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8月18日电 (记者李刚)8月16—18日,为期3天的2024中国(广东)—RCEP成员国跨境电商交流会暨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在广州举行,1000多家国内外平台及跨境电商行业产业链企业参加。 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表示,近年来,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呈现出贸易规模快速增长、发展平台能级提升、产业生态多元聚集、国际合作日益深化等态势。广东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诚挚欢迎更多国内外优质跨境电商平台和各类企业落户广东。 跨境电商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产品同质化等问题,引发行业对提升产品品质、打造品牌、合规化经营等思考。会上,跨境电商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等共同发布了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5项倡议: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消费者信任;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行业竞争力;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市场空间。来源于:人民日报
本报广州8月18日电 (记者李刚)8月16—18日,为期3天的2024中国(广东)—RCEP成员国跨境电商交流会暨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在广州举行,1000多家国内外平台及跨境电商行业产业链企业参加。 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表示,近年来,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呈现出贸易规模快速增长、发展平台能级提升、产业生态多元聚集、国际合作日益深化等态势。广东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诚挚欢迎更多国内外优质跨境电商平台和各类企业落户广东。 跨境电商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产品同质化等问题,引发行业对提升产品品质、打造品牌、合规化经营等思考。会上,跨境电商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等共同发布了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5项倡议: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消费者信任;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行业竞争力;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市场空间。来源于:人民日报
发布: 2024-08-19 09:05 阅读:241
查看详情本报广州8月18日电 (记者李刚)8月16—18日,为期3天的2024中国(广东)—RCEP成员国跨境电商交流会暨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在广州举行,1000多家国内外平台及跨境电商行业产业链企业参加。 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表示,近年来,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呈现出贸易规模快速增长、发展平台能级提升、产业生态多元聚集、国际合作日益深化等态势。广东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诚挚欢迎更多国内外优质跨境电商平台和各类企业落户广东。 跨境电商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产品同质化等问题,引发行业对提升产品品质、打造品牌、合规化经营等思考。会上,跨境电商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等共同发布了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5项倡议: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消费者信任;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行业竞争力;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市场空间。来源于:人民日报
本报广州8月18日电 (记者李刚)8月16—18日,为期3天的2024中国(广东)—RCEP成员国跨境电商交流会暨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在广州举行,1000多家国内外平台及跨境电商行业产业链企业参加。 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表示,近年来,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呈现出贸易规模快速增长、发展平台能级提升、产业生态多元聚集、国际合作日益深化等态势。广东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诚挚欢迎更多国内外优质跨境电商平台和各类企业落户广东。 跨境电商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产品同质化等问题,引发行业对提升产品品质、打造品牌、合规化经营等思考。会上,跨境电商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等共同发布了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5项倡议: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消费者信任;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行业竞争力;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市场空间。来源于:人民日报
发布: 2024-08-19 09:05 阅读:241
每经 AI 快讯,8 月 15 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周四下跌,海岬型船和巴拿马型船运价走弱。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下滑 36 点,或 2.1%,至 1692 点。海岬型船运价指数 ( BCI ) 下跌 108 点,或约 4.1%,报 2542 点。海岬型船日均获利下跌 892 美元,至 21084 美元。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下降 6 点或 0.4%,报 1554 点,为连续第 13 个交易日下跌。巴拿马型船日均获利下降 48 美元,至 13989 美元。超灵便型散货船运价指数上升 3 点,或 0.2%,报 1300 点。灵便型船运价指数持平于 756 点。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 AI 快讯,8 月 15 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周四下跌,海岬型船和巴拿马型船运价走弱。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下滑 36 点,或 2.1%,至 1692 点。海岬型船运价指数 ( BCI ) 下跌 108 点,或约 4.1%,报 2542 点。海岬型船日均获利下跌 892 美元,至 21084 美元。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下降 6 点或 0.4%,报 1554 点,为连续第 13 个交易日下跌。巴拿马型船日均获利下降 48 美元,至 13989 美元。超灵便型散货船运价指数上升 3 点,或 0.2%,报 1300 点。灵便型船运价指数持平于 756 点。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 2024-08-16 10:09 阅读:249
查看详情每经 AI 快讯,8 月 15 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周四下跌,海岬型船和巴拿马型船运价走弱。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下滑 36 点,或 2.1%,至 1692 点。海岬型船运价指数 ( BCI ) 下跌 108 点,或约 4.1%,报 2542 点。海岬型船日均获利下跌 892 美元,至 21084 美元。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下降 6 点或 0.4%,报 1554 点,为连续第 13 个交易日下跌。巴拿马型船日均获利下降 48 美元,至 13989 美元。超灵便型散货船运价指数上升 3 点,或 0.2%,报 1300 点。灵便型船运价指数持平于 756 点。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 AI 快讯,8 月 15 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周四下跌,海岬型船和巴拿马型船运价走弱。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下滑 36 点,或 2.1%,至 1692 点。海岬型船运价指数 ( BCI ) 下跌 108 点,或约 4.1%,报 2542 点。海岬型船日均获利下跌 892 美元,至 21084 美元。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下降 6 点或 0.4%,报 1554 点,为连续第 13 个交易日下跌。巴拿马型船日均获利下降 48 美元,至 13989 美元。超灵便型散货船运价指数上升 3 点,或 0.2%,报 1300 点。灵便型船运价指数持平于 756 点。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 2024-08-16 10:09 阅读:249
今年以来,广西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明显增长。据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最新公布的消息显示,2024年累计至7月,广西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完成18436.30万吨,同比增长5.37%。来源于:阳泉新闻网
今年以来,广西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明显增长。据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最新公布的消息显示,2024年累计至7月,广西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完成18436.30万吨,同比增长5.37%。来源于:阳泉新闻网
发布: 2024-08-16 10:08 阅读:286
查看详情今年以来,广西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明显增长。据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最新公布的消息显示,2024年累计至7月,广西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完成18436.30万吨,同比增长5.37%。来源于:阳泉新闻网
今年以来,广西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明显增长。据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最新公布的消息显示,2024年累计至7月,广西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完成18436.30万吨,同比增长5.37%。来源于:阳泉新闻网
发布: 2024-08-16 10:08 阅读:286
今年前7个月,深圳进出口2.59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29.6%创深圳进出口同期历史新高在同期内地城市中排名首位占全国、全省的比重分别为10.4%、50.2%其中,出口1.65万亿元,增长32.1%亦为同期历史新高,居同期内地城市首位进口9405亿元,增长25.5%今年以来,深圳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外贸的强劲韧性与活力随之彰显。前7个月,深圳外贸进出口特点鲜明,一般贸易亮眼,结构更优化。民营企业继续“挑大梁”。前7个月,深圳民营企业进出口1.86万亿元,增长44.2%,占同期深圳进出口总值的(下同)71.8%。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6097.5亿元,增长4.1%,占23.5%。贸易结构方面,一般贸易、保税物流均呈两位数增长。前7个月,深圳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49万亿元,增长41.1%,占57.7%,增速快于深圳市整体11.5个百分点。同期,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6253.2亿元,增长27.8%,占24.1%;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4540.3亿元,增长3.9%。在传统市场保持韧性的同时,深圳对新兴市场进出口持续向好。前7个月,东盟、香港地区、美国是深圳市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增长47.4%、18.6%、26.9%。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9404.7亿元,增长39.3%;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7420.7亿元,增长40.3%。机电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前7个月,深圳出口机电产品1.12万亿元,增长21%,占同期深圳出口总值的67.8%。进口方面,机电产品占比超7成,前7个月,深圳进口机电产品7320.5亿元,增长28%,占同期深圳进口总值的77.8%。来源于:深圳特区报
今年前7个月,深圳进出口2.59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29.6%创深圳进出口同期历史新高在同期内地城市中排名首位占全国、全省的比重分别为10.4%、50.2%其中,出口1.65万亿元,增长32.1%亦为同期历史新高,居同期内地城市首位进口9405亿元,增长25.5%今年以来,深圳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外贸的强劲韧性与活力随之彰显。前7个月,深圳外贸进出口特点鲜明,一般贸易亮眼,结构更优化。民营企业继续“挑大梁”。前7个月,深圳民营企业进出口1.86万亿元,增长44.2%,占同期深圳进出口总值的(下同)71.8%。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6097.5亿元,增长4.1%,占23.5%。贸易结构方面,一般贸易、保税物流均呈两位数增长。前7个月,深圳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49万亿元,增长41.1%,占57.7%,增速快于深圳市整体11.5个百分点。同期,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6253.2亿元,增长27.8%,占24.1%;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4540.3亿元,增长3.9%。在传统市场保持韧性的同时,深圳对新兴市场进出口持续向好。前7个月,东盟、香港地区、美国是深圳市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增长47.4%、18.6%、26.9%。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9404.7亿元,增长39.3%;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7420.7亿元,增长40.3%。机电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前7个月,深圳出口机电产品1.12万亿元,增长21%,占同期深圳出口总值的67.8%。进口方面,机电产品占比超7成,前7个月,深圳进口机电产品7320.5亿元,增长28%,占同期深圳进口总值的77.8%。来源于:深圳特区报
发布: 2024-08-16 10:03 阅读:285
查看详情今年前7个月,深圳进出口2.59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29.6%创深圳进出口同期历史新高在同期内地城市中排名首位占全国、全省的比重分别为10.4%、50.2%其中,出口1.65万亿元,增长32.1%亦为同期历史新高,居同期内地城市首位进口9405亿元,增长25.5%今年以来,深圳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外贸的强劲韧性与活力随之彰显。前7个月,深圳外贸进出口特点鲜明,一般贸易亮眼,结构更优化。民营企业继续“挑大梁”。前7个月,深圳民营企业进出口1.86万亿元,增长44.2%,占同期深圳进出口总值的(下同)71.8%。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6097.5亿元,增长4.1%,占23.5%。贸易结构方面,一般贸易、保税物流均呈两位数增长。前7个月,深圳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49万亿元,增长41.1%,占57.7%,增速快于深圳市整体11.5个百分点。同期,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6253.2亿元,增长27.8%,占24.1%;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4540.3亿元,增长3.9%。在传统市场保持韧性的同时,深圳对新兴市场进出口持续向好。前7个月,东盟、香港地区、美国是深圳市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增长47.4%、18.6%、26.9%。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9404.7亿元,增长39.3%;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7420.7亿元,增长40.3%。机电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前7个月,深圳出口机电产品1.12万亿元,增长21%,占同期深圳出口总值的67.8%。进口方面,机电产品占比超7成,前7个月,深圳进口机电产品7320.5亿元,增长28%,占同期深圳进口总值的77.8%。来源于:深圳特区报
今年前7个月,深圳进出口2.59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29.6%创深圳进出口同期历史新高在同期内地城市中排名首位占全国、全省的比重分别为10.4%、50.2%其中,出口1.65万亿元,增长32.1%亦为同期历史新高,居同期内地城市首位进口9405亿元,增长25.5%今年以来,深圳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外贸的强劲韧性与活力随之彰显。前7个月,深圳外贸进出口特点鲜明,一般贸易亮眼,结构更优化。民营企业继续“挑大梁”。前7个月,深圳民营企业进出口1.86万亿元,增长44.2%,占同期深圳进出口总值的(下同)71.8%。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6097.5亿元,增长4.1%,占23.5%。贸易结构方面,一般贸易、保税物流均呈两位数增长。前7个月,深圳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49万亿元,增长41.1%,占57.7%,增速快于深圳市整体11.5个百分点。同期,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6253.2亿元,增长27.8%,占24.1%;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4540.3亿元,增长3.9%。在传统市场保持韧性的同时,深圳对新兴市场进出口持续向好。前7个月,东盟、香港地区、美国是深圳市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增长47.4%、18.6%、26.9%。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9404.7亿元,增长39.3%;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7420.7亿元,增长40.3%。机电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前7个月,深圳出口机电产品1.12万亿元,增长21%,占同期深圳出口总值的67.8%。进口方面,机电产品占比超7成,前7个月,深圳进口机电产品7320.5亿元,增长28%,占同期深圳进口总值的77.8%。来源于:深圳特区报
发布: 2024-08-16 10:03 阅读:285
