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3%,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9%,较2023年上半年提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约9799亿元,增长18.7%;进口2664亿元,下降3.9%。从目的地和来源地看,对美国出口占34.2%、英国占8.1%、德国占6.2%、法国占4.5%,对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日本等亚洲市场出口表现也比较活跃。自美国进口占16.7%、澳大利亚占11.3%、日本占10.6%,德国、法国、新西兰这些国家也是主要的进口来源地。 从商品结构看,出口中,服饰鞋包首饰占27.3%,手机等电子产品占14.4%,家居家纺用品占12.4%。进口中,美妆及洗护用品占28.8%、食品生鲜占25.2%。从国内区域看,出口货物主要来自广东、浙江、福建及江苏,进口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北京。 吕大良表示,最新的初步测算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增长11.5%。其中,出口1.48万亿元,增长15.2%;进口3991.6亿元,下降0.4%。 吕大良称,近年来,海关全力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今年6月,海关总署与有关部门一起发布了《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全国海关积极贯彻落实相关工作要求,全面推广海外仓模式无纸化备案,强化跨境电商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合改革,积极推进海关与跨境电商平台的协同共治,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发布: 2024-10-14 18:11 阅读:214
查看详情10月14日电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14日表示,最新的初步测算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增长11.5%。 10月14日,国新办就2024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今年三季度跨境电商的进出口情况如何?海关怎样促进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 吕大良称,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25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3%,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9%,较2023年上半年提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约9799亿元,增长18.7%;进口2664亿元,下降3.9%。从目的地和来源地看,对美国出口占34.2%、英国占8.1%、德国占6.2%、法国占4.5%,对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日本等亚洲市场出口表现也比较活跃。自美国进口占16.7%、澳大利亚占11.3%、日本占10.6%,德国、法国、新西兰这些国家也是主要的进口来源地。 从商品结构看,出口中,服饰鞋包首饰占27.3%,手机等电子产品占14.4%,家居家纺用品占12.4%。进口中,美妆及洗护用品占28.8%、食品生鲜占25.2%。从国内区域看,出口货物主要来自广东、浙江、福建及江苏,进口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北京。 吕大良表示,最新的初步测算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增长11.5%。其中,出口1.48万亿元,增长15.2%;进口3991.6亿元,下降0.4%。 吕大良称,近年来,海关全力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今年6月,海关总署与有关部门一起发布了《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全国海关积极贯彻落实相关工作要求,全面推广海外仓模式无纸化备案,强化跨境电商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合改革,积极推进海关与跨境电商平台的协同共治,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10月14日电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14日表示,最新的初步测算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增长11.5%。 10月14日,国新办就2024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今年三季度跨境电商的进出口情况如何?海关怎样促进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 吕大良称,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25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3%,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9%,较2023年上半年提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约9799亿元,增长18.7%;进口2664亿元,下降3.9%。从目的地和来源地看,对美国出口占34.2%、英国占8.1%、德国占6.2%、法国占4.5%,对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日本等亚洲市场出口表现也比较活跃。自美国进口占16.7%、澳大利亚占11.3%、日本占10.6%,德国、法国、新西兰这些国家也是主要的进口来源地。 从商品结构看,出口中,服饰鞋包首饰占27.3%,手机等电子产品占14.4%,家居家纺用品占12.4%。进口中,美妆及洗护用品占28.8%、食品生鲜占25.2%。从国内区域看,出口货物主要来自广东、浙江、福建及江苏,进口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北京。 吕大良表示,最新的初步测算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增长11.5%。其中,出口1.48万亿元,增长15.2%;进口3991.6亿元,下降0.4%。 吕大良称,近年来,海关全力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今年6月,海关总署与有关部门一起发布了《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全国海关积极贯彻落实相关工作要求,全面推广海外仓模式无纸化备案,强化跨境电商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合改革,积极推进海关与跨境电商平台的协同共治,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发布: 2024-10-14 18:11 阅读:214
今年以来,海南外贸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彰显出韧性和活力。海口海关日前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1846.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1.6%。其中,出口715.1亿元,增长42.6%;进口1131.2亿元,增长11.3%。面向全球市场,民营企业主力作用增强。前8月,海南民营企业进出口1111.7亿元,增长36.7%,同期海南进出口总值(下同)超六成。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31.4亿元,增长8.6%,占23.4%;国有企业进出口298.8亿元,占16.2%。海南企业抢抓对外开放机遇,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快新兴市场开拓力度,优化客户结构,和更多国家和地区做生意。据统计,海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联系加深,前8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055.3亿元,增长48.2%,占57.2%;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704.5亿元,增长39.4%,占38.2%。同期,海南对东盟进出口391.6亿元,增长79.1%;对澳大利亚进出口234.1亿元,增长24.3%;对非洲进出口185.5亿元,增长105.8%。外贸方式上,海南一般贸易占比超七成,且增速明显。前8月海南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301.9亿元,增长44.2%;同期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288.7亿元,增长5.9%。此外,海南大宗能矿产品进口稳定增长。前8月全省进口金属矿及矿砂305.6亿元,增长45.5%,进口成品油51.4亿元,增长116.6%。前8月全省有13个市县进出口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儋州(含洋浦)、海口、三亚外贸规模位列前三,分别进出口879.5亿元、564.3亿元、186.8亿元。来源于:海南日报
今年以来,海南外贸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彰显出韧性和活力。海口海关日前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1846.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1.6%。其中,出口715.1亿元,增长42.6%;进口1131.2亿元,增长11.3%。面向全球市场,民营企业主力作用增强。前8月,海南民营企业进出口1111.7亿元,增长36.7%,同期海南进出口总值(下同)超六成。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31.4亿元,增长8.6%,占23.4%;国有企业进出口298.8亿元,占16.2%。海南企业抢抓对外开放机遇,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快新兴市场开拓力度,优化客户结构,和更多国家和地区做生意。据统计,海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联系加深,前8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055.3亿元,增长48.2%,占57.2%;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704.5亿元,增长39.4%,占38.2%。同期,海南对东盟进出口391.6亿元,增长79.1%;对澳大利亚进出口234.1亿元,增长24.3%;对非洲进出口185.5亿元,增长105.8%。外贸方式上,海南一般贸易占比超七成,且增速明显。前8月海南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301.9亿元,增长44.2%;同期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288.7亿元,增长5.9%。此外,海南大宗能矿产品进口稳定增长。前8月全省进口金属矿及矿砂305.6亿元,增长45.5%,进口成品油51.4亿元,增长116.6%。前8月全省有13个市县进出口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儋州(含洋浦)、海口、三亚外贸规模位列前三,分别进出口879.5亿元、564.3亿元、186.8亿元。来源于:海南日报
发布: 2024-10-12 17:47 阅读:213
查看详情今年以来,海南外贸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彰显出韧性和活力。海口海关日前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1846.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1.6%。其中,出口715.1亿元,增长42.6%;进口1131.2亿元,增长11.3%。面向全球市场,民营企业主力作用增强。前8月,海南民营企业进出口1111.7亿元,增长36.7%,同期海南进出口总值(下同)超六成。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31.4亿元,增长8.6%,占23.4%;国有企业进出口298.8亿元,占16.2%。海南企业抢抓对外开放机遇,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快新兴市场开拓力度,优化客户结构,和更多国家和地区做生意。据统计,海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联系加深,前8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055.3亿元,增长48.2%,占57.2%;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704.5亿元,增长39.4%,占38.2%。同期,海南对东盟进出口391.6亿元,增长79.1%;对澳大利亚进出口234.1亿元,增长24.3%;对非洲进出口185.5亿元,增长105.8%。外贸方式上,海南一般贸易占比超七成,且增速明显。前8月海南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301.9亿元,增长44.2%;同期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288.7亿元,增长5.9%。此外,海南大宗能矿产品进口稳定增长。前8月全省进口金属矿及矿砂305.6亿元,增长45.5%,进口成品油51.4亿元,增长116.6%。前8月全省有13个市县进出口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儋州(含洋浦)、海口、三亚外贸规模位列前三,分别进出口879.5亿元、564.3亿元、186.8亿元。来源于:海南日报