本报讯(孙宁艺 王雨欣 记者沈明杰)在中材科技(九江)有限公司智能化工厂内,生产线强力输送运转,机械臂高效装配作业,整个车间内的制作机器轰鸣,工人作业火热朝天,各类气瓶将“乘坐”九江城西港的货船,途经上海港,历时15天到达日本松山港,完成它们“出口”的使命任务。 为助力外贸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上“快人一步”,九江市税务局在实行“资料预审”“办理容缺”等系列举措的同时,增设“外贸企业专项反馈单”,专门收集企业在业务办理等环节提出的各类建议,并以销号的形式定期完成反馈,确保外贸企业享受一流的便捷服务。 “今年上半年我公司享受退税570多万元,业务平均办理时间不到1个工作日,这为我们满足国内外的订单需求提供了诸多支持。”中材科技(九江)有限公司财务人员郭霞说。 据悉,中材科技(九江)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气体储运装备的研发、设计和制造,其生产的气瓶广泛应用于工业、消防、农业食品等领域,相关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促进外贸企业享受政策红利,九江市税务局推出外贸企业“一员一企一策”式服务模式,由专员对接收集企业出口情况,出口企业专项工作小组针对企业生产特点和特定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做到在退税流程上做“减法”,在退税服务上做“加法”,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落入市场主体的“口袋”。 同样受益的还有江西凯耀照明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从事照明器具制造、销售的企业,主要生产销售“飞利浦”品牌的球泡灯、筒灯、灯丝灯等系列灯具,产品远销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照明领域头部企业,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球泡生产工厂之一。 “今年上半年我们已完成3.85亿元的出口销售额,同比增长35.56%,申报享受出口退税约3200万元,该项业务办理便捷高效,使得资金更快回笼并投入生产。”公司财务负责人张振全表示,该笔资金将于下半年投入企业自动化生产线的改造项目中,目前计划完成36条项目改造,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30%左右的生产效率,预计下半年销售额可达7亿元。 九江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贯彻落实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聚焦外贸企业所急所需所盼,在优化纳税服务举措上加码加力,为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外贸出口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来源于:九江日报
本报讯(孙宁艺 王雨欣 记者沈明杰)在中材科技(九江)有限公司智能化工厂内,生产线强力输送运转,机械臂高效装配作业,整个车间内的制作机器轰鸣,工人作业火热朝天,各类气瓶将“乘坐”九江城西港的货船,途经上海港,历时15天到达日本松山港,完成它们“出口”的使命任务。 为助力外贸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上“快人一步”,九江市税务局在实行“资料预审”“办理容缺”等系列举措的同时,增设“外贸企业专项反馈单”,专门收集企业在业务办理等环节提出的各类建议,并以销号的形式定期完成反馈,确保外贸企业享受一流的便捷服务。 “今年上半年我公司享受退税570多万元,业务平均办理时间不到1个工作日,这为我们满足国内外的订单需求提供了诸多支持。”中材科技(九江)有限公司财务人员郭霞说。 据悉,中材科技(九江)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气体储运装备的研发、设计和制造,其生产的气瓶广泛应用于工业、消防、农业食品等领域,相关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促进外贸企业享受政策红利,九江市税务局推出外贸企业“一员一企一策”式服务模式,由专员对接收集企业出口情况,出口企业专项工作小组针对企业生产特点和特定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做到在退税流程上做“减法”,在退税服务上做“加法”,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落入市场主体的“口袋”。 同样受益的还有江西凯耀照明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从事照明器具制造、销售的企业,主要生产销售“飞利浦”品牌的球泡灯、筒灯、灯丝灯等系列灯具,产品远销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照明领域头部企业,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球泡生产工厂之一。 “今年上半年我们已完成3.85亿元的出口销售额,同比增长35.56%,申报享受出口退税约3200万元,该项业务办理便捷高效,使得资金更快回笼并投入生产。”公司财务负责人张振全表示,该笔资金将于下半年投入企业自动化生产线的改造项目中,目前计划完成36条项目改造,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30%左右的生产效率,预计下半年销售额可达7亿元。 九江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贯彻落实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聚焦外贸企业所急所需所盼,在优化纳税服务举措上加码加力,为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外贸出口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来源于:九江日报
发布: 2024-08-16 10:00 阅读:254
查看详情本报讯(孙宁艺 王雨欣 记者沈明杰)在中材科技(九江)有限公司智能化工厂内,生产线强力输送运转,机械臂高效装配作业,整个车间内的制作机器轰鸣,工人作业火热朝天,各类气瓶将“乘坐”九江城西港的货船,途经上海港,历时15天到达日本松山港,完成它们“出口”的使命任务。 为助力外贸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上“快人一步”,九江市税务局在实行“资料预审”“办理容缺”等系列举措的同时,增设“外贸企业专项反馈单”,专门收集企业在业务办理等环节提出的各类建议,并以销号的形式定期完成反馈,确保外贸企业享受一流的便捷服务。 “今年上半年我公司享受退税570多万元,业务平均办理时间不到1个工作日,这为我们满足国内外的订单需求提供了诸多支持。”中材科技(九江)有限公司财务人员郭霞说。 据悉,中材科技(九江)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气体储运装备的研发、设计和制造,其生产的气瓶广泛应用于工业、消防、农业食品等领域,相关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促进外贸企业享受政策红利,九江市税务局推出外贸企业“一员一企一策”式服务模式,由专员对接收集企业出口情况,出口企业专项工作小组针对企业生产特点和特定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做到在退税流程上做“减法”,在退税服务上做“加法”,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落入市场主体的“口袋”。 同样受益的还有江西凯耀照明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从事照明器具制造、销售的企业,主要生产销售“飞利浦”品牌的球泡灯、筒灯、灯丝灯等系列灯具,产品远销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照明领域头部企业,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球泡生产工厂之一。 “今年上半年我们已完成3.85亿元的出口销售额,同比增长35.56%,申报享受出口退税约3200万元,该项业务办理便捷高效,使得资金更快回笼并投入生产。”公司财务负责人张振全表示,该笔资金将于下半年投入企业自动化生产线的改造项目中,目前计划完成36条项目改造,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30%左右的生产效率,预计下半年销售额可达7亿元。 九江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贯彻落实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聚焦外贸企业所急所需所盼,在优化纳税服务举措上加码加力,为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外贸出口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来源于:九江日报
本报讯(孙宁艺 王雨欣 记者沈明杰)在中材科技(九江)有限公司智能化工厂内,生产线强力输送运转,机械臂高效装配作业,整个车间内的制作机器轰鸣,工人作业火热朝天,各类气瓶将“乘坐”九江城西港的货船,途经上海港,历时15天到达日本松山港,完成它们“出口”的使命任务。 为助力外贸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上“快人一步”,九江市税务局在实行“资料预审”“办理容缺”等系列举措的同时,增设“外贸企业专项反馈单”,专门收集企业在业务办理等环节提出的各类建议,并以销号的形式定期完成反馈,确保外贸企业享受一流的便捷服务。 “今年上半年我公司享受退税570多万元,业务平均办理时间不到1个工作日,这为我们满足国内外的订单需求提供了诸多支持。”中材科技(九江)有限公司财务人员郭霞说。 据悉,中材科技(九江)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气体储运装备的研发、设计和制造,其生产的气瓶广泛应用于工业、消防、农业食品等领域,相关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促进外贸企业享受政策红利,九江市税务局推出外贸企业“一员一企一策”式服务模式,由专员对接收集企业出口情况,出口企业专项工作小组针对企业生产特点和特定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做到在退税流程上做“减法”,在退税服务上做“加法”,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落入市场主体的“口袋”。 同样受益的还有江西凯耀照明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从事照明器具制造、销售的企业,主要生产销售“飞利浦”品牌的球泡灯、筒灯、灯丝灯等系列灯具,产品远销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照明领域头部企业,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球泡生产工厂之一。 “今年上半年我们已完成3.85亿元的出口销售额,同比增长35.56%,申报享受出口退税约3200万元,该项业务办理便捷高效,使得资金更快回笼并投入生产。”公司财务负责人张振全表示,该笔资金将于下半年投入企业自动化生产线的改造项目中,目前计划完成36条项目改造,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30%左右的生产效率,预计下半年销售额可达7亿元。 九江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贯彻落实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聚焦外贸企业所急所需所盼,在优化纳税服务举措上加码加力,为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外贸出口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来源于:九江日报
发布: 2024-08-16 10:00 阅读:254
江门日报讯 (记者/凌雪敏 通讯员/江关宣) 近日,由江门海关所属新会海关监管放行的首艘保税融资租赁船舶“EB GRAND”散货船在新会港成功起航。这是该关首次办理国产新造船舶交付至综保区企业并向境外出租的异地委托监管业务。据了解,今年前7个月,江门出口船舶27.5亿元,同比增长100.3%。 船舶保税融资租赁业务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船舶的特定要求,出资购买选定船舶并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期限内有偿使用的一种具有融资、融物双重职能的租赁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航运资本的不足,促进航运经济发展。天津某综保区企业因为开展业务需要,委托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生产一艘散货船,船只交付后租赁给客户使用。天津、江门两地相隔千里如何能高效完成船只交付及出口? 根据海关总署2019年第158号公告,对注册在综合保税区内的租赁企业进出口飞机、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物等不具备实际入区条件的大型设备,可予以保税,由海关实施异地委托监管。 在收到异地委托监管通知后,该关第一时间与申报地海关取得联系,帮助企业顺利办理《船舶免予卫生控制措施证书》以及出境手续,让保税融资租赁船舶搭上了家门口的“外贸直通车”。 “企业通过一体化报关在天津海关所属东疆海关办理报关手续后,由我关进行实货监管,办理船舶通关手续,无需将船舶运到综保区申报出境,大幅降低了运输风险和成本,为船舶企业异地交易打开了新思路。”来源于:江门新闻网
江门日报讯 (记者/凌雪敏 通讯员/江关宣) 近日,由江门海关所属新会海关监管放行的首艘保税融资租赁船舶“EB GRAND”散货船在新会港成功起航。这是该关首次办理国产新造船舶交付至综保区企业并向境外出租的异地委托监管业务。据了解,今年前7个月,江门出口船舶27.5亿元,同比增长100.3%。 船舶保税融资租赁业务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船舶的特定要求,出资购买选定船舶并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期限内有偿使用的一种具有融资、融物双重职能的租赁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航运资本的不足,促进航运经济发展。天津某综保区企业因为开展业务需要,委托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生产一艘散货船,船只交付后租赁给客户使用。天津、江门两地相隔千里如何能高效完成船只交付及出口? 根据海关总署2019年第158号公告,对注册在综合保税区内的租赁企业进出口飞机、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物等不具备实际入区条件的大型设备,可予以保税,由海关实施异地委托监管。 在收到异地委托监管通知后,该关第一时间与申报地海关取得联系,帮助企业顺利办理《船舶免予卫生控制措施证书》以及出境手续,让保税融资租赁船舶搭上了家门口的“外贸直通车”。 “企业通过一体化报关在天津海关所属东疆海关办理报关手续后,由我关进行实货监管,办理船舶通关手续,无需将船舶运到综保区申报出境,大幅降低了运输风险和成本,为船舶企业异地交易打开了新思路。”来源于:江门新闻网
发布: 2024-08-16 09:59 阅读:252
查看详情江门日报讯 (记者/凌雪敏 通讯员/江关宣) 近日,由江门海关所属新会海关监管放行的首艘保税融资租赁船舶“EB GRAND”散货船在新会港成功起航。这是该关首次办理国产新造船舶交付至综保区企业并向境外出租的异地委托监管业务。据了解,今年前7个月,江门出口船舶27.5亿元,同比增长100.3%。 船舶保税融资租赁业务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船舶的特定要求,出资购买选定船舶并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期限内有偿使用的一种具有融资、融物双重职能的租赁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航运资本的不足,促进航运经济发展。天津某综保区企业因为开展业务需要,委托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生产一艘散货船,船只交付后租赁给客户使用。天津、江门两地相隔千里如何能高效完成船只交付及出口? 根据海关总署2019年第158号公告,对注册在综合保税区内的租赁企业进出口飞机、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物等不具备实际入区条件的大型设备,可予以保税,由海关实施异地委托监管。 在收到异地委托监管通知后,该关第一时间与申报地海关取得联系,帮助企业顺利办理《船舶免予卫生控制措施证书》以及出境手续,让保税融资租赁船舶搭上了家门口的“外贸直通车”。 “企业通过一体化报关在天津海关所属东疆海关办理报关手续后,由我关进行实货监管,办理船舶通关手续,无需将船舶运到综保区申报出境,大幅降低了运输风险和成本,为船舶企业异地交易打开了新思路。”来源于:江门新闻网
江门日报讯 (记者/凌雪敏 通讯员/江关宣) 近日,由江门海关所属新会海关监管放行的首艘保税融资租赁船舶“EB GRAND”散货船在新会港成功起航。这是该关首次办理国产新造船舶交付至综保区企业并向境外出租的异地委托监管业务。据了解,今年前7个月,江门出口船舶27.5亿元,同比增长100.3%。 船舶保税融资租赁业务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船舶的特定要求,出资购买选定船舶并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期限内有偿使用的一种具有融资、融物双重职能的租赁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航运资本的不足,促进航运经济发展。天津某综保区企业因为开展业务需要,委托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生产一艘散货船,船只交付后租赁给客户使用。天津、江门两地相隔千里如何能高效完成船只交付及出口? 根据海关总署2019年第158号公告,对注册在综合保税区内的租赁企业进出口飞机、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物等不具备实际入区条件的大型设备,可予以保税,由海关实施异地委托监管。 在收到异地委托监管通知后,该关第一时间与申报地海关取得联系,帮助企业顺利办理《船舶免予卫生控制措施证书》以及出境手续,让保税融资租赁船舶搭上了家门口的“外贸直通车”。 “企业通过一体化报关在天津海关所属东疆海关办理报关手续后,由我关进行实货监管,办理船舶通关手续,无需将船舶运到综保区申报出境,大幅降低了运输风险和成本,为船舶企业异地交易打开了新思路。”来源于:江门新闻网
发布: 2024-08-16 09:59 阅读:252
今年上半年,浙江全省进出口总值2.56万亿元,比2023年同期增长7.8%,其中,出口总值1.90万亿元,增长8.6%,进口总值6625.9亿元,增长5.5%。外贸进出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船舶出口势头强劲。 8月初(8月7日),在浙江台州市椒江区的国营海东造船厂内,工人们正抓紧造船。船厂负责人介绍,过去船厂新造的船舶订单以国内为主,从今年开始,船厂接到国外客户的订单越来越多。船厂的12个船台上都是新建的船舶,其中,有6艘正在建设的出口船舶,订单分别来自韩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希腊。 国营海东造船厂厂长 李洋钢:从去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大批量出口船的开建。目前同时在建有六条船,总共价值有1.3亿美金。我们目前出口的手持订单达到了8亿美金,目前的订单周期已经排到了2030年。 造船业被誉为“综合工业之冠”,产业链涉及50多个行业。借助地理优势和船企实力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外船东将订单投向浙江造船企业。记者从浙江省船舶行业协会了解到,上半年,浙江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增长59.6%、86.2%和54.1%,均高于全国水平。2024年上半年浙江船舶出口119亿元,同比增长93.7%。以浙江省船舶出口的主要地区舟山为例,1—6月,舟山市共出口船舶88艘次,货值达86.4亿元,分别增长158.8%和126.7%。 “绿色修船”助力船舶产业蓬勃发展 不仅仅是造船,今年上半年,浙江修船成绩也引人注目。随着全球航运业脱碳政策的逐步推进,很多船东更换老旧船只,或是对现有船舶进行减碳相关的绿色改装,以符合新的环保监管要求,所以,增加造船订单的同时,也为船舶修理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舟山一家修船企业内,记者看到,工人们正抓紧为不同船舶进行脱硫改装、双燃料修理,以及新能源改装等“绿色”修船项目。据了解,上半年企业已完成了140余艘船舶修理,产值创历年同期新高。 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修船管理部总管 赵宇:到目前为止,我个人负责的船只,走一条来一条,基本上没有休息的时间。对公司来说业务增加了、效益好了,那对我们个人来说,个人的钱包就鼓了。 今年上半年,舟山口岸完成外籍船舶修理1176艘,产值63.5亿元,同比增长10.6%,今年的产值有望再创新高。为保障船舶修理改装业务向“绿”而行,当地海关针对豪华邮轮、LNG船、甲醇双燃料船等高技术含量修造项目,量身定制监管方案,助力船企高端转型、绿色发展。 杭州海关所属舟山海关监管三科科长 凌珑:我们在服务方面贴合产业的需求,贴合它的生产过程时效性,确保船随时能够进、随时能够展开工作、随到随批随动,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把这种营商环境提升转变成企业的竞争力。 政企合力 破解海运“订柜难” 尽管成绩亮眼,但我们也看到,过去半年,全球海运价格飙升、舱位紧张、多国汇率波动等因素相互作用,全球外贸市场都受到较大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的外贸企业如何渡过难关? 走进位于浙江杭州临平区的春风动力生产车间,多条生产线正加足马力赶制来自菲律宾、墨西哥等十多个国家的订单。今年上半年,随着海外订单的稳步增长,企业平均每天都有四五十个集装箱发往海外。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单证物流部部长 方建:上半年我们出口四轮车同比增长了40%,两轮车同比增长了10%,然后集装箱大概出运了7700个大柜,同比增长了27%。 不断增长的出口销量,给企业的物流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原先与船公司签订的长期协议舱位,不足以覆盖全部的发货需求,必须拿到更多的临时舱位。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单证物流部部长 方建:因为外贸订单是在手的,然后生产线也是不停的。如果说货物出口没有集装箱的话,我的货物只能积压在仓库里。 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全球主力航线的运价大幅上涨,一个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运费从年初的3000多美元涨至7月份的7000多美元,即便如此,企业还一度订不到舱位,每天发出的集装箱数量常常不足30个。为此,浙江多地采取措施,政企合力,共同破解海运“订柜难”。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单证物流部部长 方建:多方面去寻求这种资源的匹配,然后政府这边也积极给我们匹配一些资源。他们组织了货运资源对接会,我们在这里面也匹配了一些临时的舱位。 在浙江宁波举行的这场企业供需对接会上,浙江省内近千家外贸企业参加了会议,其中,年出口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外贸企业有227家,各大国际航运公司、货代企业带来了近4万个舱位。 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 陈志成:目前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是从我们浙江省的角度来看,我们一直有一个理念,尽我们所能,调动全社会的资源,来形成一个好的合力,来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来源于:央视新闻
今年上半年,浙江全省进出口总值2.56万亿元,比2023年同期增长7.8%,其中,出口总值1.90万亿元,增长8.6%,进口总值6625.9亿元,增长5.5%。外贸进出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船舶出口势头强劲。 8月初(8月7日),在浙江台州市椒江区的国营海东造船厂内,工人们正抓紧造船。船厂负责人介绍,过去船厂新造的船舶订单以国内为主,从今年开始,船厂接到国外客户的订单越来越多。船厂的12个船台上都是新建的船舶,其中,有6艘正在建设的出口船舶,订单分别来自韩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希腊。 国营海东造船厂厂长 李洋钢:从去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大批量出口船的开建。目前同时在建有六条船,总共价值有1.3亿美金。我们目前出口的手持订单达到了8亿美金,目前的订单周期已经排到了2030年。 造船业被誉为“综合工业之冠”,产业链涉及50多个行业。借助地理优势和船企实力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外船东将订单投向浙江造船企业。记者从浙江省船舶行业协会了解到,上半年,浙江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增长59.6%、86.2%和54.1%,均高于全国水平。2024年上半年浙江船舶出口119亿元,同比增长93.7%。以浙江省船舶出口的主要地区舟山为例,1—6月,舟山市共出口船舶88艘次,货值达86.4亿元,分别增长158.8%和126.7%。 “绿色修船”助力船舶产业蓬勃发展 不仅仅是造船,今年上半年,浙江修船成绩也引人注目。随着全球航运业脱碳政策的逐步推进,很多船东更换老旧船只,或是对现有船舶进行减碳相关的绿色改装,以符合新的环保监管要求,所以,增加造船订单的同时,也为船舶修理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舟山一家修船企业内,记者看到,工人们正抓紧为不同船舶进行脱硫改装、双燃料修理,以及新能源改装等“绿色”修船项目。据了解,上半年企业已完成了140余艘船舶修理,产值创历年同期新高。 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修船管理部总管 赵宇:到目前为止,我个人负责的船只,走一条来一条,基本上没有休息的时间。对公司来说业务增加了、效益好了,那对我们个人来说,个人的钱包就鼓了。 今年上半年,舟山口岸完成外籍船舶修理1176艘,产值63.5亿元,同比增长10.6%,今年的产值有望再创新高。为保障船舶修理改装业务向“绿”而行,当地海关针对豪华邮轮、LNG船、甲醇双燃料船等高技术含量修造项目,量身定制监管方案,助力船企高端转型、绿色发展。 杭州海关所属舟山海关监管三科科长 凌珑:我们在服务方面贴合产业的需求,贴合它的生产过程时效性,确保船随时能够进、随时能够展开工作、随到随批随动,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把这种营商环境提升转变成企业的竞争力。 政企合力 破解海运“订柜难” 尽管成绩亮眼,但我们也看到,过去半年,全球海运价格飙升、舱位紧张、多国汇率波动等因素相互作用,全球外贸市场都受到较大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的外贸企业如何渡过难关? 走进位于浙江杭州临平区的春风动力生产车间,多条生产线正加足马力赶制来自菲律宾、墨西哥等十多个国家的订单。今年上半年,随着海外订单的稳步增长,企业平均每天都有四五十个集装箱发往海外。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单证物流部部长 方建:上半年我们出口四轮车同比增长了40%,两轮车同比增长了10%,然后集装箱大概出运了7700个大柜,同比增长了27%。 不断增长的出口销量,给企业的物流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原先与船公司签订的长期协议舱位,不足以覆盖全部的发货需求,必须拿到更多的临时舱位。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单证物流部部长 方建:因为外贸订单是在手的,然后生产线也是不停的。如果说货物出口没有集装箱的话,我的货物只能积压在仓库里。 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全球主力航线的运价大幅上涨,一个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运费从年初的3000多美元涨至7月份的7000多美元,即便如此,企业还一度订不到舱位,每天发出的集装箱数量常常不足30个。为此,浙江多地采取措施,政企合力,共同破解海运“订柜难”。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单证物流部部长 方建:多方面去寻求这种资源的匹配,然后政府这边也积极给我们匹配一些资源。他们组织了货运资源对接会,我们在这里面也匹配了一些临时的舱位。 在浙江宁波举行的这场企业供需对接会上,浙江省内近千家外贸企业参加了会议,其中,年出口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外贸企业有227家,各大国际航运公司、货代企业带来了近4万个舱位。 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 陈志成:目前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是从我们浙江省的角度来看,我们一直有一个理念,尽我们所能,调动全社会的资源,来形成一个好的合力,来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来源于:央视新闻
发布: 2024-08-16 09:52 阅读:240
查看详情今年上半年,浙江全省进出口总值2.56万亿元,比2023年同期增长7.8%,其中,出口总值1.90万亿元,增长8.6%,进口总值6625.9亿元,增长5.5%。外贸进出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船舶出口势头强劲。 8月初(8月7日),在浙江台州市椒江区的国营海东造船厂内,工人们正抓紧造船。船厂负责人介绍,过去船厂新造的船舶订单以国内为主,从今年开始,船厂接到国外客户的订单越来越多。船厂的12个船台上都是新建的船舶,其中,有6艘正在建设的出口船舶,订单分别来自韩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希腊。 国营海东造船厂厂长 李洋钢:从去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大批量出口船的开建。目前同时在建有六条船,总共价值有1.3亿美金。我们目前出口的手持订单达到了8亿美金,目前的订单周期已经排到了2030年。 造船业被誉为“综合工业之冠”,产业链涉及50多个行业。借助地理优势和船企实力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外船东将订单投向浙江造船企业。记者从浙江省船舶行业协会了解到,上半年,浙江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增长59.6%、86.2%和54.1%,均高于全国水平。2024年上半年浙江船舶出口119亿元,同比增长93.7%。以浙江省船舶出口的主要地区舟山为例,1—6月,舟山市共出口船舶88艘次,货值达86.4亿元,分别增长158.8%和126.7%。 “绿色修船”助力船舶产业蓬勃发展 不仅仅是造船,今年上半年,浙江修船成绩也引人注目。随着全球航运业脱碳政策的逐步推进,很多船东更换老旧船只,或是对现有船舶进行减碳相关的绿色改装,以符合新的环保监管要求,所以,增加造船订单的同时,也为船舶修理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舟山一家修船企业内,记者看到,工人们正抓紧为不同船舶进行脱硫改装、双燃料修理,以及新能源改装等“绿色”修船项目。据了解,上半年企业已完成了140余艘船舶修理,产值创历年同期新高。 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修船管理部总管 赵宇:到目前为止,我个人负责的船只,走一条来一条,基本上没有休息的时间。对公司来说业务增加了、效益好了,那对我们个人来说,个人的钱包就鼓了。 今年上半年,舟山口岸完成外籍船舶修理1176艘,产值63.5亿元,同比增长10.6%,今年的产值有望再创新高。为保障船舶修理改装业务向“绿”而行,当地海关针对豪华邮轮、LNG船、甲醇双燃料船等高技术含量修造项目,量身定制监管方案,助力船企高端转型、绿色发展。 杭州海关所属舟山海关监管三科科长 凌珑:我们在服务方面贴合产业的需求,贴合它的生产过程时效性,确保船随时能够进、随时能够展开工作、随到随批随动,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把这种营商环境提升转变成企业的竞争力。 政企合力 破解海运“订柜难” 尽管成绩亮眼,但我们也看到,过去半年,全球海运价格飙升、舱位紧张、多国汇率波动等因素相互作用,全球外贸市场都受到较大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的外贸企业如何渡过难关? 走进位于浙江杭州临平区的春风动力生产车间,多条生产线正加足马力赶制来自菲律宾、墨西哥等十多个国家的订单。今年上半年,随着海外订单的稳步增长,企业平均每天都有四五十个集装箱发往海外。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单证物流部部长 方建:上半年我们出口四轮车同比增长了40%,两轮车同比增长了10%,然后集装箱大概出运了7700个大柜,同比增长了27%。 不断增长的出口销量,给企业的物流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原先与船公司签订的长期协议舱位,不足以覆盖全部的发货需求,必须拿到更多的临时舱位。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单证物流部部长 方建:因为外贸订单是在手的,然后生产线也是不停的。如果说货物出口没有集装箱的话,我的货物只能积压在仓库里。 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全球主力航线的运价大幅上涨,一个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运费从年初的3000多美元涨至7月份的7000多美元,即便如此,企业还一度订不到舱位,每天发出的集装箱数量常常不足30个。为此,浙江多地采取措施,政企合力,共同破解海运“订柜难”。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单证物流部部长 方建:多方面去寻求这种资源的匹配,然后政府这边也积极给我们匹配一些资源。他们组织了货运资源对接会,我们在这里面也匹配了一些临时的舱位。 在浙江宁波举行的这场企业供需对接会上,浙江省内近千家外贸企业参加了会议,其中,年出口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外贸企业有227家,各大国际航运公司、货代企业带来了近4万个舱位。 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 陈志成:目前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是从我们浙江省的角度来看,我们一直有一个理念,尽我们所能,调动全社会的资源,来形成一个好的合力,来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来源于:央视新闻
今年上半年,浙江全省进出口总值2.56万亿元,比2023年同期增长7.8%,其中,出口总值1.90万亿元,增长8.6%,进口总值6625.9亿元,增长5.5%。外贸进出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船舶出口势头强劲。 8月初(8月7日),在浙江台州市椒江区的国营海东造船厂内,工人们正抓紧造船。船厂负责人介绍,过去船厂新造的船舶订单以国内为主,从今年开始,船厂接到国外客户的订单越来越多。船厂的12个船台上都是新建的船舶,其中,有6艘正在建设的出口船舶,订单分别来自韩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希腊。 国营海东造船厂厂长 李洋钢:从去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大批量出口船的开建。目前同时在建有六条船,总共价值有1.3亿美金。我们目前出口的手持订单达到了8亿美金,目前的订单周期已经排到了2030年。 造船业被誉为“综合工业之冠”,产业链涉及50多个行业。借助地理优势和船企实力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外船东将订单投向浙江造船企业。记者从浙江省船舶行业协会了解到,上半年,浙江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增长59.6%、86.2%和54.1%,均高于全国水平。2024年上半年浙江船舶出口119亿元,同比增长93.7%。以浙江省船舶出口的主要地区舟山为例,1—6月,舟山市共出口船舶88艘次,货值达86.4亿元,分别增长158.8%和126.7%。 “绿色修船”助力船舶产业蓬勃发展 不仅仅是造船,今年上半年,浙江修船成绩也引人注目。随着全球航运业脱碳政策的逐步推进,很多船东更换老旧船只,或是对现有船舶进行减碳相关的绿色改装,以符合新的环保监管要求,所以,增加造船订单的同时,也为船舶修理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舟山一家修船企业内,记者看到,工人们正抓紧为不同船舶进行脱硫改装、双燃料修理,以及新能源改装等“绿色”修船项目。据了解,上半年企业已完成了140余艘船舶修理,产值创历年同期新高。 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修船管理部总管 赵宇:到目前为止,我个人负责的船只,走一条来一条,基本上没有休息的时间。对公司来说业务增加了、效益好了,那对我们个人来说,个人的钱包就鼓了。 今年上半年,舟山口岸完成外籍船舶修理1176艘,产值63.5亿元,同比增长10.6%,今年的产值有望再创新高。为保障船舶修理改装业务向“绿”而行,当地海关针对豪华邮轮、LNG船、甲醇双燃料船等高技术含量修造项目,量身定制监管方案,助力船企高端转型、绿色发展。 杭州海关所属舟山海关监管三科科长 凌珑:我们在服务方面贴合产业的需求,贴合它的生产过程时效性,确保船随时能够进、随时能够展开工作、随到随批随动,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把这种营商环境提升转变成企业的竞争力。 政企合力 破解海运“订柜难” 尽管成绩亮眼,但我们也看到,过去半年,全球海运价格飙升、舱位紧张、多国汇率波动等因素相互作用,全球外贸市场都受到较大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的外贸企业如何渡过难关? 走进位于浙江杭州临平区的春风动力生产车间,多条生产线正加足马力赶制来自菲律宾、墨西哥等十多个国家的订单。今年上半年,随着海外订单的稳步增长,企业平均每天都有四五十个集装箱发往海外。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单证物流部部长 方建:上半年我们出口四轮车同比增长了40%,两轮车同比增长了10%,然后集装箱大概出运了7700个大柜,同比增长了27%。 不断增长的出口销量,给企业的物流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原先与船公司签订的长期协议舱位,不足以覆盖全部的发货需求,必须拿到更多的临时舱位。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单证物流部部长 方建:因为外贸订单是在手的,然后生产线也是不停的。如果说货物出口没有集装箱的话,我的货物只能积压在仓库里。 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全球主力航线的运价大幅上涨,一个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运费从年初的3000多美元涨至7月份的7000多美元,即便如此,企业还一度订不到舱位,每天发出的集装箱数量常常不足30个。为此,浙江多地采取措施,政企合力,共同破解海运“订柜难”。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单证物流部部长 方建:多方面去寻求这种资源的匹配,然后政府这边也积极给我们匹配一些资源。他们组织了货运资源对接会,我们在这里面也匹配了一些临时的舱位。 在浙江宁波举行的这场企业供需对接会上,浙江省内近千家外贸企业参加了会议,其中,年出口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外贸企业有227家,各大国际航运公司、货代企业带来了近4万个舱位。 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 陈志成:目前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是从我们浙江省的角度来看,我们一直有一个理念,尽我们所能,调动全社会的资源,来形成一个好的合力,来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来源于:央视新闻
发布: 2024-08-16 09:52 阅读:240
据郑州海关消息,今年前7个月,河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3945.7亿元。其中,7月份,河南省外贸进出口值687.3亿元,同比增长14.3%,高于同期全国增速,进出口规模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来源于:河南日报
据郑州海关消息,今年前7个月,河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3945.7亿元。其中,7月份,河南省外贸进出口值687.3亿元,同比增长14.3%,高于同期全国增速,进出口规模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来源于:河南日报
发布: 2024-08-16 09:47 阅读:267
查看详情据郑州海关消息,今年前7个月,河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3945.7亿元。其中,7月份,河南省外贸进出口值687.3亿元,同比增长14.3%,高于同期全国增速,进出口规模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来源于:河南日报
据郑州海关消息,今年前7个月,河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3945.7亿元。其中,7月份,河南省外贸进出口值687.3亿元,同比增长14.3%,高于同期全国增速,进出口规模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来源于:河南日报
发布: 2024-08-16 09:47 阅读:267
这几天,毕马威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与发展中心合伙人彭富强正在等待一批来自于大湾区的财务总监(CFO)到东莞调研,“目前大约有30多位企业家参与,一半是外资企业,主要来了解东莞先进制造业。这里面有金融科技企业,也有新能源和生物医药企业,他们对这次调研非常重视。”作为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彭富强近些年深度参与东莞吸引和利用外资工作。在其看来,伴随着“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新定位不断深化,以及东莞营商环境和在大湾区的影响力持续提升,诸多总部设在香港的外资企业来到东莞考察并洽谈投资,这让东莞和香港两地的协同合作逐步深化,也让东莞加快全球化对接的步伐。近期,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东莞走访调研发现,越来越多传统外贸企业充分发挥东莞作为国内外重要货源地优势,抢抓跨境电商发展新机遇,与产业带“双向奔赴”,借助跨境电商平台让优质产品与品牌二次出海。8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在东莞举行,围绕“五链”协同,激发产业出海新动能主题,来自粤港澳三地的工商界嘉宾开展深入研讨。会议上,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刑文聚表示,立足高水平对外开放,东莞正全力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代化枢纽城市,正凭借自身新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高端外资的目光。外贸企业加速全球布局不久前闭幕的巴黎奥运会上,东莞制造的身影无处不在。从充气运动排球、自行车奥运车架、奥运冠军头盔、官方硅胶手环到运动员服饰,东莞上演着赛场外的另一场商业竞速。依托赛事影响力,东莞的企业实现了自主品牌的成功出海。“奥运订单为企业带来了品牌出海机遇,通过体育赛事订单让我们能快速了解海外消费者的习惯,帮助我们更好地开拓海外市场。未来,我们将通过品牌出海提升产品知名度,加快全球化布局。”负责本届奥运会充气运动排球生产的东莞市佳恒玩具有限公司外贸业务主管蒋莉君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奥运会上的频频亮相,折射出东莞外贸强劲的创新力。上半年,东莞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4%。今年7月份,东莞市外贸进出口1252.3亿元,同比增长19.1%。尽管压力仍在,但东莞外贸还是连续三个季度实现跳跃增长。而这一次,东莞又借助跨境电商这一新赛道,找到了稳外贸的新动能。当前,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增长的新动能,全球贸易发展的新势力。在东莞,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400亿元。从2018年至2023年,东莞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年均增长率达19.64%,为推动外贸大市稳增长、促创新、增动能提供了重要支撑。生产香薰机、香薰加湿器、美容仪器等家用电器的东莞市三众智能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是在2019年开始布局跨境电商的外贸企业。早期,企业主要通过贸易公司或海外公司的中国办事处出货,随着海外市场的变动,三众开始接触跨境电商卖家。彼时,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等第三方平台尝鲜后,三众发现跨境电商大有可为,并在2022年决定建立企业跨境电商独立站。“跨境电商业务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差异化市场,订单从之前的大单销售转变为更多碎片化订单,不仅提升了销售额,也让企业看到了不同的市场和产品需求,让我们更好地迎合海外市场。”三众总助张应昌表示。目前,跨境电商这一渠道的销售额已经占公司外贸销售额的七成,成为外贸的主要途径。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观察发现,借助跨境电商,东莞企业总能在全球市场变化中找到新机遇。除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和较低的成本外,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在拓展海外业务的基础上,更让产业链国际合作变得更深,让东莞这座外贸城市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更强。“我们目前就在中东地区探索海外仓模式,将售后服务和集采分销也前置到当地,对于当地客户来说,能够更快地面对面交流和探讨,客户需要样品或短时间内的紧急订单都可以在当地迅速得到解决。”张应昌介绍。今年前两个月,东莞的跨境直购出口、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分别增长71.3%和396.4%,两者合计拉高出口增速4.2个百分点。前四个月,东莞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继续增长11倍。展望未来,凭借着海外仓提供的更加精准的“海外市场画像”,东莞外贸新动能将进一步壮大。吸引高端外资项目落地外资被视为培育开放发展新增长点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东莞已吸引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家外资企业投资,外资一度成为东莞外向型经济的生命线。在去年“招商年”的基础上,东莞将今年定为“投资年”,期待以投资切实稳定经济增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目前东莞正发挥自身外向型经济大市优势,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向全球要转型、要市场。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东莞实际利用外资19.8亿元,新设外资企业589家,同比增长16.2%。7月10日,东莞市举办跨国公司交流会,会上共签约11宗外资项目,涉及投资金额130.8亿元。交流会向三星、雀巢、西门子、沃尔玛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国总部、重点外资企业,以及德国、韩国、美国、日本、瑞士等驻华机构,推介了东莞营商环境及发展商机。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王先庆观察到,不同于过去的外资投资设厂模式,目前外资企业在广东的布局,逐渐从以生产基地为主,转变为研发中心和总部型项目,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核心研发的本地化以及供应链的本地化。“当前东莞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上,主打招牌不再是加工贸易,而是从全球引进后与本土制造业、科技创新机构进行转化,再从东莞走向全球,这背后便是东莞能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的优势所在。”王先庆说。伴随着一系列高科技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外资项目落地,东莞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上的地位也越来越向上攀升,深度嵌入全球中高端价值链。三星在东莞的投资就证明了这一点。此前,三星全球副社长兼三星大中华区首席副总裁王彤表示,最近十年,三星在华发展战略从原先的以组装为主的电子整机产业快速转换成以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电池、新型显示器件等尖端元器件产业。“虽然近年来电子信息整机行业外流,但它的供应链、产业链依旧离不开大湾区。”彭富强认为,下半年,东莞要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在增量层面,势必要继续促进利用外资企稳回升,尤其要在营商环境和政策力度上,更大程度提升对外商投资吸引力,如积极支持新兴产业领域外资项目投资,在税收、金融和人才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未来东莞要大力招引优质独角兽外资企业进驻,同时鼓励并协助东莞企业开拓更广泛的海外市场,推动这类企业从东莞二次出海,形成‘引进来、走出去’的良性循环局面。”彭富强表示,东莞要继续明确对外资招商的定位,要跟大湾区其他的城市差异化竞争,形成外资招引的东莞优势,更大程度上推动内外贸内外资互促双强。来源于:南方财经