今年以来,海南外贸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彰显出韧性和活力。海口海关日前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1846.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1.6%。其中,出口715.1亿元,增长42.6%;进口1131.2亿元,增长11.3%。面向全球市场,民营企业主力作用增强。前8月,海南民营企业进出口1111.7亿元,增长36.7%,同期海南进出口总值(下同)超六成。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31.4亿元,增长8.6%,占23.4%;国有企业进出口298.8亿元,占16.2%。海南企业抢抓对外开放机遇,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快新兴市场开拓力度,优化客户结构,和更多国家和地区做生意。据统计,海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联系加深,前8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055.3亿元,增长48.2%,占57.2%;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704.5亿元,增长39.4%,占38.2%。同期,海南对东盟进出口391.6亿元,增长79.1%;对澳大利亚进出口234.1亿元,增长24.3%;对非洲进出口185.5亿元,增长105.8%。外贸方式上,海南一般贸易占比超七成,且增速明显。前8月海南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301.9亿元,增长44.2%;同期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288.7亿元,增长5.9%。此外,海南大宗能矿产品进口稳定增长。前8月全省进口金属矿及矿砂305.6亿元,增长45.5%,进口成品油51.4亿元,增长116.6%。前8月全省有13个市县进出口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儋州(含洋浦)、海口、三亚外贸规模位列前三,分别进出口879.5亿元、564.3亿元、186.8亿元。来源于:海南日报
发布: 2024-10-12 17:47 阅读:213
今年1至9月,浙江省港口生产表现强劲,货物吞吐量超过15.7亿吨,同比增长2.7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达5.1亿吨,同比增长4.4%。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3544万标箱,同比增长8.8%。宁波舟山港作为“龙头”,前三季度货物吞吐量达10.4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近3000万标箱。台州港吞吐量增长迅猛,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8.74%,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4.23%。内河港口同样表现不俗,前9月集装箱吞吐量达149.84万标箱,同比增长13.58%,其中杭州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78.65%,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近600%。来源于:亿恩网
今年1至9月,浙江省港口生产表现强劲,货物吞吐量超过15.7亿吨,同比增长2.7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达5.1亿吨,同比增长4.4%。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3544万标箱,同比增长8.8%。宁波舟山港作为“龙头”,前三季度货物吞吐量达10.4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近3000万标箱。台州港吞吐量增长迅猛,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8.74%,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4.23%。内河港口同样表现不俗,前9月集装箱吞吐量达149.84万标箱,同比增长13.58%,其中杭州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78.65%,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近600%。来源于:亿恩网
发布: 2024-10-12 17:44 阅读:220
查看详情今年1至9月,浙江省港口生产表现强劲,货物吞吐量超过15.7亿吨,同比增长2.7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达5.1亿吨,同比增长4.4%。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3544万标箱,同比增长8.8%。宁波舟山港作为“龙头”,前三季度货物吞吐量达10.4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近3000万标箱。台州港吞吐量增长迅猛,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8.74%,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4.23%。内河港口同样表现不俗,前9月集装箱吞吐量达149.84万标箱,同比增长13.58%,其中杭州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78.65%,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近600%。来源于:亿恩网
今年1至9月,浙江省港口生产表现强劲,货物吞吐量超过15.7亿吨,同比增长2.7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达5.1亿吨,同比增长4.4%。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3544万标箱,同比增长8.8%。宁波舟山港作为“龙头”,前三季度货物吞吐量达10.4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近3000万标箱。台州港吞吐量增长迅猛,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8.74%,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4.23%。内河港口同样表现不俗,前9月集装箱吞吐量达149.84万标箱,同比增长13.58%,其中杭州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78.65%,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近600%。来源于:亿恩网
发布: 2024-10-12 17:44 阅读:220
作为新兴的贸易形式,跨境电商正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10月8日上午,“2024全球跨境电商年会(珠海-横琴)”活动举行智库研讨会,汇聚海内外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及政策制定者等多方力量,共同研讨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情况,展望跨境电商未来的发展路径。会上,《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报告》重磅发布。经济参考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周亮表示,当前全球化贸易趋势下,跨境电商作为新兴业态,对促进经济多元化、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跨境电商的创新高地,新华社研究院联合经济参考报社成立报告课题组,全面总结了202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的整体发展情况,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态势,分析了大湾区跨境电商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路径提出建议。谈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跨境电商(华发)创新产业园的产业发展情况,横琴华发跨境电商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雨波介绍,产业园项目总建筑面积超50.3万平方米,分三大区域依次开发运营,将成为合作区内高端、现代化的产业集聚区。在嘉宾分享环节,前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顾问左小蕾表示,AI新质生产力赋能大湾区跨境电商换道发展。大湾区具有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最重要的是创新优势、创新基因和创新文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吸引了众多人才、精英,使大湾区面对任何新挑战都具备发展潜力。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表示,东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北美,是当前中国跨境电商合作的优先方向。此外,中国在东盟国家也设立了数字自贸区,极大提升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货物运输效率。就香港跨境电商现状及发展趋势,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进出口界)、香港电商发展联盟召集人黄英豪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解读。黄英豪认为,香港跨境电商业界的发展方向在于:一是把握“网络全球优质消费品进入内地”这个发展新机遇;二是运用跨境电商的方式,积极拓展东南亚和中东等具有巨大市场和经济发展空间的新兴市场。基于香港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黄英豪建议建立粵港澳大湾区互认互通产品标准;与大湾区内地城市保税仓合作,开辟“香港仓”。太和智库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经济论坛欧洲业务前副总裁托斯登·耶力内克分享了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观察,主要介绍了欧洲市场的历史发展情况、欧洲的数字化增长机遇等。一带一路建设(澳门)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元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梁立芳分享了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观察情况。梁立芳倡议,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跨境电商合作平台,成立横琴跨境电商行业协会,培养更多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发挥琴澳一体优势探索跨境电商新模式,更好地赋能内地及澳资企业拓展市场和“品牌出海”,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跨境电商创新高地贡献“琴澳力量”。最后,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首席专家、研究院院长李鸣涛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会议兼顾宏观和微观视角,报告分析跨境电商整体趋势和粤港澳大湾区具体挑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结合中国视角和海外视角,与会专家探讨跨境电商发展的问题和机遇;体现智库会议特色,专家发言聚焦产业发展特点和需求。据了解,此次研讨会由新华社总经理室、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新华社广东分社主办,新华社研究院、经济参考报社协办,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元经济发展研究院、香港电商发展联盟提供支持。来源于:经济参考报