这几天,毕马威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与发展中心合伙人彭富强正在等待一批来自于大湾区的财务总监(CFO)到东莞调研,“目前大约有30多位企业家参与,一半是外资企业,主要来了解东莞先进制造业。这里面有金融科技企业,也有新能源和生物医药企业,他们对这次调研非常重视。”作为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彭富强近些年深度参与东莞吸引和利用外资工作。在其看来,伴随着“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新定位不断深化,以及东莞营商环境和在大湾区的影响力持续提升,诸多总部设在香港的外资企业来到东莞考察并洽谈投资,这让东莞和香港两地的协同合作逐步深化,也让东莞加快全球化对接的步伐。近期,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东莞走访调研发现,越来越多传统外贸企业充分发挥东莞作为国内外重要货源地优势,抢抓跨境电商发展新机遇,与产业带“双向奔赴”,借助跨境电商平台让优质产品与品牌二次出海。8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在东莞举行,围绕“五链”协同,激发产业出海新动能主题,来自粤港澳三地的工商界嘉宾开展深入研讨。会议上,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刑文聚表示,立足高水平对外开放,东莞正全力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代化枢纽城市,正凭借自身新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高端外资的目光。外贸企业加速全球布局不久前闭幕的巴黎奥运会上,东莞制造的身影无处不在。从充气运动排球、自行车奥运车架、奥运冠军头盔、官方硅胶手环到运动员服饰,东莞上演着赛场外的另一场商业竞速。依托赛事影响力,东莞的企业实现了自主品牌的成功出海。“奥运订单为企业带来了品牌出海机遇,通过体育赛事订单让我们能快速了解海外消费者的习惯,帮助我们更好地开拓海外市场。未来,我们将通过品牌出海提升产品知名度,加快全球化布局。”负责本届奥运会充气运动排球生产的东莞市佳恒玩具有限公司外贸业务主管蒋莉君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奥运会上的频频亮相,折射出东莞外贸强劲的创新力。上半年,东莞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4%。今年7月份,东莞市外贸进出口1252.3亿元,同比增长19.1%。尽管压力仍在,但东莞外贸还是连续三个季度实现跳跃增长。而这一次,东莞又借助跨境电商这一新赛道,找到了稳外贸的新动能。当前,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增长的新动能,全球贸易发展的新势力。在东莞,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400亿元。从2018年至2023年,东莞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年均增长率达19.64%,为推动外贸大市稳增长、促创新、增动能提供了重要支撑。生产香薰机、香薰加湿器、美容仪器等家用电器的东莞市三众智能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是在2019年开始布局跨境电商的外贸企业。早期,企业主要通过贸易公司或海外公司的中国办事处出货,随着海外市场的变动,三众开始接触跨境电商卖家。彼时,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等第三方平台尝鲜后,三众发现跨境电商大有可为,并在2022年决定建立企业跨境电商独立站。“跨境电商业务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差异化市场,订单从之前的大单销售转变为更多碎片化订单,不仅提升了销售额,也让企业看到了不同的市场和产品需求,让我们更好地迎合海外市场。”三众总助张应昌表示。目前,跨境电商这一渠道的销售额已经占公司外贸销售额的七成,成为外贸的主要途径。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观察发现,借助跨境电商,东莞企业总能在全球市场变化中找到新机遇。除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和较低的成本外,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在拓展海外业务的基础上,更让产业链国际合作变得更深,让东莞这座外贸城市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更强。“我们目前就在中东地区探索海外仓模式,将售后服务和集采分销也前置到当地,对于当地客户来说,能够更快地面对面交流和探讨,客户需要样品或短时间内的紧急订单都可以在当地迅速得到解决。”张应昌介绍。今年前两个月,东莞的跨境直购出口、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分别增长71.3%和396.4%,两者合计拉高出口增速4.2个百分点。前四个月,东莞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继续增长11倍。展望未来,凭借着海外仓提供的更加精准的“海外市场画像”,东莞外贸新动能将进一步壮大。吸引高端外资项目落地外资被视为培育开放发展新增长点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东莞已吸引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家外资企业投资,外资一度成为东莞外向型经济的生命线。在去年“招商年”的基础上,东莞将今年定为“投资年”,期待以投资切实稳定经济增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目前东莞正发挥自身外向型经济大市优势,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向全球要转型、要市场。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东莞实际利用外资19.8亿元,新设外资企业589家,同比增长16.2%。7月10日,东莞市举办跨国公司交流会,会上共签约11宗外资项目,涉及投资金额130.8亿元。交流会向三星、雀巢、西门子、沃尔玛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国总部、重点外资企业,以及德国、韩国、美国、日本、瑞士等驻华机构,推介了东莞营商环境及发展商机。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王先庆观察到,不同于过去的外资投资设厂模式,目前外资企业在广东的布局,逐渐从以生产基地为主,转变为研发中心和总部型项目,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核心研发的本地化以及供应链的本地化。“当前东莞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上,主打招牌不再是加工贸易,而是从全球引进后与本土制造业、科技创新机构进行转化,再从东莞走向全球,这背后便是东莞能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的优势所在。”王先庆说。伴随着一系列高科技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外资项目落地,东莞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上的地位也越来越向上攀升,深度嵌入全球中高端价值链。三星在东莞的投资就证明了这一点。此前,三星全球副社长兼三星大中华区首席副总裁王彤表示,最近十年,三星在华发展战略从原先的以组装为主的电子整机产业快速转换成以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电池、新型显示器件等尖端元器件产业。“虽然近年来电子信息整机行业外流,但它的供应链、产业链依旧离不开大湾区。”彭富强认为,下半年,东莞要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在增量层面,势必要继续促进利用外资企稳回升,尤其要在营商环境和政策力度上,更大程度提升对外商投资吸引力,如积极支持新兴产业领域外资项目投资,在税收、金融和人才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未来东莞要大力招引优质独角兽外资企业进驻,同时鼓励并协助东莞企业开拓更广泛的海外市场,推动这类企业从东莞二次出海,形成‘引进来、走出去’的良性循环局面。”彭富强表示,东莞要继续明确对外资招商的定位,要跟大湾区其他的城市差异化竞争,形成外资招引的东莞优势,更大程度上推动内外贸内外资互促双强。来源于:南方财经
发布: 2024-08-16 09:35 阅读:237
查看详情这几天,毕马威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与发展中心合伙人彭富强正在等待一批来自于大湾区的财务总监(CFO)到东莞调研,“目前大约有30多位企业家参与,一半是外资企业,主要来了解东莞先进制造业。这里面有金融科技企业,也有新能源和生物医药企业,他们对这次调研非常重视。”作为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彭富强近些年深度参与东莞吸引和利用外资工作。在其看来,伴随着“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新定位不断深化,以及东莞营商环境和在大湾区的影响力持续提升,诸多总部设在香港的外资企业来到东莞考察并洽谈投资,这让东莞和香港两地的协同合作逐步深化,也让东莞加快全球化对接的步伐。近期,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东莞走访调研发现,越来越多传统外贸企业充分发挥东莞作为国内外重要货源地优势,抢抓跨境电商发展新机遇,与产业带“双向奔赴”,借助跨境电商平台让优质产品与品牌二次出海。8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在东莞举行,围绕“五链”协同,激发产业出海新动能主题,来自粤港澳三地的工商界嘉宾开展深入研讨。会议上,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刑文聚表示,立足高水平对外开放,东莞正全力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代化枢纽城市,正凭借自身新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高端外资的目光。外贸企业加速全球布局不久前闭幕的巴黎奥运会上,东莞制造的身影无处不在。从充气运动排球、自行车奥运车架、奥运冠军头盔、官方硅胶手环到运动员服饰,东莞上演着赛场外的另一场商业竞速。依托赛事影响力,东莞的企业实现了自主品牌的成功出海。“奥运订单为企业带来了品牌出海机遇,通过体育赛事订单让我们能快速了解海外消费者的习惯,帮助我们更好地开拓海外市场。未来,我们将通过品牌出海提升产品知名度,加快全球化布局。”负责本届奥运会充气运动排球生产的东莞市佳恒玩具有限公司外贸业务主管蒋莉君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奥运会上的频频亮相,折射出东莞外贸强劲的创新力。上半年,东莞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4%。今年7月份,东莞市外贸进出口1252.3亿元,同比增长19.1%。尽管压力仍在,但东莞外贸还是连续三个季度实现跳跃增长。而这一次,东莞又借助跨境电商这一新赛道,找到了稳外贸的新动能。当前,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增长的新动能,全球贸易发展的新势力。在东莞,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400亿元。从2018年至2023年,东莞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年均增长率达19.64%,为推动外贸大市稳增长、促创新、增动能提供了重要支撑。生产香薰机、香薰加湿器、美容仪器等家用电器的东莞市三众智能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是在2019年开始布局跨境电商的外贸企业。早期,企业主要通过贸易公司或海外公司的中国办事处出货,随着海外市场的变动,三众开始接触跨境电商卖家。彼时,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等第三方平台尝鲜后,三众发现跨境电商大有可为,并在2022年决定建立企业跨境电商独立站。“跨境电商业务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差异化市场,订单从之前的大单销售转变为更多碎片化订单,不仅提升了销售额,也让企业看到了不同的市场和产品需求,让我们更好地迎合海外市场。”三众总助张应昌表示。目前,跨境电商这一渠道的销售额已经占公司外贸销售额的七成,成为外贸的主要途径。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观察发现,借助跨境电商,东莞企业总能在全球市场变化中找到新机遇。除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和较低的成本外,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在拓展海外业务的基础上,更让产业链国际合作变得更深,让东莞这座外贸城市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更强。“我们目前就在中东地区探索海外仓模式,将售后服务和集采分销也前置到当地,对于当地客户来说,能够更快地面对面交流和探讨,客户需要样品或短时间内的紧急订单都可以在当地迅速得到解决。”张应昌介绍。今年前两个月,东莞的跨境直购出口、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分别增长71.3%和396.4%,两者合计拉高出口增速4.2个百分点。前四个月,东莞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继续增长11倍。展望未来,凭借着海外仓提供的更加精准的“海外市场画像”,东莞外贸新动能将进一步壮大。吸引高端外资项目落地外资被视为培育开放发展新增长点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东莞已吸引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家外资企业投资,外资一度成为东莞外向型经济的生命线。在去年“招商年”的基础上,东莞将今年定为“投资年”,期待以投资切实稳定经济增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目前东莞正发挥自身外向型经济大市优势,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向全球要转型、要市场。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东莞实际利用外资19.8亿元,新设外资企业589家,同比增长16.2%。7月10日,东莞市举办跨国公司交流会,会上共签约11宗外资项目,涉及投资金额130.8亿元。交流会向三星、雀巢、西门子、沃尔玛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国总部、重点外资企业,以及德国、韩国、美国、日本、瑞士等驻华机构,推介了东莞营商环境及发展商机。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王先庆观察到,不同于过去的外资投资设厂模式,目前外资企业在广东的布局,逐渐从以生产基地为主,转变为研发中心和总部型项目,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核心研发的本地化以及供应链的本地化。“当前东莞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上,主打招牌不再是加工贸易,而是从全球引进后与本土制造业、科技创新机构进行转化,再从东莞走向全球,这背后便是东莞能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的优势所在。”王先庆说。伴随着一系列高科技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外资项目落地,东莞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上的地位也越来越向上攀升,深度嵌入全球中高端价值链。三星在东莞的投资就证明了这一点。此前,三星全球副社长兼三星大中华区首席副总裁王彤表示,最近十年,三星在华发展战略从原先的以组装为主的电子整机产业快速转换成以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电池、新型显示器件等尖端元器件产业。“虽然近年来电子信息整机行业外流,但它的供应链、产业链依旧离不开大湾区。”彭富强认为,下半年,东莞要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在增量层面,势必要继续促进利用外资企稳回升,尤其要在营商环境和政策力度上,更大程度提升对外商投资吸引力,如积极支持新兴产业领域外资项目投资,在税收、金融和人才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未来东莞要大力招引优质独角兽外资企业进驻,同时鼓励并协助东莞企业开拓更广泛的海外市场,推动这类企业从东莞二次出海,形成‘引进来、走出去’的良性循环局面。”彭富强表示,东莞要继续明确对外资招商的定位,要跟大湾区其他的城市差异化竞争,形成外资招引的东莞优势,更大程度上推动内外贸内外资互促双强。来源于:南方财经