作为新兴的贸易形式,跨境电商正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10月8日上午,“2024全球跨境电商年会(珠海-横琴)”活动举行智库研讨会,汇聚海内外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及政策制定者等多方力量,共同研讨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情况,展望跨境电商未来的发展路径。会上,《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报告》重磅发布。经济参考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周亮表示,当前全球化贸易趋势下,跨境电商作为新兴业态,对促进经济多元化、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跨境电商的创新高地,新华社研究院联合经济参考报社成立报告课题组,全面总结了202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的整体发展情况,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态势,分析了大湾区跨境电商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路径提出建议。谈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跨境电商(华发)创新产业园的产业发展情况,横琴华发跨境电商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雨波介绍,产业园项目总建筑面积超50.3万平方米,分三大区域依次开发运营,将成为合作区内高端、现代化的产业集聚区。在嘉宾分享环节,前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顾问左小蕾表示,AI新质生产力赋能大湾区跨境电商换道发展。大湾区具有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最重要的是创新优势、创新基因和创新文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吸引了众多人才、精英,使大湾区面对任何新挑战都具备发展潜力。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表示,东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北美,是当前中国跨境电商合作的优先方向。此外,中国在东盟国家也设立了数字自贸区,极大提升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货物运输效率。就香港跨境电商现状及发展趋势,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进出口界)、香港电商发展联盟召集人黄英豪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解读。黄英豪认为,香港跨境电商业界的发展方向在于:一是把握“网络全球优质消费品进入内地”这个发展新机遇;二是运用跨境电商的方式,积极拓展东南亚和中东等具有巨大市场和经济发展空间的新兴市场。基于香港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黄英豪建议建立粵港澳大湾区互认互通产品标准;与大湾区内地城市保税仓合作,开辟“香港仓”。太和智库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经济论坛欧洲业务前副总裁托斯登·耶力内克分享了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观察,主要介绍了欧洲市场的历史发展情况、欧洲的数字化增长机遇等。一带一路建设(澳门)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元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梁立芳分享了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观察情况。梁立芳倡议,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跨境电商合作平台,成立横琴跨境电商行业协会,培养更多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发挥琴澳一体优势探索跨境电商新模式,更好地赋能内地及澳资企业拓展市场和“品牌出海”,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跨境电商创新高地贡献“琴澳力量”。最后,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首席专家、研究院院长李鸣涛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会议兼顾宏观和微观视角,报告分析跨境电商整体趋势和粤港澳大湾区具体挑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结合中国视角和海外视角,与会专家探讨跨境电商发展的问题和机遇;体现智库会议特色,专家发言聚焦产业发展特点和需求。据了解,此次研讨会由新华社总经理室、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新华社广东分社主办,新华社研究院、经济参考报社协办,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元经济发展研究院、香港电商发展联盟提供支持。来源于:经济参考报
发布: 2024-10-11 08:51 阅读:243
查看详情作为新兴的贸易形式,跨境电商正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10月8日上午,“2024全球跨境电商年会(珠海-横琴)”活动举行智库研讨会,汇聚海内外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及政策制定者等多方力量,共同研讨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情况,展望跨境电商未来的发展路径。会上,《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报告》重磅发布。经济参考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周亮表示,当前全球化贸易趋势下,跨境电商作为新兴业态,对促进经济多元化、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跨境电商的创新高地,新华社研究院联合经济参考报社成立报告课题组,全面总结了202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的整体发展情况,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态势,分析了大湾区跨境电商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路径提出建议。谈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跨境电商(华发)创新产业园的产业发展情况,横琴华发跨境电商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雨波介绍,产业园项目总建筑面积超50.3万平方米,分三大区域依次开发运营,将成为合作区内高端、现代化的产业集聚区。在嘉宾分享环节,前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顾问左小蕾表示,AI新质生产力赋能大湾区跨境电商换道发展。大湾区具有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最重要的是创新优势、创新基因和创新文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吸引了众多人才、精英,使大湾区面对任何新挑战都具备发展潜力。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表示,东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北美,是当前中国跨境电商合作的优先方向。此外,中国在东盟国家也设立了数字自贸区,极大提升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货物运输效率。就香港跨境电商现状及发展趋势,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进出口界)、香港电商发展联盟召集人黄英豪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解读。黄英豪认为,香港跨境电商业界的发展方向在于:一是把握“网络全球优质消费品进入内地”这个发展新机遇;二是运用跨境电商的方式,积极拓展东南亚和中东等具有巨大市场和经济发展空间的新兴市场。基于香港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黄英豪建议建立粵港澳大湾区互认互通产品标准;与大湾区内地城市保税仓合作,开辟“香港仓”。太和智库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经济论坛欧洲业务前副总裁托斯登·耶力内克分享了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观察,主要介绍了欧洲市场的历史发展情况、欧洲的数字化增长机遇等。一带一路建设(澳门)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元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梁立芳分享了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观察情况。梁立芳倡议,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跨境电商合作平台,成立横琴跨境电商行业协会,培养更多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发挥琴澳一体优势探索跨境电商新模式,更好地赋能内地及澳资企业拓展市场和“品牌出海”,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跨境电商创新高地贡献“琴澳力量”。最后,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首席专家、研究院院长李鸣涛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会议兼顾宏观和微观视角,报告分析跨境电商整体趋势和粤港澳大湾区具体挑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结合中国视角和海外视角,与会专家探讨跨境电商发展的问题和机遇;体现智库会议特色,专家发言聚焦产业发展特点和需求。据了解,此次研讨会由新华社总经理室、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新华社广东分社主办,新华社研究院、经济参考报社协办,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元经济发展研究院、香港电商发展联盟提供支持。来源于:经济参考报
作为新兴的贸易形式,跨境电商正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10月8日上午,“2024全球跨境电商年会(珠海-横琴)”活动举行智库研讨会,汇聚海内外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及政策制定者等多方力量,共同研讨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情况,展望跨境电商未来的发展路径。会上,《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报告》重磅发布。经济参考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周亮表示,当前全球化贸易趋势下,跨境电商作为新兴业态,对促进经济多元化、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跨境电商的创新高地,新华社研究院联合经济参考报社成立报告课题组,全面总结了202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的整体发展情况,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态势,分析了大湾区跨境电商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路径提出建议。谈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跨境电商(华发)创新产业园的产业发展情况,横琴华发跨境电商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雨波介绍,产业园项目总建筑面积超50.3万平方米,分三大区域依次开发运营,将成为合作区内高端、现代化的产业集聚区。在嘉宾分享环节,前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顾问左小蕾表示,AI新质生产力赋能大湾区跨境电商换道发展。大湾区具有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最重要的是创新优势、创新基因和创新文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吸引了众多人才、精英,使大湾区面对任何新挑战都具备发展潜力。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表示,东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北美,是当前中国跨境电商合作的优先方向。此外,中国在东盟国家也设立了数字自贸区,极大提升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货物运输效率。就香港跨境电商现状及发展趋势,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进出口界)、香港电商发展联盟召集人黄英豪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解读。黄英豪认为,香港跨境电商业界的发展方向在于:一是把握“网络全球优质消费品进入内地”这个发展新机遇;二是运用跨境电商的方式,积极拓展东南亚和中东等具有巨大市场和经济发展空间的新兴市场。基于香港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黄英豪建议建立粵港澳大湾区互认互通产品标准;与大湾区内地城市保税仓合作,开辟“香港仓”。太和智库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经济论坛欧洲业务前副总裁托斯登·耶力内克分享了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观察,主要介绍了欧洲市场的历史发展情况、欧洲的数字化增长机遇等。一带一路建设(澳门)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元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梁立芳分享了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动态及海外国家市场观察情况。梁立芳倡议,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跨境电商合作平台,成立横琴跨境电商行业协会,培养更多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发挥琴澳一体优势探索跨境电商新模式,更好地赋能内地及澳资企业拓展市场和“品牌出海”,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跨境电商创新高地贡献“琴澳力量”。最后,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首席专家、研究院院长李鸣涛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会议兼顾宏观和微观视角,报告分析跨境电商整体趋势和粤港澳大湾区具体挑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结合中国视角和海外视角,与会专家探讨跨境电商发展的问题和机遇;体现智库会议特色,专家发言聚焦产业发展特点和需求。据了解,此次研讨会由新华社总经理室、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新华社广东分社主办,新华社研究院、经济参考报社协办,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元经济发展研究院、香港电商发展联盟提供支持。来源于:经济参考报