这几天,毕马威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与发展中心合伙人彭富强正在等待一批来自于大湾区的财务总监(CFO)到东莞调研,“目前大约有30多位企业家参与,一半是外资企业,主要来了解东莞先进制造业。这里面有金融科技企业,也有新能源和生物医药企业,他们对这次调研非常重视。”作为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彭富强近些年深度参与东莞吸引和利用外资工作。在其看来,伴随着“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新定位不断深化,以及东莞营商环境和在大湾区的影响力持续提升,诸多总部设在香港的外资企业来到东莞考察并洽谈投资,这让东莞和香港两地的协同合作逐步深化,也让东莞加快全球化对接的步伐。近期,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东莞走访调研发现,越来越多传统外贸企业充分发挥东莞作为国内外重要货源地优势,抢抓跨境电商发展新机遇,与产业带“双向奔赴”,借助跨境电商平台让优质产品与品牌二次出海。8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在东莞举行,围绕“五链”协同,激发产业出海新动能主题,来自粤港澳三地的工商界嘉宾开展深入研讨。会议上,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刑文聚表示,立足高水平对外开放,东莞正全力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代化枢纽城市,正凭借自身新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高端外资的目光。外贸企业加速全球布局不久前闭幕的巴黎奥运会上,东莞制造的身影无处不在。从充气运动排球、自行车奥运车架、奥运冠军头盔、官方硅胶手环到运动员服饰,东莞上演着赛场外的另一场商业竞速。依托赛事影响力,东莞的企业实现了自主品牌的成功出海。“奥运订单为企业带来了品牌出海机遇,通过体育赛事订单让我们能快速了解海外消费者的习惯,帮助我们更好地开拓海外市场。未来,我们将通过品牌出海提升产品知名度,加快全球化布局。”负责本届奥运会充气运动排球生产的东莞市佳恒玩具有限公司外贸业务主管蒋莉君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奥运会上的频频亮相,折射出东莞外贸强劲的创新力。上半年,东莞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4%。今年7月份,东莞市外贸进出口1252.3亿元,同比增长19.1%。尽管压力仍在,但东莞外贸还是连续三个季度实现跳跃增长。而这一次,东莞又借助跨境电商这一新赛道,找到了稳外贸的新动能。当前,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增长的新动能,全球贸易发展的新势力。在东莞,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400亿元。从2018年至2023年,东莞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年均增长率达19.64%,为推动外贸大市稳增长、促创新、增动能提供了重要支撑。生产香薰机、香薰加湿器、美容仪器等家用电器的东莞市三众智能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是在2019年开始布局跨境电商的外贸企业。早期,企业主要通过贸易公司或海外公司的中国办事处出货,随着海外市场的变动,三众开始接触跨境电商卖家。彼时,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等第三方平台尝鲜后,三众发现跨境电商大有可为,并在2022年决定建立企业跨境电商独立站。“跨境电商业务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差异化市场,订单从之前的大单销售转变为更多碎片化订单,不仅提升了销售额,也让企业看到了不同的市场和产品需求,让我们更好地迎合海外市场。”三众总助张应昌表示。目前,跨境电商这一渠道的销售额已经占公司外贸销售额的七成,成为外贸的主要途径。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观察发现,借助跨境电商,东莞企业总能在全球市场变化中找到新机遇。除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和较低的成本外,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在拓展海外业务的基础上,更让产业链国际合作变得更深,让东莞这座外贸城市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更强。“我们目前就在中东地区探索海外仓模式,将售后服务和集采分销也前置到当地,对于当地客户来说,能够更快地面对面交流和探讨,客户需要样品或短时间内的紧急订单都可以在当地迅速得到解决。”张应昌介绍。今年前两个月,东莞的跨境直购出口、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分别增长71.3%和396.4%,两者合计拉高出口增速4.2个百分点。前四个月,东莞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继续增长11倍。展望未来,凭借着海外仓提供的更加精准的“海外市场画像”,东莞外贸新动能将进一步壮大。吸引高端外资项目落地外资被视为培育开放发展新增长点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东莞已吸引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家外资企业投资,外资一度成为东莞外向型经济的生命线。在去年“招商年”的基础上,东莞将今年定为“投资年”,期待以投资切实稳定经济增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目前东莞正发挥自身外向型经济大市优势,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向全球要转型、要市场。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东莞实际利用外资19.8亿元,新设外资企业589家,同比增长16.2%。7月10日,东莞市举办跨国公司交流会,会上共签约11宗外资项目,涉及投资金额130.8亿元。交流会向三星、雀巢、西门子、沃尔玛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国总部、重点外资企业,以及德国、韩国、美国、日本、瑞士等驻华机构,推介了东莞营商环境及发展商机。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王先庆观察到,不同于过去的外资投资设厂模式,目前外资企业在广东的布局,逐渐从以生产基地为主,转变为研发中心和总部型项目,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核心研发的本地化以及供应链的本地化。“当前东莞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上,主打招牌不再是加工贸易,而是从全球引进后与本土制造业、科技创新机构进行转化,再从东莞走向全球,这背后便是东莞能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的优势所在。”王先庆说。伴随着一系列高科技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外资项目落地,东莞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上的地位也越来越向上攀升,深度嵌入全球中高端价值链。三星在东莞的投资就证明了这一点。此前,三星全球副社长兼三星大中华区首席副总裁王彤表示,最近十年,三星在华发展战略从原先的以组装为主的电子整机产业快速转换成以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电池、新型显示器件等尖端元器件产业。“虽然近年来电子信息整机行业外流,但它的供应链、产业链依旧离不开大湾区。”彭富强认为,下半年,东莞要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在增量层面,势必要继续促进利用外资企稳回升,尤其要在营商环境和政策力度上,更大程度提升对外商投资吸引力,如积极支持新兴产业领域外资项目投资,在税收、金融和人才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未来东莞要大力招引优质独角兽外资企业进驻,同时鼓励并协助东莞企业开拓更广泛的海外市场,推动这类企业从东莞二次出海,形成‘引进来、走出去’的良性循环局面。”彭富强表示,东莞要继续明确对外资招商的定位,要跟大湾区其他的城市差异化竞争,形成外资招引的东莞优势,更大程度上推动内外贸内外资互促双强。来源于:南方财经
发布: 2024-08-16 09:35 阅读:237
本报讯 (记者 孙向阳)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跨境电商+产业+海外仓”新发展理念,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上半年,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1.81亿元,同比增长6.9倍。这是记者14日从市商务局获悉的。 上半年,我市商务部门发挥京东跨境电商综合运营服务平台引领撬动作用,引进跨境电商企业9家,鼓励传统外贸企业“触网升级”,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入驻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国制造网,有16家企业开展了跨境电商9710、9810、1210模式业务。同时,我市商务部门积极推动“跨境电商+产业+海外仓”融合发展,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与“京东跨境电商综合运营服务平台”“大同市出口商品国际推广平台”和大同海外仓企业等重点平台、服务商对接,借“仓”出海,打造产业带发展示范企业,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制定品牌发展战略,立足技术、质量、服务、文化、体验等品牌内涵特质,鼓励有条件的跨境电商企业培育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和DTC(直接面向消费者)品牌,此外,加大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向省商务厅为跨境电商企业申报了注册自有商标、产品国际认证、申请专利的政策支持。来源于:大同新闻报
本报讯 (记者 孙向阳)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跨境电商+产业+海外仓”新发展理念,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上半年,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1.81亿元,同比增长6.9倍。这是记者14日从市商务局获悉的。 上半年,我市商务部门发挥京东跨境电商综合运营服务平台引领撬动作用,引进跨境电商企业9家,鼓励传统外贸企业“触网升级”,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入驻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国制造网,有16家企业开展了跨境电商9710、9810、1210模式业务。同时,我市商务部门积极推动“跨境电商+产业+海外仓”融合发展,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与“京东跨境电商综合运营服务平台”“大同市出口商品国际推广平台”和大同海外仓企业等重点平台、服务商对接,借“仓”出海,打造产业带发展示范企业,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制定品牌发展战略,立足技术、质量、服务、文化、体验等品牌内涵特质,鼓励有条件的跨境电商企业培育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和DTC(直接面向消费者)品牌,此外,加大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向省商务厅为跨境电商企业申报了注册自有商标、产品国际认证、申请专利的政策支持。来源于:大同新闻报
发布: 2024-08-16 09:24 阅读:241
查看详情本报讯 (记者 孙向阳)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跨境电商+产业+海外仓”新发展理念,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上半年,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1.81亿元,同比增长6.9倍。这是记者14日从市商务局获悉的。 上半年,我市商务部门发挥京东跨境电商综合运营服务平台引领撬动作用,引进跨境电商企业9家,鼓励传统外贸企业“触网升级”,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入驻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国制造网,有16家企业开展了跨境电商9710、9810、1210模式业务。同时,我市商务部门积极推动“跨境电商+产业+海外仓”融合发展,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与“京东跨境电商综合运营服务平台”“大同市出口商品国际推广平台”和大同海外仓企业等重点平台、服务商对接,借“仓”出海,打造产业带发展示范企业,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制定品牌发展战略,立足技术、质量、服务、文化、体验等品牌内涵特质,鼓励有条件的跨境电商企业培育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和DTC(直接面向消费者)品牌,此外,加大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向省商务厅为跨境电商企业申报了注册自有商标、产品国际认证、申请专利的政策支持。来源于:大同新闻报
本报讯 (记者 孙向阳)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跨境电商+产业+海外仓”新发展理念,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上半年,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1.81亿元,同比增长6.9倍。这是记者14日从市商务局获悉的。 上半年,我市商务部门发挥京东跨境电商综合运营服务平台引领撬动作用,引进跨境电商企业9家,鼓励传统外贸企业“触网升级”,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入驻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国制造网,有16家企业开展了跨境电商9710、9810、1210模式业务。同时,我市商务部门积极推动“跨境电商+产业+海外仓”融合发展,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与“京东跨境电商综合运营服务平台”“大同市出口商品国际推广平台”和大同海外仓企业等重点平台、服务商对接,借“仓”出海,打造产业带发展示范企业,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制定品牌发展战略,立足技术、质量、服务、文化、体验等品牌内涵特质,鼓励有条件的跨境电商企业培育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和DTC(直接面向消费者)品牌,此外,加大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向省商务厅为跨境电商企业申报了注册自有商标、产品国际认证、申请专利的政策支持。来源于:大同新闻报
发布: 2024-08-16 09:24 阅读:241
8 月 14 日消息,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宣布,核发了位于增城区的希音( SHEIN )供应链总部项目。▲ 希音项目规划图据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介绍,希音是一家国际 B2C 快时尚电子商务公司,为全国最大跨境电商企业,主要经营女装,同时也提供男装、童装、饰品、鞋、包等时尚用品,是全球第五大独角兽企业。希音供应链总部项目位于增城区中新镇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全部 25 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均已核发。▲ 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希音集团拟在增城规划建设运营仓储、备货、拣货、分拨、发货、结算一体的智能化仓储物流配送园区,设立供应链中心,为希音全球销售提供核心支持。一期总部项目占地 738 亩,总建筑面积不少于 80 万㎡,总投资 36.9 亿元。据IT之家此前报道,消息称希音在今年 6 月时已向英国市场监管机构提交首次公开发行 (IPO) 的机密文件,估值约 500 亿英镑(当前约 4591.3 亿元人民币)。来源于:IT之家
8 月 14 日消息,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宣布,核发了位于增城区的希音( SHEIN )供应链总部项目。▲ 希音项目规划图据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介绍,希音是一家国际 B2C 快时尚电子商务公司,为全国最大跨境电商企业,主要经营女装,同时也提供男装、童装、饰品、鞋、包等时尚用品,是全球第五大独角兽企业。希音供应链总部项目位于增城区中新镇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全部 25 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均已核发。▲ 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希音集团拟在增城规划建设运营仓储、备货、拣货、分拨、发货、结算一体的智能化仓储物流配送园区,设立供应链中心,为希音全球销售提供核心支持。一期总部项目占地 738 亩,总建筑面积不少于 80 万㎡,总投资 36.9 亿元。据IT之家此前报道,消息称希音在今年 6 月时已向英国市场监管机构提交首次公开发行 (IPO) 的机密文件,估值约 500 亿英镑(当前约 4591.3 亿元人民币)。来源于:IT之家
发布: 2024-08-15 10:01 阅读:302
查看详情8 月 14 日消息,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宣布,核发了位于增城区的希音( SHEIN )供应链总部项目。▲ 希音项目规划图据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介绍,希音是一家国际 B2C 快时尚电子商务公司,为全国最大跨境电商企业,主要经营女装,同时也提供男装、童装、饰品、鞋、包等时尚用品,是全球第五大独角兽企业。希音供应链总部项目位于增城区中新镇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全部 25 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均已核发。▲ 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希音集团拟在增城规划建设运营仓储、备货、拣货、分拨、发货、结算一体的智能化仓储物流配送园区,设立供应链中心,为希音全球销售提供核心支持。一期总部项目占地 738 亩,总建筑面积不少于 80 万㎡,总投资 36.9 亿元。据IT之家此前报道,消息称希音在今年 6 月时已向英国市场监管机构提交首次公开发行 (IPO) 的机密文件,估值约 500 亿英镑(当前约 4591.3 亿元人民币)。来源于:IT之家
8 月 14 日消息,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宣布,核发了位于增城区的希音( SHEIN )供应链总部项目。▲ 希音项目规划图据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介绍,希音是一家国际 B2C 快时尚电子商务公司,为全国最大跨境电商企业,主要经营女装,同时也提供男装、童装、饰品、鞋、包等时尚用品,是全球第五大独角兽企业。希音供应链总部项目位于增城区中新镇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全部 25 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均已核发。▲ 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希音集团拟在增城规划建设运营仓储、备货、拣货、分拨、发货、结算一体的智能化仓储物流配送园区,设立供应链中心,为希音全球销售提供核心支持。一期总部项目占地 738 亩,总建筑面积不少于 80 万㎡,总投资 36.9 亿元。据IT之家此前报道,消息称希音在今年 6 月时已向英国市场监管机构提交首次公开发行 (IPO) 的机密文件,估值约 500 亿英镑(当前约 4591.3 亿元人民币)。来源于:IT之家
发布: 2024-08-15 10:01 阅读:302
本报讯 (记者 蔡明宣) 近日,记者从泉州海关获悉:今年前七个月,泉州市外贸进出口额达1569.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7.5%,增速排名全省第二。其中,出口1117.8亿元,增长16.4%;进口451.7亿元,增长20.4%。前七个月,泉州市一般贸易进出口1176.7亿元,增长16.4%,占外贸总值的75%;保税物流进出口89.2亿元,增长14.9倍;市场采购等其他贸易方式进出口269.2亿元,占外贸总值的17.2%。前七个月,泉州市对东盟、欧盟、美国分别进出口378.2亿元、155.3亿元、155.7亿元,分别增长17.2%、10.1%、14.1%;对伊拉克、新加坡、巴西、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进出口68亿元、49亿元、41.8亿元、38.3亿元,分别增长5.8倍、3.7倍、52.8%、78.7%。1月至7月,泉州市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574.8亿元,增长15.8%,其中,纺织服装、家具、箱包、塑料制品、玩具分别出口303.8亿元、17.7亿元、42.6亿元、62.6亿元、13.6亿元,分别增长20.6%、28%、18.4%、33.9%、1.2倍。“今年以来,中东市场的订单量稳中有升。”晋江莱登克鞋业董事长陈晓康表示,该公司长期以欧美市场为主,近几年持续拓展中东等新兴市场,5年间,订单量显著增长。陈晓康坦言,国际贸易竞争激烈,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他们会选择持续拓展新兴市场,“前期会以OEM形式做订单的配合,后续等积累了市场经验后,我们会考虑寻找当地经销商,进行自主品牌的布局。”泉州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前七个月,泉州外贸呈现稳中有进、质升量稳的态势,一般贸易主导地位突出,民营企业保持外贸“主力军”本色,深耕新兴市场成效明显,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整体回暖,资源性商品进口增幅较大,进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来源于:晋江经济日报
本报讯 (记者 蔡明宣) 近日,记者从泉州海关获悉:今年前七个月,泉州市外贸进出口额达1569.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7.5%,增速排名全省第二。其中,出口1117.8亿元,增长16.4%;进口451.7亿元,增长20.4%。前七个月,泉州市一般贸易进出口1176.7亿元,增长16.4%,占外贸总值的75%;保税物流进出口89.2亿元,增长14.9倍;市场采购等其他贸易方式进出口269.2亿元,占外贸总值的17.2%。前七个月,泉州市对东盟、欧盟、美国分别进出口378.2亿元、155.3亿元、155.7亿元,分别增长17.2%、10.1%、14.1%;对伊拉克、新加坡、巴西、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进出口68亿元、49亿元、41.8亿元、38.3亿元,分别增长5.8倍、3.7倍、52.8%、78.7%。1月至7月,泉州市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574.8亿元,增长15.8%,其中,纺织服装、家具、箱包、塑料制品、玩具分别出口303.8亿元、17.7亿元、42.6亿元、62.6亿元、13.6亿元,分别增长20.6%、28%、18.4%、33.9%、1.2倍。“今年以来,中东市场的订单量稳中有升。”晋江莱登克鞋业董事长陈晓康表示,该公司长期以欧美市场为主,近几年持续拓展中东等新兴市场,5年间,订单量显著增长。陈晓康坦言,国际贸易竞争激烈,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他们会选择持续拓展新兴市场,“前期会以OEM形式做订单的配合,后续等积累了市场经验后,我们会考虑寻找当地经销商,进行自主品牌的布局。”泉州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前七个月,泉州外贸呈现稳中有进、质升量稳的态势,一般贸易主导地位突出,民营企业保持外贸“主力军”本色,深耕新兴市场成效明显,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整体回暖,资源性商品进口增幅较大,进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来源于:晋江经济日报
发布: 2024-08-15 09:53 阅读:234