发布: 2024-10-11 08:51 阅读:243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刘太广10月10日在海关总署例行记者通报会上介绍,今年1月至8月,山东省进出口达2.2万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出口增长5.9%。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提升国际物流大通道通关便利化水平。二是助力世界级海洋港口群通关环境建设。三是拓展特色物流通道。来源于: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刘太广10月10日在海关总署例行记者通报会上介绍,今年1月至8月,山东省进出口达2.2万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出口增长5.9%。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提升国际物流大通道通关便利化水平。二是助力世界级海洋港口群通关环境建设。三是拓展特色物流通道。来源于: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发布: 2024-10-10 20:30 阅读:216
查看详情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刘太广10月10日在海关总署例行记者通报会上介绍,今年1月至8月,山东省进出口达2.2万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出口增长5.9%。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提升国际物流大通道通关便利化水平。二是助力世界级海洋港口群通关环境建设。三是拓展特色物流通道。来源于: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刘太广10月10日在海关总署例行记者通报会上介绍,今年1月至8月,山东省进出口达2.2万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出口增长5.9%。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提升国际物流大通道通关便利化水平。二是助力世界级海洋港口群通关环境建设。三是拓展特色物流通道。来源于: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发布: 2024-10-10 20:30 阅读:216
巴西工贸部数据显示,今年9月,巴西对外贸易总额为522.15亿美元,同比增长8.2%,其中出口287.89亿美元,增长0.3%,进口234.26亿美元,增长19.9%,贸易顺差为53.63亿美元,收窄41.6%。从行业看,农业出口下降12.1%,进口增长18.9%,采掘业出口下降19.8%,进口增长45.9%,制造业出口增长16.8%,进口增长18.5%。今年1-9月份,巴西对外贸易总额达4517.94亿美元,增长3.8%,其中出口2554.56亿美元,增长0.8%,进口1963.38亿美元,增长8%,贸易顺差达591.19亿美元,收窄17.4%。巴工贸部预测,2024年巴贸易顺差约为700亿美元,比2023年创纪录的989亿美元收窄28.9%,但仍为历史次高点。来源于:亿恩网
巴西工贸部数据显示,今年9月,巴西对外贸易总额为522.15亿美元,同比增长8.2%,其中出口287.89亿美元,增长0.3%,进口234.26亿美元,增长19.9%,贸易顺差为53.63亿美元,收窄41.6%。从行业看,农业出口下降12.1%,进口增长18.9%,采掘业出口下降19.8%,进口增长45.9%,制造业出口增长16.8%,进口增长18.5%。今年1-9月份,巴西对外贸易总额达4517.94亿美元,增长3.8%,其中出口2554.56亿美元,增长0.8%,进口1963.38亿美元,增长8%,贸易顺差达591.19亿美元,收窄17.4%。巴工贸部预测,2024年巴贸易顺差约为700亿美元,比2023年创纪录的989亿美元收窄28.9%,但仍为历史次高点。来源于:亿恩网
发布: 2024-10-09 14:23 阅读:228
查看详情巴西工贸部数据显示,今年9月,巴西对外贸易总额为522.15亿美元,同比增长8.2%,其中出口287.89亿美元,增长0.3%,进口234.26亿美元,增长19.9%,贸易顺差为53.63亿美元,收窄41.6%。从行业看,农业出口下降12.1%,进口增长18.9%,采掘业出口下降19.8%,进口增长45.9%,制造业出口增长16.8%,进口增长18.5%。今年1-9月份,巴西对外贸易总额达4517.94亿美元,增长3.8%,其中出口2554.56亿美元,增长0.8%,进口1963.38亿美元,增长8%,贸易顺差达591.19亿美元,收窄17.4%。巴工贸部预测,2024年巴贸易顺差约为700亿美元,比2023年创纪录的989亿美元收窄28.9%,但仍为历史次高点。来源于:亿恩网
巴西工贸部数据显示,今年9月,巴西对外贸易总额为522.15亿美元,同比增长8.2%,其中出口287.89亿美元,增长0.3%,进口234.26亿美元,增长19.9%,贸易顺差为53.63亿美元,收窄41.6%。从行业看,农业出口下降12.1%,进口增长18.9%,采掘业出口下降19.8%,进口增长45.9%,制造业出口增长16.8%,进口增长18.5%。今年1-9月份,巴西对外贸易总额达4517.94亿美元,增长3.8%,其中出口2554.56亿美元,增长0.8%,进口1963.38亿美元,增长8%,贸易顺差达591.19亿美元,收窄17.4%。巴工贸部预测,2024年巴贸易顺差约为700亿美元,比2023年创纪录的989亿美元收窄28.9%,但仍为历史次高点。来源于:亿恩网
发布: 2024-10-09 14:23 阅读:228
某跨境电商日前更新招股书显示,今年前4个月净利润同比增长96.8%,展现出跨境电商的发展潜力。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的新兴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全球贸易的格局。 跨境电商是数字贸易的重要表现形式,其背后的驱动力是数智化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物流模式的持续优化。借助数智化技术,跨境电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消费端和供给端的精准高效匹配。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跨境电商的繁荣发展,正是我国超大市场规模、低成本高效率制造业、先进数字化技术等诸多优势的集中展现,是我国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迈向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引擎。 推动跨境电商向新发展阶段迈进,当前还需软硬两手,加强新型外贸基础设施——海外仓的建设,提升跨境电商国际规则和标准的软联通水平。 一方面,加强硬件支持。海外仓作为跨境电商领域新型外贸设施基础建设的关键构成部分,其功能持续优化完善,正逐步转型为集仓储管理、物流配送、报关清关、退换货服务、产品加工维修、包装服务、分销渠道拓展以及金融保险支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在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定性与畅通性促进方面,海外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无可替代。 在优化区域开放布局进程中,要通过在全球重要市场设立海外仓,在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跨境电商的市场竞争优势。海外仓不仅服务于中国的跨境电商,提升全球消费者购物满意度,还面向其他国家的跨境电商提供支持,此举不仅促进我国外贸体制的转型升级,更为全球贸易的繁荣与发展注入强劲的新动力。 另一方面,提升软联通水平。国际规则和标准是跨境电商的制度保障,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领域的新兴形态,其稳健成长依赖于健全的国际规则框架。当前全球各国在关税、通关流程、支付体系及数据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存在显著差异,这无疑加剧了跨境电商平台及中小微企业的合规负担,增加了交易过程的不确定性。因此,构建一个公正、透明且高效的国际规则体系,已成为需要国际社会共同解决的重大议题。 应以上海的“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为起点,逐步拓宽跨境电商开放领域,在跨境电商模式创新上迈出先行先试的步伐,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通过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及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实践基地,深入探索数据创新、数据透明度规则等前沿议题下的数字贸易规则与标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来源于:经济日报
某跨境电商日前更新招股书显示,今年前4个月净利润同比增长96.8%,展现出跨境电商的发展潜力。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的新兴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全球贸易的格局。 跨境电商是数字贸易的重要表现形式,其背后的驱动力是数智化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物流模式的持续优化。借助数智化技术,跨境电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消费端和供给端的精准高效匹配。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跨境电商的繁荣发展,正是我国超大市场规模、低成本高效率制造业、先进数字化技术等诸多优势的集中展现,是我国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迈向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引擎。 推动跨境电商向新发展阶段迈进,当前还需软硬两手,加强新型外贸基础设施——海外仓的建设,提升跨境电商国际规则和标准的软联通水平。 一方面,加强硬件支持。海外仓作为跨境电商领域新型外贸设施基础建设的关键构成部分,其功能持续优化完善,正逐步转型为集仓储管理、物流配送、报关清关、退换货服务、产品加工维修、包装服务、分销渠道拓展以及金融保险支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在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定性与畅通性促进方面,海外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无可替代。 在优化区域开放布局进程中,要通过在全球重要市场设立海外仓,在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跨境电商的市场竞争优势。海外仓不仅服务于中国的跨境电商,提升全球消费者购物满意度,还面向其他国家的跨境电商提供支持,此举不仅促进我国外贸体制的转型升级,更为全球贸易的繁荣与发展注入强劲的新动力。 另一方面,提升软联通水平。国际规则和标准是跨境电商的制度保障,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领域的新兴形态,其稳健成长依赖于健全的国际规则框架。当前全球各国在关税、通关流程、支付体系及数据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存在显著差异,这无疑加剧了跨境电商平台及中小微企业的合规负担,增加了交易过程的不确定性。因此,构建一个公正、透明且高效的国际规则体系,已成为需要国际社会共同解决的重大议题。 应以上海的“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为起点,逐步拓宽跨境电商开放领域,在跨境电商模式创新上迈出先行先试的步伐,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通过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及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实践基地,深入探索数据创新、数据透明度规则等前沿议题下的数字贸易规则与标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来源于:经济日报
发布: 2024-10-09 09:31 阅读:234