查看详情本报讯 (记者 蔡明宣) 近日,记者从泉州海关获悉:今年前七个月,泉州市外贸进出口额达1569.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7.5%,增速排名全省第二。其中,出口1117.8亿元,增长16.4%;进口451.7亿元,增长20.4%。前七个月,泉州市一般贸易进出口1176.7亿元,增长16.4%,占外贸总值的75%;保税物流进出口89.2亿元,增长14.9倍;市场采购等其他贸易方式进出口269.2亿元,占外贸总值的17.2%。前七个月,泉州市对东盟、欧盟、美国分别进出口378.2亿元、155.3亿元、155.7亿元,分别增长17.2%、10.1%、14.1%;对伊拉克、新加坡、巴西、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进出口68亿元、49亿元、41.8亿元、38.3亿元,分别增长5.8倍、3.7倍、52.8%、78.7%。1月至7月,泉州市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574.8亿元,增长15.8%,其中,纺织服装、家具、箱包、塑料制品、玩具分别出口303.8亿元、17.7亿元、42.6亿元、62.6亿元、13.6亿元,分别增长20.6%、28%、18.4%、33.9%、1.2倍。“今年以来,中东市场的订单量稳中有升。”晋江莱登克鞋业董事长陈晓康表示,该公司长期以欧美市场为主,近几年持续拓展中东等新兴市场,5年间,订单量显著增长。陈晓康坦言,国际贸易竞争激烈,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他们会选择持续拓展新兴市场,“前期会以OEM形式做订单的配合,后续等积累了市场经验后,我们会考虑寻找当地经销商,进行自主品牌的布局。”泉州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前七个月,泉州外贸呈现稳中有进、质升量稳的态势,一般贸易主导地位突出,民营企业保持外贸“主力军”本色,深耕新兴市场成效明显,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整体回暖,资源性商品进口增幅较大,进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来源于:晋江经济日报
本报讯 (记者 蔡明宣) 近日,记者从泉州海关获悉:今年前七个月,泉州市外贸进出口额达1569.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7.5%,增速排名全省第二。其中,出口1117.8亿元,增长16.4%;进口451.7亿元,增长20.4%。前七个月,泉州市一般贸易进出口1176.7亿元,增长16.4%,占外贸总值的75%;保税物流进出口89.2亿元,增长14.9倍;市场采购等其他贸易方式进出口269.2亿元,占外贸总值的17.2%。前七个月,泉州市对东盟、欧盟、美国分别进出口378.2亿元、155.3亿元、155.7亿元,分别增长17.2%、10.1%、14.1%;对伊拉克、新加坡、巴西、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进出口68亿元、49亿元、41.8亿元、38.3亿元,分别增长5.8倍、3.7倍、52.8%、78.7%。1月至7月,泉州市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574.8亿元,增长15.8%,其中,纺织服装、家具、箱包、塑料制品、玩具分别出口303.8亿元、17.7亿元、42.6亿元、62.6亿元、13.6亿元,分别增长20.6%、28%、18.4%、33.9%、1.2倍。“今年以来,中东市场的订单量稳中有升。”晋江莱登克鞋业董事长陈晓康表示,该公司长期以欧美市场为主,近几年持续拓展中东等新兴市场,5年间,订单量显著增长。陈晓康坦言,国际贸易竞争激烈,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他们会选择持续拓展新兴市场,“前期会以OEM形式做订单的配合,后续等积累了市场经验后,我们会考虑寻找当地经销商,进行自主品牌的布局。”泉州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前七个月,泉州外贸呈现稳中有进、质升量稳的态势,一般贸易主导地位突出,民营企业保持外贸“主力军”本色,深耕新兴市场成效明显,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整体回暖,资源性商品进口增幅较大,进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来源于:晋江经济日报
发布: 2024-08-15 09:53 阅读:234
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江苏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5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幅较全国高1.9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2.7%。其中,出口总值2.02万亿元,增长7.5%;进口总值1.13万亿元,增长9.1%。加工贸易明显恢复。前7个月,我省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82万亿元,增长6.2%,占全省进出口总值57.8%。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9799.2亿元,增长11.3%,占全省进出口总值31.1%。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3205亿元,增长10.1%,占全省进出口总值10.2%。民营企业拉动作用显著。前7个月,我省民营企业进出口1.43万亿元,增长13%,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速5.7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值较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至45.5%。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进出口1.47万亿元和2421.9亿元,分别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6.8%和7.7%。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保持持续增长。前7个月,我省对东盟、美国、韩国分别进出口4924.6亿元、3880.6亿元、3174.9亿元,分别增长10.9%、5.4%、13.3%。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4万亿元,增长12.9%,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速5.5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4.4%。集成电路、手机、船舶等机电产品拉动出口增长。前7个月,我省出口机电产品1.38万亿元,增长9.1%,占全省出口总值的68.2%。其中,集成电路、手机、船舶分别增长35.7%、39.5%、59.8%,三者合计拉动我省出口增长4.7个百分点。来源于:新华日报
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江苏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5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幅较全国高1.9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2.7%。其中,出口总值2.02万亿元,增长7.5%;进口总值1.13万亿元,增长9.1%。加工贸易明显恢复。前7个月,我省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82万亿元,增长6.2%,占全省进出口总值57.8%。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9799.2亿元,增长11.3%,占全省进出口总值31.1%。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3205亿元,增长10.1%,占全省进出口总值10.2%。民营企业拉动作用显著。前7个月,我省民营企业进出口1.43万亿元,增长13%,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速5.7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值较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至45.5%。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进出口1.47万亿元和2421.9亿元,分别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6.8%和7.7%。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保持持续增长。前7个月,我省对东盟、美国、韩国分别进出口4924.6亿元、3880.6亿元、3174.9亿元,分别增长10.9%、5.4%、13.3%。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4万亿元,增长12.9%,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速5.5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4.4%。集成电路、手机、船舶等机电产品拉动出口增长。前7个月,我省出口机电产品1.38万亿元,增长9.1%,占全省出口总值的68.2%。其中,集成电路、手机、船舶分别增长35.7%、39.5%、59.8%,三者合计拉动我省出口增长4.7个百分点。来源于:新华日报
发布: 2024-08-15 09:50 阅读:245
查看详情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江苏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5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幅较全国高1.9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2.7%。其中,出口总值2.02万亿元,增长7.5%;进口总值1.13万亿元,增长9.1%。加工贸易明显恢复。前7个月,我省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82万亿元,增长6.2%,占全省进出口总值57.8%。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9799.2亿元,增长11.3%,占全省进出口总值31.1%。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3205亿元,增长10.1%,占全省进出口总值10.2%。民营企业拉动作用显著。前7个月,我省民营企业进出口1.43万亿元,增长13%,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速5.7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值较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至45.5%。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进出口1.47万亿元和2421.9亿元,分别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6.8%和7.7%。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保持持续增长。前7个月,我省对东盟、美国、韩国分别进出口4924.6亿元、3880.6亿元、3174.9亿元,分别增长10.9%、5.4%、13.3%。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4万亿元,增长12.9%,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速5.5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4.4%。集成电路、手机、船舶等机电产品拉动出口增长。前7个月,我省出口机电产品1.38万亿元,增长9.1%,占全省出口总值的68.2%。其中,集成电路、手机、船舶分别增长35.7%、39.5%、59.8%,三者合计拉动我省出口增长4.7个百分点。来源于:新华日报
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江苏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5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幅较全国高1.9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2.7%。其中,出口总值2.02万亿元,增长7.5%;进口总值1.13万亿元,增长9.1%。加工贸易明显恢复。前7个月,我省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82万亿元,增长6.2%,占全省进出口总值57.8%。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9799.2亿元,增长11.3%,占全省进出口总值31.1%。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3205亿元,增长10.1%,占全省进出口总值10.2%。民营企业拉动作用显著。前7个月,我省民营企业进出口1.43万亿元,增长13%,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速5.7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值较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至45.5%。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进出口1.47万亿元和2421.9亿元,分别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6.8%和7.7%。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保持持续增长。前7个月,我省对东盟、美国、韩国分别进出口4924.6亿元、3880.6亿元、3174.9亿元,分别增长10.9%、5.4%、13.3%。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4万亿元,增长12.9%,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速5.5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4.4%。集成电路、手机、船舶等机电产品拉动出口增长。前7个月,我省出口机电产品1.38万亿元,增长9.1%,占全省出口总值的68.2%。其中,集成电路、手机、船舶分别增长35.7%、39.5%、59.8%,三者合计拉动我省出口增长4.7个百分点。来源于:新华日报
发布: 2024-08-15 09:50 阅读:245
今年前7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83万亿元,同比增长6.2%,创历史同期新高。“对外贸易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尤其在出口端保持了稳中有进的态势。”中国贸促会发展研究部部长刘正富介绍,外贸表现亮点多—— 贸易复苏势头明显。年初以来全球贸易形势持续改善,我国二季度出口增速进一步加快,出口成为拉动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回稳向上的重要支撑。上半年月度贸易规模高位运行、出口增速持续回升向好、出口贸易量稳步复苏、出口市场份额扩大均能体现向好态势。 出口动能保持相当水平。出口竞争优势继续提升,结构性增长明显,充分反映出我国强大的生产能力,以及出口背后的供应链优势、创新优势和比较成本优势。中间品贸易不断拓展,反映了我国制造业正在转型升级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市场多元化成效显著,对美出口增速转正,对欧出口缺口缩窄,显示传统市场出口韧性足;与东盟、拉美、金砖国家等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更为紧密,对我国出口形成有力支撑。 外贸经营主体活力充沛。中国贸促会近期调研结果显示,今年二季度,70.1%的外贸企业贸易额环比上涨或持平,69%的企业新增订单环比增加或持平。预计下半年出口向好或持平的企业占比78.5%。广大外贸企业积极开拓赛道,深入挖潜,做精做细。 接下来,如何持续发力促进外贸“质升量稳”? 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加大对外贸企业参加各类境外展会支持力度,持续培育境外自办展会、扩大办展规模,加强重点展会供采对接,促进中间品贸易。持续办好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等重要展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依托中非企业家大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中拉企业家高峰会等,引导企业深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开展“千团出海”行动,面向重要经贸伙伴组织大批企业赴海外参展办展、考察洽谈。 强化对企业信息培训和商事法律服务。加强宣传解读培训,指导企业用足用好RCEP等自贸协定优惠政策,打造RCEP宣传解读“国家队”和推广实施“主阵地”。完善贸法通、贸企通等数字平台功能,为外贸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信息咨询、法律查明等服务。强化“互联网+”综合服务,提升原产地证签发便利化水平。加快建设一站式、全链条、国际化商事法律服务体系,积极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培育国际一流商事调解、仲裁机构,更好发挥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作用。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深度参与国际商会、国际展览局等国际组织工作,发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长期观察员、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观察员、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全面观察员作用,积极参与数字贸易、绿色贸易、跨境电商等领域国际规则标准制定。组织中国企业积极参与G20、APEC、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机制下工商界活动,表达中国工商界关切诉求,广泛凝聚合作共识,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随着一系列政策组合持续发力显效、新业态新动能加快培育,外贸实现全年‘质升量稳’目标基础坚实。”刘正富说。来源于:人民日报
今年前7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83万亿元,同比增长6.2%,创历史同期新高。“对外贸易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尤其在出口端保持了稳中有进的态势。”中国贸促会发展研究部部长刘正富介绍,外贸表现亮点多—— 贸易复苏势头明显。年初以来全球贸易形势持续改善,我国二季度出口增速进一步加快,出口成为拉动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回稳向上的重要支撑。上半年月度贸易规模高位运行、出口增速持续回升向好、出口贸易量稳步复苏、出口市场份额扩大均能体现向好态势。 出口动能保持相当水平。出口竞争优势继续提升,结构性增长明显,充分反映出我国强大的生产能力,以及出口背后的供应链优势、创新优势和比较成本优势。中间品贸易不断拓展,反映了我国制造业正在转型升级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市场多元化成效显著,对美出口增速转正,对欧出口缺口缩窄,显示传统市场出口韧性足;与东盟、拉美、金砖国家等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更为紧密,对我国出口形成有力支撑。 外贸经营主体活力充沛。中国贸促会近期调研结果显示,今年二季度,70.1%的外贸企业贸易额环比上涨或持平,69%的企业新增订单环比增加或持平。预计下半年出口向好或持平的企业占比78.5%。广大外贸企业积极开拓赛道,深入挖潜,做精做细。 接下来,如何持续发力促进外贸“质升量稳”? 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加大对外贸企业参加各类境外展会支持力度,持续培育境外自办展会、扩大办展规模,加强重点展会供采对接,促进中间品贸易。持续办好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等重要展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依托中非企业家大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中拉企业家高峰会等,引导企业深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开展“千团出海”行动,面向重要经贸伙伴组织大批企业赴海外参展办展、考察洽谈。 强化对企业信息培训和商事法律服务。加强宣传解读培训,指导企业用足用好RCEP等自贸协定优惠政策,打造RCEP宣传解读“国家队”和推广实施“主阵地”。完善贸法通、贸企通等数字平台功能,为外贸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信息咨询、法律查明等服务。强化“互联网+”综合服务,提升原产地证签发便利化水平。加快建设一站式、全链条、国际化商事法律服务体系,积极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培育国际一流商事调解、仲裁机构,更好发挥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作用。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深度参与国际商会、国际展览局等国际组织工作,发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长期观察员、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观察员、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全面观察员作用,积极参与数字贸易、绿色贸易、跨境电商等领域国际规则标准制定。组织中国企业积极参与G20、APEC、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机制下工商界活动,表达中国工商界关切诉求,广泛凝聚合作共识,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随着一系列政策组合持续发力显效、新业态新动能加快培育,外贸实现全年‘质升量稳’目标基础坚实。”刘正富说。来源于:人民日报