查看详情某跨境电商日前更新招股书显示,今年前4个月净利润同比增长96.8%,展现出跨境电商的发展潜力。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的新兴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全球贸易的格局。 跨境电商是数字贸易的重要表现形式,其背后的驱动力是数智化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物流模式的持续优化。借助数智化技术,跨境电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消费端和供给端的精准高效匹配。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跨境电商的繁荣发展,正是我国超大市场规模、低成本高效率制造业、先进数字化技术等诸多优势的集中展现,是我国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迈向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引擎。 推动跨境电商向新发展阶段迈进,当前还需软硬两手,加强新型外贸基础设施——海外仓的建设,提升跨境电商国际规则和标准的软联通水平。 一方面,加强硬件支持。海外仓作为跨境电商领域新型外贸设施基础建设的关键构成部分,其功能持续优化完善,正逐步转型为集仓储管理、物流配送、报关清关、退换货服务、产品加工维修、包装服务、分销渠道拓展以及金融保险支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在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定性与畅通性促进方面,海外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无可替代。 在优化区域开放布局进程中,要通过在全球重要市场设立海外仓,在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跨境电商的市场竞争优势。海外仓不仅服务于中国的跨境电商,提升全球消费者购物满意度,还面向其他国家的跨境电商提供支持,此举不仅促进我国外贸体制的转型升级,更为全球贸易的繁荣与发展注入强劲的新动力。 另一方面,提升软联通水平。国际规则和标准是跨境电商的制度保障,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领域的新兴形态,其稳健成长依赖于健全的国际规则框架。当前全球各国在关税、通关流程、支付体系及数据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存在显著差异,这无疑加剧了跨境电商平台及中小微企业的合规负担,增加了交易过程的不确定性。因此,构建一个公正、透明且高效的国际规则体系,已成为需要国际社会共同解决的重大议题。 应以上海的“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为起点,逐步拓宽跨境电商开放领域,在跨境电商模式创新上迈出先行先试的步伐,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通过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及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实践基地,深入探索数据创新、数据透明度规则等前沿议题下的数字贸易规则与标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来源于:经济日报
某跨境电商日前更新招股书显示,今年前4个月净利润同比增长96.8%,展现出跨境电商的发展潜力。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的新兴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全球贸易的格局。 跨境电商是数字贸易的重要表现形式,其背后的驱动力是数智化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物流模式的持续优化。借助数智化技术,跨境电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消费端和供给端的精准高效匹配。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跨境电商的繁荣发展,正是我国超大市场规模、低成本高效率制造业、先进数字化技术等诸多优势的集中展现,是我国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迈向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引擎。 推动跨境电商向新发展阶段迈进,当前还需软硬两手,加强新型外贸基础设施——海外仓的建设,提升跨境电商国际规则和标准的软联通水平。 一方面,加强硬件支持。海外仓作为跨境电商领域新型外贸设施基础建设的关键构成部分,其功能持续优化完善,正逐步转型为集仓储管理、物流配送、报关清关、退换货服务、产品加工维修、包装服务、分销渠道拓展以及金融保险支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在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定性与畅通性促进方面,海外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无可替代。 在优化区域开放布局进程中,要通过在全球重要市场设立海外仓,在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跨境电商的市场竞争优势。海外仓不仅服务于中国的跨境电商,提升全球消费者购物满意度,还面向其他国家的跨境电商提供支持,此举不仅促进我国外贸体制的转型升级,更为全球贸易的繁荣与发展注入强劲的新动力。 另一方面,提升软联通水平。国际规则和标准是跨境电商的制度保障,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领域的新兴形态,其稳健成长依赖于健全的国际规则框架。当前全球各国在关税、通关流程、支付体系及数据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存在显著差异,这无疑加剧了跨境电商平台及中小微企业的合规负担,增加了交易过程的不确定性。因此,构建一个公正、透明且高效的国际规则体系,已成为需要国际社会共同解决的重大议题。 应以上海的“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为起点,逐步拓宽跨境电商开放领域,在跨境电商模式创新上迈出先行先试的步伐,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通过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及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实践基地,深入探索数据创新、数据透明度规则等前沿议题下的数字贸易规则与标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来源于:经济日报
发布: 2024-10-09 09:31 阅读:234
中国电商惠世界,万水千山只等闲。 2024全球跨境电商年会(珠海-横琴)10月8日至9日在珠海、横琴举办。选址于此的背后,是广东跨境电商异军突起、增势迅猛。 千百年前,中国丝绸从南海之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近十年来,中国制造从粤港澳大湾区通过跨境电商穿越重洋飞向全球。 如今,广东跨境电商总量规模稳居全国第一,不仅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能,也成为广东企业、广东制造不惧道阻且长,拥抱全球市场的重要力量。 9年74.6倍增长 今年上半年,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达4273.4亿元,占全省外贸总量约10%,有力支撑着外贸第一大省广东的增长大盘。 经过多年发展,跨境电商成为我国除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之外的三大贸易方式之一。2023年,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达8433亿元,是2015年的74.6倍,增长迅猛。据商务部门统计,广东外贸在全国占比超过10%,而广东跨境电商占全省外贸总量超过20%,占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比重超过1/3。 作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外贸方式,广东跨境电商展现出越来越突出的影响力。 ——综试区覆盖全省。 目前,广东已成功实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全省全覆盖。广州、深圳、佛山3市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超千亿,东莞、珠海、惠州、汕头4市规模达百亿。 据珠海华发集团董事长李光宁介绍,今年以来,横琴跨境电商及直播基地(华发)创新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建设快速推进,首发区已满员入驻,Tiktok、小红书、遥望科技等一批龙头跨境电商和直播电商企业先后落户。产业园将践行“跨境电商、澳门企业以及澳门人就业和澳门产品优先,内外兼具”的要求,加快打造湾区一流、国际领先的跨境电商创新示范区。 ——增速表现亮眼。 在珠海,自2018年获批全国第三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来,当地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年均增长140%;在深圳,2024年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130%;在广州,2014年广州跨境电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至今,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了136倍。 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吴炳祥说,依托中国(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广州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了跨境电商业务类型全覆盖,服务企业超过6万家,支撑起广州白云机场、南沙港两大千亿级电商口岸业务的顺利开展。 ——聚集效应突出。 深圳拥有超过8万家跨境电商卖家、占全国的50%,庞大的产业规模体量孵化了易仓、店小秘、领星等优质服务商。上半年易达云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全国第一家海外仓上市公司,全市已有12家跨境电商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而广州聚集了TEMU、速卖通等头部平台,24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吸引了众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产业生态越来越健全。随着今年7月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在华南地区设立的首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落户,国内四大跨境电商头部平台已有三家花落广州番禺。番禺区委书记黄彪说,当地集聚超过1000家电商企业,通过产业链组团式参与新一轮的全球分工,正逐步掌握更大的分工、分配主动权,“我们以打造广州乃至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重要枢纽为目标,为更多企业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和便捷高效的跨境电商贸易服务。” ——物流网络发达。 广东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跨境电商物流枢纽,建成国际邮件互换局6个、国际快件监管中心17个,广东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每小时处理国际包裹超12万个。 今年以来深圳机场新开及加密近20条国际货运航线,其中跨境电商空运专线11条;深圳港累计开通28条跨境电商海上快线;深圳“湾区号”中欧、中老班列累计开通出口线路19条……四通八达的跨境物流网络,有力支撑深圳跨境电商“买全球、卖全球”。 赋能跨境出海和“智造”升级 跨境电商不仅为企业出海带来更通畅的渠道,还通过“小单快返”等供应链体系的创新、数字技术的应用等逐步向上游生产制造环节渗透,形成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链,赋能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江门市贝尔斯顿电器有限公司涉猎跨境电商四年,起初不温不火。但在前年自组运营团队,发力洗地机等高附加值产品后,公司增长迅速。总经理彭海英说:“跨境电商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渠道,我们有实力和信心到国际舞台竞技。” 希音集团合伙人兼董事长助理刘延峰说,自SHEIN平台化战略深化和全国500城产业带出海计划推进以来,SHEIN平台产品持续拓展至服装、鞋类箱包、珠宝配饰等20多个品类。 2023年,广东通过跨境电商出口各类轻工制品2900亿元,同比增长11%。商务部门协助近1000家企业对接亚马逊等7大跨境电商平台和近100家服务商资源,依托电商带动产业出海,抢抓海外订单。 “小单快返”是当前纺织服装产品跨境电商制胜的重要法宝。这一模式摒弃了服装行业“预测市场需求、提前备货”的重资金、高库存传统做法,压缩采购批量、缩短生产周期、快速上款测试市场反应,一旦爆款立即加大生产、快速铺货,从设计到生产最快仅需7天。 服装制造企业的柔性生产能力是决定这一模式成败的基础要件。不少跨境电商通过向合作工厂提供柔性化改造的技术和设备等支持,实现了与产业链的共成长。 广州纺织服装聚集区番禺有超过3.4万家服装企业,其中有7000多家为服装制造企业。经过多年培育,番禺拥有从上游纤维加工到研发设计、成衣制造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是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聚集区,成为众多跨境电商平台的供应链源头工厂聚集地。 