发布: 2024-08-15 09:46 阅读:201
查看详情今年前7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83万亿元,同比增长6.2%,创历史同期新高。“对外贸易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尤其在出口端保持了稳中有进的态势。”中国贸促会发展研究部部长刘正富介绍,外贸表现亮点多—— 贸易复苏势头明显。年初以来全球贸易形势持续改善,我国二季度出口增速进一步加快,出口成为拉动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回稳向上的重要支撑。上半年月度贸易规模高位运行、出口增速持续回升向好、出口贸易量稳步复苏、出口市场份额扩大均能体现向好态势。 出口动能保持相当水平。出口竞争优势继续提升,结构性增长明显,充分反映出我国强大的生产能力,以及出口背后的供应链优势、创新优势和比较成本优势。中间品贸易不断拓展,反映了我国制造业正在转型升级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市场多元化成效显著,对美出口增速转正,对欧出口缺口缩窄,显示传统市场出口韧性足;与东盟、拉美、金砖国家等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更为紧密,对我国出口形成有力支撑。 外贸经营主体活力充沛。中国贸促会近期调研结果显示,今年二季度,70.1%的外贸企业贸易额环比上涨或持平,69%的企业新增订单环比增加或持平。预计下半年出口向好或持平的企业占比78.5%。广大外贸企业积极开拓赛道,深入挖潜,做精做细。 接下来,如何持续发力促进外贸“质升量稳”? 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加大对外贸企业参加各类境外展会支持力度,持续培育境外自办展会、扩大办展规模,加强重点展会供采对接,促进中间品贸易。持续办好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等重要展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依托中非企业家大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中拉企业家高峰会等,引导企业深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开展“千团出海”行动,面向重要经贸伙伴组织大批企业赴海外参展办展、考察洽谈。 强化对企业信息培训和商事法律服务。加强宣传解读培训,指导企业用足用好RCEP等自贸协定优惠政策,打造RCEP宣传解读“国家队”和推广实施“主阵地”。完善贸法通、贸企通等数字平台功能,为外贸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信息咨询、法律查明等服务。强化“互联网+”综合服务,提升原产地证签发便利化水平。加快建设一站式、全链条、国际化商事法律服务体系,积极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培育国际一流商事调解、仲裁机构,更好发挥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作用。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深度参与国际商会、国际展览局等国际组织工作,发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长期观察员、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观察员、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全面观察员作用,积极参与数字贸易、绿色贸易、跨境电商等领域国际规则标准制定。组织中国企业积极参与G20、APEC、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机制下工商界活动,表达中国工商界关切诉求,广泛凝聚合作共识,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随着一系列政策组合持续发力显效、新业态新动能加快培育,外贸实现全年‘质升量稳’目标基础坚实。”刘正富说。来源于:人民日报
今年前7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83万亿元,同比增长6.2%,创历史同期新高。“对外贸易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尤其在出口端保持了稳中有进的态势。”中国贸促会发展研究部部长刘正富介绍,外贸表现亮点多—— 贸易复苏势头明显。年初以来全球贸易形势持续改善,我国二季度出口增速进一步加快,出口成为拉动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回稳向上的重要支撑。上半年月度贸易规模高位运行、出口增速持续回升向好、出口贸易量稳步复苏、出口市场份额扩大均能体现向好态势。 出口动能保持相当水平。出口竞争优势继续提升,结构性增长明显,充分反映出我国强大的生产能力,以及出口背后的供应链优势、创新优势和比较成本优势。中间品贸易不断拓展,反映了我国制造业正在转型升级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市场多元化成效显著,对美出口增速转正,对欧出口缺口缩窄,显示传统市场出口韧性足;与东盟、拉美、金砖国家等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更为紧密,对我国出口形成有力支撑。 外贸经营主体活力充沛。中国贸促会近期调研结果显示,今年二季度,70.1%的外贸企业贸易额环比上涨或持平,69%的企业新增订单环比增加或持平。预计下半年出口向好或持平的企业占比78.5%。广大外贸企业积极开拓赛道,深入挖潜,做精做细。 接下来,如何持续发力促进外贸“质升量稳”? 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加大对外贸企业参加各类境外展会支持力度,持续培育境外自办展会、扩大办展规模,加强重点展会供采对接,促进中间品贸易。持续办好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等重要展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依托中非企业家大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中拉企业家高峰会等,引导企业深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开展“千团出海”行动,面向重要经贸伙伴组织大批企业赴海外参展办展、考察洽谈。 强化对企业信息培训和商事法律服务。加强宣传解读培训,指导企业用足用好RCEP等自贸协定优惠政策,打造RCEP宣传解读“国家队”和推广实施“主阵地”。完善贸法通、贸企通等数字平台功能,为外贸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信息咨询、法律查明等服务。强化“互联网+”综合服务,提升原产地证签发便利化水平。加快建设一站式、全链条、国际化商事法律服务体系,积极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培育国际一流商事调解、仲裁机构,更好发挥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作用。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深度参与国际商会、国际展览局等国际组织工作,发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长期观察员、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观察员、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全面观察员作用,积极参与数字贸易、绿色贸易、跨境电商等领域国际规则标准制定。组织中国企业积极参与G20、APEC、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机制下工商界活动,表达中国工商界关切诉求,广泛凝聚合作共识,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随着一系列政策组合持续发力显效、新业态新动能加快培育,外贸实现全年‘质升量稳’目标基础坚实。”刘正富说。来源于:人民日报
发布: 2024-08-15 09:46 阅读:201
天津北方网讯:8月8日,一场跨境电商卖家沙龙活动在滨海新区既明跨境产业示范园区举办,像之前的许多宣讲交流会一样,现场又是座无虚席。让“买全球、卖全球”更方便,近年来,跨境电商备受市场青睐,热度持续攀升。今年上半年,我市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239亿元,同比增长26.6%,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利用这一外贸新业态,越来越多的企业踏上新赛道,加快了“出海”的脚步。从货主到“店主” 制造企业“一键出海”在上半年我市跨境电商业务中,出口表现尤为突出,整体规模近200亿元,同比增长29.2%。天津襄景实业有限公司就是在今年搭上了跨境电商出口的快车,为人造草坪这个看似小众的产品找到了新商机。“我们的人造草坪过去主要用在运动场、园林造景等领域,客户大多是企业;现在通过深加工,我们又增加了居家类产品,比如宠物训练垫、高尔夫推杆练习垫等。在园区的扶持下,我们在亚马逊平台开店销售这些产品,打开了消费者市场。”公司总经理苌志介绍。作为天津市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之一,既明跨境产业示范园区主要为国内企业提供平台运营课程、物流、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站式品牌“出海”解决方案。园区负责人宫振娜说:“跨境电商打破了地理空间限制,出口企业可以直接面对全球消费者。我们采用‘陪跑’的模式,帮助没有经验的卖家规避风险、尽快成长。”她表示,与传统外贸相比,跨境电商业务的门槛更低,更加灵活,中间环节的减少也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产品变“小”了,利润率却比普通的人造草坪高出一大截,苌志告诉记者,更重要的是,企业利用跨境电商这一模式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在我们的传统外贸生意里,产品很多时候要打采购商的品牌,而不是我们的。企业‘走出去’,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才能更有话语权,跨境电商很符合我们的发展方向。”他说,“公司已经成立了电商团队,目前主要面向北美市场,接下来计划向欧洲、中东拓展。”自2016年获批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来,我市建成了6家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并培育出一批本土化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帮助众多企业通过跨境电商“走出去”。截至目前,天津跨境电商主体已超过4000家。发挥集聚优势 培育特色产业带既明跨境产业示范园区的孵化对象不局限于本地,目前,该园区线下服务了240余家京津冀企业,线上服务企业更是超过3000家。在采访过程中,宫振娜多次提到了“产业带”这一概念。浙江诸暨是全国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广东顺德有“中国家电之都”的美誉,山东青岛的假睫毛生产基地年产量占全球的70%……产业带在全国甚至全球供应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数字化手段,跨境电商正在为各地产业带全面赋能,产业带形成的优质供应链也助推了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互联网销售对供应链的要求非常高,产品一旦断货会对订单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产业带中有很多同类产品及配件,能够保证及时供货。同时,跨境电商有利于促进产品迭代升级,当某个产品成为爆款时,还可以带动相关的配件销售。”宫振娜告诉记者,目前园区服务的产业带涉及天津的地毯、绢花,河北的汽车配件、箱包等多个领域。围绕产业带特点和空港、海港优势,今年以来,多个新兴跨境电商平台加大了在津布局力度:4月,拼多多海外跨境电商平台Temu零售出口业务正式落地天津港保税区;5月,速卖通与菜鸟在静海区设立了京津冀首个跨境出口仓,服务京津冀及其他北方地区产业带。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平台业务中心的落地,方便企业接收跨境电商领域的最新信息,开展业务创新。平台资源的聚集也有利于带动周边产业发展,促进天津跨境电商规模、质量综合提升。未来,我市将聚焦五金工具、家具家居、自行车、地毯等优势产业,继续培育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支持行业企业发展。政策持续加力 迈向“千亿级”目标相较跨境电商出口,国内消费者对跨境电商进口业务更加熟悉,通过电商平台“买全球”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今年上半年,我市实现跨境电商进口39.16亿元,同比增长14.8%。“五一”假期,位于方特欢乐世界的“小溪大汐”景区综合购物店里新增了一块跨境电商商品保税展示区域,这里的化妆品、手提包等进口商品来自东疆综合保税区。“和网上购物不同,顾客在展示区域内可以看到实物,提高了购物体验。保税展示也为我们构建‘线下引流+线上购物’这一商业模式提供了支持,能够提升相关商品的曝光率和购买率。”天津市赫阳宏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周雪艳说。天津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有效监管的基础上,海关部门发挥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为跨境电商企业开展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业务提供服务,指导其办理申报、担保等手续。同时,支持企业在综保区内设立退货中心仓,减少区外存储、物流等环节的支出。政策层面利好不断。日前,经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审议,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实施,其中提出加密天津港外贸航线、加快中欧(亚)班列高质量发展等,这无疑将为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对外贸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市相关部门也推出了支持跨境电商进出口集散分拨中心建设实施细则,鼓励更多跨境电商资源要素在津聚集。推广出口拼箱等便利化措施,落实无票免税、核定征收等税收政策……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天津将持续优化跨境电商监管模式,打造更优营商环境,还将出台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倍增计划,加大全市工作统筹推动力度,力争到2026年底实现千亿级规模目标。来源于:天津日报
天津北方网讯:8月8日,一场跨境电商卖家沙龙活动在滨海新区既明跨境产业示范园区举办,像之前的许多宣讲交流会一样,现场又是座无虚席。让“买全球、卖全球”更方便,近年来,跨境电商备受市场青睐,热度持续攀升。今年上半年,我市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239亿元,同比增长26.6%,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利用这一外贸新业态,越来越多的企业踏上新赛道,加快了“出海”的脚步。从货主到“店主” 制造企业“一键出海”在上半年我市跨境电商业务中,出口表现尤为突出,整体规模近200亿元,同比增长29.2%。天津襄景实业有限公司就是在今年搭上了跨境电商出口的快车,为人造草坪这个看似小众的产品找到了新商机。“我们的人造草坪过去主要用在运动场、园林造景等领域,客户大多是企业;现在通过深加工,我们又增加了居家类产品,比如宠物训练垫、高尔夫推杆练习垫等。在园区的扶持下,我们在亚马逊平台开店销售这些产品,打开了消费者市场。”公司总经理苌志介绍。作为天津市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之一,既明跨境产业示范园区主要为国内企业提供平台运营课程、物流、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站式品牌“出海”解决方案。园区负责人宫振娜说:“跨境电商打破了地理空间限制,出口企业可以直接面对全球消费者。我们采用‘陪跑’的模式,帮助没有经验的卖家规避风险、尽快成长。”她表示,与传统外贸相比,跨境电商业务的门槛更低,更加灵活,中间环节的减少也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产品变“小”了,利润率却比普通的人造草坪高出一大截,苌志告诉记者,更重要的是,企业利用跨境电商这一模式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在我们的传统外贸生意里,产品很多时候要打采购商的品牌,而不是我们的。企业‘走出去’,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才能更有话语权,跨境电商很符合我们的发展方向。”他说,“公司已经成立了电商团队,目前主要面向北美市场,接下来计划向欧洲、中东拓展。”自2016年获批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来,我市建成了6家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并培育出一批本土化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帮助众多企业通过跨境电商“走出去”。截至目前,天津跨境电商主体已超过4000家。发挥集聚优势 培育特色产业带既明跨境产业示范园区的孵化对象不局限于本地,目前,该园区线下服务了240余家京津冀企业,线上服务企业更是超过3000家。在采访过程中,宫振娜多次提到了“产业带”这一概念。浙江诸暨是全国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广东顺德有“中国家电之都”的美誉,山东青岛的假睫毛生产基地年产量占全球的70%……产业带在全国甚至全球供应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数字化手段,跨境电商正在为各地产业带全面赋能,产业带形成的优质供应链也助推了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互联网销售对供应链的要求非常高,产品一旦断货会对订单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产业带中有很多同类产品及配件,能够保证及时供货。同时,跨境电商有利于促进产品迭代升级,当某个产品成为爆款时,还可以带动相关的配件销售。”宫振娜告诉记者,目前园区服务的产业带涉及天津的地毯、绢花,河北的汽车配件、箱包等多个领域。围绕产业带特点和空港、海港优势,今年以来,多个新兴跨境电商平台加大了在津布局力度:4月,拼多多海外跨境电商平台Temu零售出口业务正式落地天津港保税区;5月,速卖通与菜鸟在静海区设立了京津冀首个跨境出口仓,服务京津冀及其他北方地区产业带。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平台业务中心的落地,方便企业接收跨境电商领域的最新信息,开展业务创新。平台资源的聚集也有利于带动周边产业发展,促进天津跨境电商规模、质量综合提升。未来,我市将聚焦五金工具、家具家居、自行车、地毯等优势产业,继续培育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支持行业企业发展。政策持续加力 迈向“千亿级”目标相较跨境电商出口,国内消费者对跨境电商进口业务更加熟悉,通过电商平台“买全球”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今年上半年,我市实现跨境电商进口39.16亿元,同比增长14.8%。“五一”假期,位于方特欢乐世界的“小溪大汐”景区综合购物店里新增了一块跨境电商商品保税展示区域,这里的化妆品、手提包等进口商品来自东疆综合保税区。“和网上购物不同,顾客在展示区域内可以看到实物,提高了购物体验。保税展示也为我们构建‘线下引流+线上购物’这一商业模式提供了支持,能够提升相关商品的曝光率和购买率。”天津市赫阳宏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周雪艳说。天津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有效监管的基础上,海关部门发挥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为跨境电商企业开展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业务提供服务,指导其办理申报、担保等手续。同时,支持企业在综保区内设立退货中心仓,减少区外存储、物流等环节的支出。政策层面利好不断。日前,经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审议,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实施,其中提出加密天津港外贸航线、加快中欧(亚)班列高质量发展等,这无疑将为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对外贸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市相关部门也推出了支持跨境电商进出口集散分拨中心建设实施细则,鼓励更多跨境电商资源要素在津聚集。推广出口拼箱等便利化措施,落实无票免税、核定征收等税收政策……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天津将持续优化跨境电商监管模式,打造更优营商环境,还将出台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倍增计划,加大全市工作统筹推动力度,力争到2026年底实现千亿级规模目标。来源于:天津日报
发布: 2024-08-15 09:37 阅读:238