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负责人说,传统外贸模式下,不少中小制造企业都沦为了国外品牌或大型零售商的代工厂。跨境电商让传统外贸工厂获得了打开外贸新通道乃至打造自有品牌的机会。一些订单型工厂通过多多跨境获得的利润是OEM订单的两倍,甚至一些企业通过生产差异化的产品,利润率能够达到传统外贸的5倍。 “跨境电商企业创新‘小单快返’模式,带动近5000家服装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赛维时代、三态电子等10余家跨境电商上市企业,聚焦服饰、消费电子等细分领域,推进品牌出海。”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双德会说。 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力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正实施“五外联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跨境电商这一贸易新业态是其重要抓手。 驱车跨过横琴大桥,沿着琴海东路向东行进不久,六座亮白色的现代建筑群便映入眼帘。这里就是总建筑面积超72万平方米的华发跨境电商产业园。 今年7月,横琴出台了促进跨境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办法,鼓励更多优质企业落户横琴。“合作区入驻企业超过50家,包括希音、抖音、唯品会、遥望科技、赛维时代、快手等行业头部企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李子蔚说,当地已建成华发跨境电商及直播基地创新产业园和琴澳跨境电商产业园(创新方)两个集产品研发、品牌打造、供应链优化、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这是产业发展的广东速度,也是跨境电商行业摩拳擦掌气如虹的态势。 速度的背后是改革的力度。在今年8月举行的“2024中国(广东)-RCEP成员国跨境电商交流会”上,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谢伟光说,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额10年增长136倍,得益于广州锚定排头兵、领头羊和火车头的标杆追求持续不断深化改革。 出台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10条、电子商务B2B高质量发展9条、海外仓高质量发展11条、跨境电商持续稳定发展12条等专项政策……广东省商务厅协同相关部门改革创新,打通跨境电商发展痛点堵点,跨境电商出口商品跨关区退货、进口退货试点、特殊区域跨境电商出口集拼模式等一系列改革试点落地。 目前,广东已在全球建设各类海外仓近600万平方米。商务部门表示,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口岸资源优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式方法,加快海外仓等全球布局,为跨境电商行业打通“任督二脉”,构建通达全球的跨境电商基础设施。 近年来,广东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呈现出贸易规模快速增长、发展平台能级提升、产业生态多元聚集、国际合作日益深化等态势。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海外业务不断拓展,中国跨境电商面临的国际环境会越来越复杂,但跨境电商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未来重要的经济业态之一更是大势所趋。 今年国庆期间,港珠澳大桥通行量再创历史新高,年客流量突破2000万人次。联通粤港澳三地的港珠澳大桥,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对外开放高地的超级通道。目前,每天约有70万个包裹从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发出,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已成为全国跨境电商一般出口模式第三大口岸。 广东省珠海市委书记陈勇说,珠海将紧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培育和发展,加大力度布局跨境电商产业新载体,探索优化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营商环境,加速内地与港澳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创新流的快速融合发展,以跨境物流促进外贸进出口,将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辐射粤西、连接大西南地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贸新通道,力争形成更多开放型成果,助力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来源于:经济参考报
中国电商惠世界,万水千山只等闲。 2024全球跨境电商年会(珠海-横琴)10月8日至9日在珠海、横琴举办。选址于此的背后,是广东跨境电商异军突起、增势迅猛。 千百年前,中国丝绸从南海之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近十年来,中国制造从粤港澳大湾区通过跨境电商穿越重洋飞向全球。 如今,广东跨境电商总量规模稳居全国第一,不仅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能,也成为广东企业、广东制造不惧道阻且长,拥抱全球市场的重要力量。 9年74.6倍增长 今年上半年,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达4273.4亿元,占全省外贸总量约10%,有力支撑着外贸第一大省广东的增长大盘。 经过多年发展,跨境电商成为我国除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之外的三大贸易方式之一。2023年,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达8433亿元,是2015年的74.6倍,增长迅猛。据商务部门统计,广东外贸在全国占比超过10%,而广东跨境电商占全省外贸总量超过20%,占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比重超过1/3。 作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外贸方式,广东跨境电商展现出越来越突出的影响力。 ——综试区覆盖全省。 目前,广东已成功实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全省全覆盖。广州、深圳、佛山3市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超千亿,东莞、珠海、惠州、汕头4市规模达百亿。 据珠海华发集团董事长李光宁介绍,今年以来,横琴跨境电商及直播基地(华发)创新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建设快速推进,首发区已满员入驻,Tiktok、小红书、遥望科技等一批龙头跨境电商和直播电商企业先后落户。产业园将践行“跨境电商、澳门企业以及澳门人就业和澳门产品优先,内外兼具”的要求,加快打造湾区一流、国际领先的跨境电商创新示范区。 ——增速表现亮眼。 在珠海,自2018年获批全国第三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来,当地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年均增长140%;在深圳,2024年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130%;在广州,2014年广州跨境电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至今,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了136倍。 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吴炳祥说,依托中国(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广州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了跨境电商业务类型全覆盖,服务企业超过6万家,支撑起广州白云机场、南沙港两大千亿级电商口岸业务的顺利开展。 ——聚集效应突出。 深圳拥有超过8万家跨境电商卖家、占全国的50%,庞大的产业规模体量孵化了易仓、店小秘、领星等优质服务商。上半年易达云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全国第一家海外仓上市公司,全市已有12家跨境电商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而广州聚集了TEMU、速卖通等头部平台,24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吸引了众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产业生态越来越健全。随着今年7月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在华南地区设立的首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落户,国内四大跨境电商头部平台已有三家花落广州番禺。番禺区委书记黄彪说,当地集聚超过1000家电商企业,通过产业链组团式参与新一轮的全球分工,正逐步掌握更大的分工、分配主动权,“我们以打造广州乃至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重要枢纽为目标,为更多企业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和便捷高效的跨境电商贸易服务。” ——物流网络发达。 广东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跨境电商物流枢纽,建成国际邮件互换局6个、国际快件监管中心17个,广东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每小时处理国际包裹超12万个。 今年以来深圳机场新开及加密近20条国际货运航线,其中跨境电商空运专线11条;深圳港累计开通28条跨境电商海上快线;深圳“湾区号”中欧、中老班列累计开通出口线路19条……四通八达的跨境物流网络,有力支撑深圳跨境电商“买全球、卖全球”。 赋能跨境出海和“智造”升级 跨境电商不仅为企业出海带来更通畅的渠道,还通过“小单快返”等供应链体系的创新、数字技术的应用等逐步向上游生产制造环节渗透,形成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链,赋能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江门市贝尔斯顿电器有限公司涉猎跨境电商四年,起初不温不火。但在前年自组运营团队,发力洗地机等高附加值产品后,公司增长迅速。总经理彭海英说:“跨境电商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渠道,我们有实力和信心到国际舞台竞技。” 希音集团合伙人兼董事长助理刘延峰说,自SHEIN平台化战略深化和全国500城产业带出海计划推进以来,SHEIN平台产品持续拓展至服装、鞋类箱包、珠宝配饰等20多个品类。 2023年,广东通过跨境电商出口各类轻工制品2900亿元,同比增长11%。商务部门协助近1000家企业对接亚马逊等7大跨境电商平台和近100家服务商资源,依托电商带动产业出海,抢抓海外订单。 “小单快返”是当前纺织服装产品跨境电商制胜的重要法宝。这一模式摒弃了服装行业“预测市场需求、提前备货”的重资金、高库存传统做法,压缩采购批量、缩短生产周期、快速上款测试市场反应,一旦爆款立即加大生产、快速铺货,从设计到生产最快仅需7天。 服装制造企业的柔性生产能力是决定这一模式成败的基础要件。不少跨境电商通过向合作工厂提供柔性化改造的技术和设备等支持,实现了与产业链的共成长。 广州纺织服装聚集区番禺有超过3.4万家服装企业,其中有7000多家为服装制造企业。经过多年培育,番禺拥有从上游纤维加工到研发设计、成衣制造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是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聚集区,成为众多跨境电商平台的供应链源头工厂聚集地。 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负责人说,传统外贸模式下,不少中小制造企业都沦为了国外品牌或大型零售商的代工厂。跨境电商让传统外贸工厂获得了打开外贸新通道乃至打造自有品牌的机会。一些订单型工厂通过多多跨境获得的利润是OEM订单的两倍,甚至一些企业通过生产差异化的产品,利润率能够达到传统外贸的5倍。 “跨境电商企业创新‘小单快返’模式,带动近5000家服装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赛维时代、三态电子等10余家跨境电商上市企业,聚焦服饰、消费电子等细分领域,推进品牌出海。”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双德会说。 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力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正实施“五外联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跨境电商这一贸易新业态是其重要抓手。 驱车跨过横琴大桥,沿着琴海东路向东行进不久,六座亮白色的现代建筑群便映入眼帘。这里就是总建筑面积超72万平方米的华发跨境电商产业园。 今年7月,横琴出台了促进跨境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办法,鼓励更多优质企业落户横琴。“合作区入驻企业超过50家,包括希音、抖音、唯品会、遥望科技、赛维时代、快手等行业头部企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李子蔚说,当地已建成华发跨境电商及直播基地创新产业园和琴澳跨境电商产业园(创新方)两个集产品研发、品牌打造、供应链优化、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这是产业发展的广东速度,也是跨境电商行业摩拳擦掌气如虹的态势。 速度的背后是改革的力度。在今年8月举行的“2024中国(广东)-RCEP成员国跨境电商交流会”上,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谢伟光说,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额10年增长136倍,得益于广州锚定排头兵、领头羊和火车头的标杆追求持续不断深化改革。 出台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10条、电子商务B2B高质量发展9条、海外仓高质量发展11条、跨境电商持续稳定发展12条等专项政策……广东省商务厅协同相关部门改革创新,打通跨境电商发展痛点堵点,跨境电商出口商品跨关区退货、进口退货试点、特殊区域跨境电商出口集拼模式等一系列改革试点落地。 目前,广东已在全球建设各类海外仓近600万平方米。商务部门表示,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口岸资源优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式方法,加快海外仓等全球布局,为跨境电商行业打通“任督二脉”,构建通达全球的跨境电商基础设施。 近年来,广东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呈现出贸易规模快速增长、发展平台能级提升、产业生态多元聚集、国际合作日益深化等态势。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海外业务不断拓展,中国跨境电商面临的国际环境会越来越复杂,但跨境电商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未来重要的经济业态之一更是大势所趋。 今年国庆期间,港珠澳大桥通行量再创历史新高,年客流量突破2000万人次。联通粤港澳三地的港珠澳大桥,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对外开放高地的超级通道。目前,每天约有70万个包裹从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发出,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已成为全国跨境电商一般出口模式第三大口岸。 广东省珠海市委书记陈勇说,珠海将紧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培育和发展,加大力度布局跨境电商产业新载体,探索优化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营商环境,加速内地与港澳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创新流的快速融合发展,以跨境物流促进外贸进出口,将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辐射粤西、连接大西南地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贸新通道,力争形成更多开放型成果,助力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来源于:经济参考报
发布: 2024-10-08 09:19 阅读:199
查看详情中国电商惠世界,万水千山只等闲。 2024全球跨境电商年会(珠海-横琴)10月8日至9日在珠海、横琴举办。选址于此的背后,是广东跨境电商异军突起、增势迅猛。 千百年前,中国丝绸从南海之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近十年来,中国制造从粤港澳大湾区通过跨境电商穿越重洋飞向全球。 如今,广东跨境电商总量规模稳居全国第一,不仅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能,也成为广东企业、广东制造不惧道阻且长,拥抱全球市场的重要力量。 9年74.6倍增长 今年上半年,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达4273.4亿元,占全省外贸总量约10%,有力支撑着外贸第一大省广东的增长大盘。 经过多年发展,跨境电商成为我国除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之外的三大贸易方式之一。2023年,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达8433亿元,是2015年的74.6倍,增长迅猛。据商务部门统计,广东外贸在全国占比超过10%,而广东跨境电商占全省外贸总量超过20%,占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比重超过1/3。 作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外贸方式,广东跨境电商展现出越来越突出的影响力。 ——综试区覆盖全省。 目前,广东已成功实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全省全覆盖。广州、深圳、佛山3市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超千亿,东莞、珠海、惠州、汕头4市规模达百亿。 据珠海华发集团董事长李光宁介绍,今年以来,横琴跨境电商及直播基地(华发)创新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建设快速推进,首发区已满员入驻,Tiktok、小红书、遥望科技等一批龙头跨境电商和直播电商企业先后落户。产业园将践行“跨境电商、澳门企业以及澳门人就业和澳门产品优先,内外兼具”的要求,加快打造湾区一流、国际领先的跨境电商创新示范区。 ——增速表现亮眼。 在珠海,自2018年获批全国第三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来,当地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年均增长140%;在深圳,2024年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130%;在广州,2014年广州跨境电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至今,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了136倍。 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吴炳祥说,依托中国(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广州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了跨境电商业务类型全覆盖,服务企业超过6万家,支撑起广州白云机场、南沙港两大千亿级电商口岸业务的顺利开展。 ——聚集效应突出。 深圳拥有超过8万家跨境电商卖家、占全国的50%,庞大的产业规模体量孵化了易仓、店小秘、领星等优质服务商。上半年易达云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全国第一家海外仓上市公司,全市已有12家跨境电商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而广州聚集了TEMU、速卖通等头部平台,24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吸引了众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产业生态越来越健全。随着今年7月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在华南地区设立的首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落户,国内四大跨境电商头部平台已有三家花落广州番禺。番禺区委书记黄彪说,当地集聚超过1000家电商企业,通过产业链组团式参与新一轮的全球分工,正逐步掌握更大的分工、分配主动权,“我们以打造广州乃至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重要枢纽为目标,为更多企业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和便捷高效的跨境电商贸易服务。” ——物流网络发达。 广东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跨境电商物流枢纽,建成国际邮件互换局6个、国际快件监管中心17个,广东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每小时处理国际包裹超12万个。 今年以来深圳机场新开及加密近20条国际货运航线,其中跨境电商空运专线11条;深圳港累计开通28条跨境电商海上快线;深圳“湾区号”中欧、中老班列累计开通出口线路19条……四通八达的跨境物流网络,有力支撑深圳跨境电商“买全球、卖全球”。 赋能跨境出海和“智造”升级 跨境电商不仅为企业出海带来更通畅的渠道,还通过“小单快返”等供应链体系的创新、数字技术的应用等逐步向上游生产制造环节渗透,形成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链,赋能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江门市贝尔斯顿电器有限公司涉猎跨境电商四年,起初不温不火。但在前年自组运营团队,发力洗地机等高附加值产品后,公司增长迅速。总经理彭海英说:“跨境电商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渠道,我们有实力和信心到国际舞台竞技。” 希音集团合伙人兼董事长助理刘延峰说,自SHEIN平台化战略深化和全国500城产业带出海计划推进以来,SHEIN平台产品持续拓展至服装、鞋类箱包、珠宝配饰等20多个品类。 2023年,广东通过跨境电商出口各类轻工制品2900亿元,同比增长11%。商务部门协助近1000家企业对接亚马逊等7大跨境电商平台和近100家服务商资源,依托电商带动产业出海,抢抓海外订单。 “小单快返”是当前纺织服装产品跨境电商制胜的重要法宝。这一模式摒弃了服装行业“预测市场需求、提前备货”的重资金、高库存传统做法,压缩采购批量、缩短生产周期、快速上款测试市场反应,一旦爆款立即加大生产、快速铺货,从设计到生产最快仅需7天。 服装制造企业的柔性生产能力是决定这一模式成败的基础要件。不少跨境电商通过向合作工厂提供柔性化改造的技术和设备等支持,实现了与产业链的共成长。 广州纺织服装聚集区番禺有超过3.4万家服装企业,其中有7000多家为服装制造企业。经过多年培育,番禺拥有从上游纤维加工到研发设计、成衣制造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是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聚集区,成为众多跨境电商平台的供应链源头工厂聚集地。 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负责人说,传统外贸模式下,不少中小制造企业都沦为了国外品牌或大型零售商的代工厂。跨境电商让传统外贸工厂获得了打开外贸新通道乃至打造自有品牌的机会。一些订单型工厂通过多多跨境获得的利润是OEM订单的两倍,甚至一些企业通过生产差异化的产品,利润率能够达到传统外贸的5倍。 “跨境电商企业创新‘小单快返’模式,带动近5000家服装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赛维时代、三态电子等10余家跨境电商上市企业,聚焦服饰、消费电子等细分领域,推进品牌出海。”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双德会说。 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力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正实施“五外联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跨境电商这一贸易新业态是其重要抓手。 驱车跨过横琴大桥,沿着琴海东路向东行进不久,六座亮白色的现代建筑群便映入眼帘。这里就是总建筑面积超72万平方米的华发跨境电商产业园。 今年7月,横琴出台了促进跨境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办法,鼓励更多优质企业落户横琴。“合作区入驻企业超过50家,包括希音、抖音、唯品会、遥望科技、赛维时代、快手等行业头部企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李子蔚说,当地已建成华发跨境电商及直播基地创新产业园和琴澳跨境电商产业园(创新方)两个集产品研发、品牌打造、供应链优化、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这是产业发展的广东速度,也是跨境电商行业摩拳擦掌气如虹的态势。 速度的背后是改革的力度。在今年8月举行的“2024中国(广东)-RCEP成员国跨境电商交流会”上,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谢伟光说,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额10年增长136倍,得益于广州锚定排头兵、领头羊和火车头的标杆追求持续不断深化改革。 出台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10条、电子商务B2B高质量发展9条、海外仓高质量发展11条、跨境电商持续稳定发展12条等专项政策……广东省商务厅协同相关部门改革创新,打通跨境电商发展痛点堵点,跨境电商出口商品跨关区退货、进口退货试点、特殊区域跨境电商出口集拼模式等一系列改革试点落地。 目前,广东已在全球建设各类海外仓近600万平方米。商务部门表示,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口岸资源优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式方法,加快海外仓等全球布局,为跨境电商行业打通“任督二脉”,构建通达全球的跨境电商基础设施。 近年来,广东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呈现出贸易规模快速增长、发展平台能级提升、产业生态多元聚集、国际合作日益深化等态势。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海外业务不断拓展,中国跨境电商面临的国际环境会越来越复杂,但跨境电商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未来重要的经济业态之一更是大势所趋。 今年国庆期间,港珠澳大桥通行量再创历史新高,年客流量突破2000万人次。联通粤港澳三地的港珠澳大桥,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对外开放高地的超级通道。目前,每天约有70万个包裹从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发出,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已成为全国跨境电商一般出口模式第三大口岸。 广东省珠海市委书记陈勇说,珠海将紧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培育和发展,加大力度布局跨境电商产业新载体,探索优化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营商环境,加速内地与港澳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创新流的快速融合发展,以跨境物流促进外贸进出口,将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辐射粤西、连接大西南地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贸新通道,力争形成更多开放型成果,助力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来源于:经济参考报
中国电商惠世界,万水千山只等闲。 2024全球跨境电商年会(珠海-横琴)10月8日至9日在珠海、横琴举办。选址于此的背后,是广东跨境电商异军突起、增势迅猛。 千百年前,中国丝绸从南海之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近十年来,中国制造从粤港澳大湾区通过跨境电商穿越重洋飞向全球。 如今,广东跨境电商总量规模稳居全国第一,不仅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能,也成为广东企业、广东制造不惧道阻且长,拥抱全球市场的重要力量。 9年74.6倍增长 今年上半年,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达4273.4亿元,占全省外贸总量约10%,有力支撑着外贸第一大省广东的增长大盘。 经过多年发展,跨境电商成为我国除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之外的三大贸易方式之一。2023年,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达8433亿元,是2015年的74.6倍,增长迅猛。据商务部门统计,广东外贸在全国占比超过10%,而广东跨境电商占全省外贸总量超过20%,占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比重超过1/3。 作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外贸方式,广东跨境电商展现出越来越突出的影响力。 ——综试区覆盖全省。 目前,广东已成功实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全省全覆盖。广州、深圳、佛山3市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超千亿,东莞、珠海、惠州、汕头4市规模达百亿。 据珠海华发集团董事长李光宁介绍,今年以来,横琴跨境电商及直播基地(华发)创新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建设快速推进,首发区已满员入驻,Tiktok、小红书、遥望科技等一批龙头跨境电商和直播电商企业先后落户。产业园将践行“跨境电商、澳门企业以及澳门人就业和澳门产品优先,内外兼具”的要求,加快打造湾区一流、国际领先的跨境电商创新示范区。 ——增速表现亮眼。 在珠海,自2018年获批全国第三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来,当地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年均增长140%;在深圳,2024年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130%;在广州,2014年广州跨境电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至今,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了136倍。 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吴炳祥说,依托中国(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广州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了跨境电商业务类型全覆盖,服务企业超过6万家,支撑起广州白云机场、南沙港两大千亿级电商口岸业务的顺利开展。 ——聚集效应突出。 深圳拥有超过8万家跨境电商卖家、占全国的50%,庞大的产业规模体量孵化了易仓、店小秘、领星等优质服务商。上半年易达云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全国第一家海外仓上市公司,全市已有12家跨境电商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而广州聚集了TEMU、速卖通等头部平台,24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吸引了众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产业生态越来越健全。随着今年7月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在华南地区设立的首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落户,国内四大跨境电商头部平台已有三家花落广州番禺。番禺区委书记黄彪说,当地集聚超过1000家电商企业,通过产业链组团式参与新一轮的全球分工,正逐步掌握更大的分工、分配主动权,“我们以打造广州乃至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重要枢纽为目标,为更多企业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和便捷高效的跨境电商贸易服务。” ——物流网络发达。 广东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跨境电商物流枢纽,建成国际邮件互换局6个、国际快件监管中心17个,广东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每小时处理国际包裹超12万个。 今年以来深圳机场新开及加密近20条国际货运航线,其中跨境电商空运专线11条;深圳港累计开通28条跨境电商海上快线;深圳“湾区号”中欧、中老班列累计开通出口线路19条……四通八达的跨境物流网络,有力支撑深圳跨境电商“买全球、卖全球”。 赋能跨境出海和“智造”升级 跨境电商不仅为企业出海带来更通畅的渠道,还通过“小单快返”等供应链体系的创新、数字技术的应用等逐步向上游生产制造环节渗透,形成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链,赋能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江门市贝尔斯顿电器有限公司涉猎跨境电商四年,起初不温不火。但在前年自组运营团队,发力洗地机等高附加值产品后,公司增长迅速。总经理彭海英说:“跨境电商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渠道,我们有实力和信心到国际舞台竞技。” 希音集团合伙人兼董事长助理刘延峰说,自SHEIN平台化战略深化和全国500城产业带出海计划推进以来,SHEIN平台产品持续拓展至服装、鞋类箱包、珠宝配饰等20多个品类。 2023年,广东通过跨境电商出口各类轻工制品2900亿元,同比增长11%。商务部门协助近1000家企业对接亚马逊等7大跨境电商平台和近100家服务商资源,依托电商带动产业出海,抢抓海外订单。 “小单快返”是当前纺织服装产品跨境电商制胜的重要法宝。这一模式摒弃了服装行业“预测市场需求、提前备货”的重资金、高库存传统做法,压缩采购批量、缩短生产周期、快速上款测试市场反应,一旦爆款立即加大生产、快速铺货,从设计到生产最快仅需7天。 服装制造企业的柔性生产能力是决定这一模式成败的基础要件。不少跨境电商通过向合作工厂提供柔性化改造的技术和设备等支持,实现了与产业链的共成长。 广州纺织服装聚集区番禺有超过3.4万家服装企业,其中有7000多家为服装制造企业。经过多年培育,番禺拥有从上游纤维加工到研发设计、成衣制造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是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聚集区,成为众多跨境电商平台的供应链源头工厂聚集地。 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负责人说,传统外贸模式下,不少中小制造企业都沦为了国外品牌或大型零售商的代工厂。跨境电商让传统外贸工厂获得了打开外贸新通道乃至打造自有品牌的机会。一些订单型工厂通过多多跨境获得的利润是OEM订单的两倍,甚至一些企业通过生产差异化的产品,利润率能够达到传统外贸的5倍。 “跨境电商企业创新‘小单快返’模式,带动近5000家服装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赛维时代、三态电子等10余家跨境电商上市企业,聚焦服饰、消费电子等细分领域,推进品牌出海。”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双德会说。 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力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正实施“五外联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跨境电商这一贸易新业态是其重要抓手。 驱车跨过横琴大桥,沿着琴海东路向东行进不久,六座亮白色的现代建筑群便映入眼帘。这里就是总建筑面积超72万平方米的华发跨境电商产业园。 今年7月,横琴出台了促进跨境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办法,鼓励更多优质企业落户横琴。“合作区入驻企业超过50家,包括希音、抖音、唯品会、遥望科技、赛维时代、快手等行业头部企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李子蔚说,当地已建成华发跨境电商及直播基地创新产业园和琴澳跨境电商产业园(创新方)两个集产品研发、品牌打造、供应链优化、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这是产业发展的广东速度,也是跨境电商行业摩拳擦掌气如虹的态势。 速度的背后是改革的力度。在今年8月举行的“2024中国(广东)-RCEP成员国跨境电商交流会”上,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谢伟光说,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额10年增长136倍,得益于广州锚定排头兵、领头羊和火车头的标杆追求持续不断深化改革。 出台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10条、电子商务B2B高质量发展9条、海外仓高质量发展11条、跨境电商持续稳定发展12条等专项政策……广东省商务厅协同相关部门改革创新,打通跨境电商发展痛点堵点,跨境电商出口商品跨关区退货、进口退货试点、特殊区域跨境电商出口集拼模式等一系列改革试点落地。 目前,广东已在全球建设各类海外仓近600万平方米。商务部门表示,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口岸资源优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式方法,加快海外仓等全球布局,为跨境电商行业打通“任督二脉”,构建通达全球的跨境电商基础设施。 近年来,广东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呈现出贸易规模快速增长、发展平台能级提升、产业生态多元聚集、国际合作日益深化等态势。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海外业务不断拓展,中国跨境电商面临的国际环境会越来越复杂,但跨境电商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未来重要的经济业态之一更是大势所趋。 今年国庆期间,港珠澳大桥通行量再创历史新高,年客流量突破2000万人次。联通粤港澳三地的港珠澳大桥,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对外开放高地的超级通道。目前,每天约有70万个包裹从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发出,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已成为全国跨境电商一般出口模式第三大口岸。 广东省珠海市委书记陈勇说,珠海将紧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培育和发展,加大力度布局跨境电商产业新载体,探索优化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营商环境,加速内地与港澳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创新流的快速融合发展,以跨境物流促进外贸进出口,将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辐射粤西、连接大西南地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贸新通道,力争形成更多开放型成果,助力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来源于:经济参考报
发布: 2024-10-08 09:19 阅读: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