查看详情天津北方网讯:8月8日,一场跨境电商卖家沙龙活动在滨海新区既明跨境产业示范园区举办,像之前的许多宣讲交流会一样,现场又是座无虚席。让“买全球、卖全球”更方便,近年来,跨境电商备受市场青睐,热度持续攀升。今年上半年,我市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239亿元,同比增长26.6%,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利用这一外贸新业态,越来越多的企业踏上新赛道,加快了“出海”的脚步。从货主到“店主” 制造企业“一键出海”在上半年我市跨境电商业务中,出口表现尤为突出,整体规模近200亿元,同比增长29.2%。天津襄景实业有限公司就是在今年搭上了跨境电商出口的快车,为人造草坪这个看似小众的产品找到了新商机。“我们的人造草坪过去主要用在运动场、园林造景等领域,客户大多是企业;现在通过深加工,我们又增加了居家类产品,比如宠物训练垫、高尔夫推杆练习垫等。在园区的扶持下,我们在亚马逊平台开店销售这些产品,打开了消费者市场。”公司总经理苌志介绍。作为天津市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之一,既明跨境产业示范园区主要为国内企业提供平台运营课程、物流、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站式品牌“出海”解决方案。园区负责人宫振娜说:“跨境电商打破了地理空间限制,出口企业可以直接面对全球消费者。我们采用‘陪跑’的模式,帮助没有经验的卖家规避风险、尽快成长。”她表示,与传统外贸相比,跨境电商业务的门槛更低,更加灵活,中间环节的减少也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产品变“小”了,利润率却比普通的人造草坪高出一大截,苌志告诉记者,更重要的是,企业利用跨境电商这一模式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在我们的传统外贸生意里,产品很多时候要打采购商的品牌,而不是我们的。企业‘走出去’,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才能更有话语权,跨境电商很符合我们的发展方向。”他说,“公司已经成立了电商团队,目前主要面向北美市场,接下来计划向欧洲、中东拓展。”自2016年获批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来,我市建成了6家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并培育出一批本土化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帮助众多企业通过跨境电商“走出去”。截至目前,天津跨境电商主体已超过4000家。发挥集聚优势 培育特色产业带既明跨境产业示范园区的孵化对象不局限于本地,目前,该园区线下服务了240余家京津冀企业,线上服务企业更是超过3000家。在采访过程中,宫振娜多次提到了“产业带”这一概念。浙江诸暨是全国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广东顺德有“中国家电之都”的美誉,山东青岛的假睫毛生产基地年产量占全球的70%……产业带在全国甚至全球供应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数字化手段,跨境电商正在为各地产业带全面赋能,产业带形成的优质供应链也助推了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互联网销售对供应链的要求非常高,产品一旦断货会对订单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产业带中有很多同类产品及配件,能够保证及时供货。同时,跨境电商有利于促进产品迭代升级,当某个产品成为爆款时,还可以带动相关的配件销售。”宫振娜告诉记者,目前园区服务的产业带涉及天津的地毯、绢花,河北的汽车配件、箱包等多个领域。围绕产业带特点和空港、海港优势,今年以来,多个新兴跨境电商平台加大了在津布局力度:4月,拼多多海外跨境电商平台Temu零售出口业务正式落地天津港保税区;5月,速卖通与菜鸟在静海区设立了京津冀首个跨境出口仓,服务京津冀及其他北方地区产业带。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平台业务中心的落地,方便企业接收跨境电商领域的最新信息,开展业务创新。平台资源的聚集也有利于带动周边产业发展,促进天津跨境电商规模、质量综合提升。未来,我市将聚焦五金工具、家具家居、自行车、地毯等优势产业,继续培育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支持行业企业发展。政策持续加力 迈向“千亿级”目标相较跨境电商出口,国内消费者对跨境电商进口业务更加熟悉,通过电商平台“买全球”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今年上半年,我市实现跨境电商进口39.16亿元,同比增长14.8%。“五一”假期,位于方特欢乐世界的“小溪大汐”景区综合购物店里新增了一块跨境电商商品保税展示区域,这里的化妆品、手提包等进口商品来自东疆综合保税区。“和网上购物不同,顾客在展示区域内可以看到实物,提高了购物体验。保税展示也为我们构建‘线下引流+线上购物’这一商业模式提供了支持,能够提升相关商品的曝光率和购买率。”天津市赫阳宏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周雪艳说。天津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有效监管的基础上,海关部门发挥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为跨境电商企业开展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业务提供服务,指导其办理申报、担保等手续。同时,支持企业在综保区内设立退货中心仓,减少区外存储、物流等环节的支出。政策层面利好不断。日前,经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审议,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实施,其中提出加密天津港外贸航线、加快中欧(亚)班列高质量发展等,这无疑将为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对外贸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市相关部门也推出了支持跨境电商进出口集散分拨中心建设实施细则,鼓励更多跨境电商资源要素在津聚集。推广出口拼箱等便利化措施,落实无票免税、核定征收等税收政策……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天津将持续优化跨境电商监管模式,打造更优营商环境,还将出台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倍增计划,加大全市工作统筹推动力度,力争到2026年底实现千亿级规模目标。来源于:天津日报
天津北方网讯:8月8日,一场跨境电商卖家沙龙活动在滨海新区既明跨境产业示范园区举办,像之前的许多宣讲交流会一样,现场又是座无虚席。让“买全球、卖全球”更方便,近年来,跨境电商备受市场青睐,热度持续攀升。今年上半年,我市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239亿元,同比增长26.6%,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利用这一外贸新业态,越来越多的企业踏上新赛道,加快了“出海”的脚步。从货主到“店主” 制造企业“一键出海”在上半年我市跨境电商业务中,出口表现尤为突出,整体规模近200亿元,同比增长29.2%。天津襄景实业有限公司就是在今年搭上了跨境电商出口的快车,为人造草坪这个看似小众的产品找到了新商机。“我们的人造草坪过去主要用在运动场、园林造景等领域,客户大多是企业;现在通过深加工,我们又增加了居家类产品,比如宠物训练垫、高尔夫推杆练习垫等。在园区的扶持下,我们在亚马逊平台开店销售这些产品,打开了消费者市场。”公司总经理苌志介绍。作为天津市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之一,既明跨境产业示范园区主要为国内企业提供平台运营课程、物流、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站式品牌“出海”解决方案。园区负责人宫振娜说:“跨境电商打破了地理空间限制,出口企业可以直接面对全球消费者。我们采用‘陪跑’的模式,帮助没有经验的卖家规避风险、尽快成长。”她表示,与传统外贸相比,跨境电商业务的门槛更低,更加灵活,中间环节的减少也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产品变“小”了,利润率却比普通的人造草坪高出一大截,苌志告诉记者,更重要的是,企业利用跨境电商这一模式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在我们的传统外贸生意里,产品很多时候要打采购商的品牌,而不是我们的。企业‘走出去’,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才能更有话语权,跨境电商很符合我们的发展方向。”他说,“公司已经成立了电商团队,目前主要面向北美市场,接下来计划向欧洲、中东拓展。”自2016年获批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来,我市建成了6家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并培育出一批本土化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帮助众多企业通过跨境电商“走出去”。截至目前,天津跨境电商主体已超过4000家。发挥集聚优势 培育特色产业带既明跨境产业示范园区的孵化对象不局限于本地,目前,该园区线下服务了240余家京津冀企业,线上服务企业更是超过3000家。在采访过程中,宫振娜多次提到了“产业带”这一概念。浙江诸暨是全国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广东顺德有“中国家电之都”的美誉,山东青岛的假睫毛生产基地年产量占全球的70%……产业带在全国甚至全球供应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数字化手段,跨境电商正在为各地产业带全面赋能,产业带形成的优质供应链也助推了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互联网销售对供应链的要求非常高,产品一旦断货会对订单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产业带中有很多同类产品及配件,能够保证及时供货。同时,跨境电商有利于促进产品迭代升级,当某个产品成为爆款时,还可以带动相关的配件销售。”宫振娜告诉记者,目前园区服务的产业带涉及天津的地毯、绢花,河北的汽车配件、箱包等多个领域。围绕产业带特点和空港、海港优势,今年以来,多个新兴跨境电商平台加大了在津布局力度:4月,拼多多海外跨境电商平台Temu零售出口业务正式落地天津港保税区;5月,速卖通与菜鸟在静海区设立了京津冀首个跨境出口仓,服务京津冀及其他北方地区产业带。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平台业务中心的落地,方便企业接收跨境电商领域的最新信息,开展业务创新。平台资源的聚集也有利于带动周边产业发展,促进天津跨境电商规模、质量综合提升。未来,我市将聚焦五金工具、家具家居、自行车、地毯等优势产业,继续培育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支持行业企业发展。政策持续加力 迈向“千亿级”目标相较跨境电商出口,国内消费者对跨境电商进口业务更加熟悉,通过电商平台“买全球”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今年上半年,我市实现跨境电商进口39.16亿元,同比增长14.8%。“五一”假期,位于方特欢乐世界的“小溪大汐”景区综合购物店里新增了一块跨境电商商品保税展示区域,这里的化妆品、手提包等进口商品来自东疆综合保税区。“和网上购物不同,顾客在展示区域内可以看到实物,提高了购物体验。保税展示也为我们构建‘线下引流+线上购物’这一商业模式提供了支持,能够提升相关商品的曝光率和购买率。”天津市赫阳宏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周雪艳说。天津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有效监管的基础上,海关部门发挥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为跨境电商企业开展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业务提供服务,指导其办理申报、担保等手续。同时,支持企业在综保区内设立退货中心仓,减少区外存储、物流等环节的支出。政策层面利好不断。日前,经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审议,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实施,其中提出加密天津港外贸航线、加快中欧(亚)班列高质量发展等,这无疑将为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对外贸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市相关部门也推出了支持跨境电商进出口集散分拨中心建设实施细则,鼓励更多跨境电商资源要素在津聚集。推广出口拼箱等便利化措施,落实无票免税、核定征收等税收政策……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天津将持续优化跨境电商监管模式,打造更优营商环境,还将出台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倍增计划,加大全市工作统筹推动力度,力争到2026年底实现千亿级规模目标。来源于:天津日报
发布: 2024-08-15 09:37 阅读:238
据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消息:今年以来,陕西促消费、稳外贸、强招商,消费市场加快恢复,进出口和引进内外资均实现规模稳中有增、质量优中有升。 1—7月,陕西进出口总值2638.7亿元,同比增长14.5%,高出全国8.3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国第六。全省有进出口业绩的外贸企业增长10.2%,达4450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近九成,增长12.2%。来源于:陕西日报
据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消息:今年以来,陕西促消费、稳外贸、强招商,消费市场加快恢复,进出口和引进内外资均实现规模稳中有增、质量优中有升。 1—7月,陕西进出口总值2638.7亿元,同比增长14.5%,高出全国8.3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国第六。全省有进出口业绩的外贸企业增长10.2%,达4450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近九成,增长12.2%。来源于:陕西日报
发布: 2024-08-14 09:38 阅读:219
查看详情据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消息:今年以来,陕西促消费、稳外贸、强招商,消费市场加快恢复,进出口和引进内外资均实现规模稳中有增、质量优中有升。 1—7月,陕西进出口总值2638.7亿元,同比增长14.5%,高出全国8.3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国第六。全省有进出口业绩的外贸企业增长10.2%,达4450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近九成,增长12.2%。来源于:陕西日报
据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消息:今年以来,陕西促消费、稳外贸、强招商,消费市场加快恢复,进出口和引进内外资均实现规模稳中有增、质量优中有升。 1—7月,陕西进出口总值2638.7亿元,同比增长14.5%,高出全国8.3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国第六。全省有进出口业绩的外贸企业增长10.2%,达4450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近九成,增长12.2%。来源于:陕西日报
发布: 2024-08-14 09:38 阅读:219
本报广州8月13日电 (记者李刚)记者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获悉:今年前7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5.1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20.8%。其中,出口3.36万亿元,增长12.6%;进口1.81万亿元,增长16.5%。前7个月,广东一般贸易进出口3.06万亿元,增长16.2%,占广东外贸总值的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至59.3%;前7个月,广东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0.9%,占广东出口总值的64.6%;前7个月,广东进口集成电路6231.5亿元,增长19.1%,占广东进口总值的34.6%。来源于:人民日报
本报广州8月13日电 (记者李刚)记者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获悉:今年前7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5.1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20.8%。其中,出口3.36万亿元,增长12.6%;进口1.81万亿元,增长16.5%。前7个月,广东一般贸易进出口3.06万亿元,增长16.2%,占广东外贸总值的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至59.3%;前7个月,广东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0.9%,占广东出口总值的64.6%;前7个月,广东进口集成电路6231.5亿元,增长19.1%,占广东进口总值的34.6%。来源于:人民日报
发布: 2024-08-14 09:36 阅读:241
查看详情本报广州8月13日电 (记者李刚)记者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获悉:今年前7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5.1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20.8%。其中,出口3.36万亿元,增长12.6%;进口1.81万亿元,增长16.5%。前7个月,广东一般贸易进出口3.06万亿元,增长16.2%,占广东外贸总值的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至59.3%;前7个月,广东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0.9%,占广东出口总值的64.6%;前7个月,广东进口集成电路6231.5亿元,增长19.1%,占广东进口总值的34.6%。来源于:人民日报
本报广州8月13日电 (记者李刚)记者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获悉:今年前7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5.1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20.8%。其中,出口3.36万亿元,增长12.6%;进口1.81万亿元,增长16.5%。前7个月,广东一般贸易进出口3.06万亿元,增长16.2%,占广东外贸总值的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至59.3%;前7个月,广东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0.9%,占广东出口总值的64.6%;前7个月,广东进口集成电路6231.5亿元,增长19.1%,占广东进口总值的34.6%。来源于:人民日报
发布: 2024-08-14 09:36 阅读:241
近期,多地围绕工业、交通运输、教育等重点领域,出台设备更新政策细则,明确具体的支持范围和包括贷款担保、贷款贴息等在内的支持举措。 上半年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速达到17.3%,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将不断扩大,撬动年规模约5万亿元的巨大市场。 近日,蜀道集团下属四川路桥(6.230, 0.03, 0.48%)装备分公司更新升级的首套拌合站配料机顺利下线。“针对老式拌合站占地面积较大、智能化程度不高、效率较低影响产能等问题,我们对拌合站配料机、控制系统等进行了升级改造。现在,设备占地面积缩小了30%,生产效率提升30%,计量精度提升20%,改造设备成本仅为新设备价值的30%至40%。”蜀道集团下属四川路桥装备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该负责人介绍,在政策支持下,今年以来该公司快速推进一批施工设备更新升级,设备年产能增量约2.4万至3.6万立方米。未来,公司还将大力推动设备更新,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是今年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今年3月,国务院发文对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作出系统部署,多地随后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相关项目加快落地。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8%,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不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当前,一些有设备更新意愿的企业,因为资金短缺、达不到项目申报门槛等方面问题,没有条件及时更新设备。为了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政策进一步加力,拿出更多“真金白银”,激励更多企业实施设备更新。 近日发布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安排近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设备更新,并降低资金申报的门槛,有效支持单体规模小、点多量大面广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多地也围绕重点领域进一步明确支持范围和支持举措。上海市近日发布教育领域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计划,重点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战略急需和新兴领域,更新不适应教学需求、性能无法达到教学相关配置标准或影响使用安全、已达到最低使用年限的设备。 《重庆市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推广先进设备应用、深入推进绿色装备替代等重点任务,明确到2027年,累计实施技术改造投资项目8000个,带动设备更新改造5万台(套)以上。 资金支持方面,江苏省近日发文进一步完善“设备担”政策,将支持对象范围由省内中小微制造企业扩大到省内所有中小微企业。江苏省还对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重点领域中长期贷款给予财政贴息,获得中央财政实施的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的项目可以叠加享受。 “大规模设备更新需要得到财政金融的有力支持。”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包括中央投资、专项再贷款等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将加快推动设备更新落地见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连平表示,加快大规模设备更新,在短期内是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有望拉动万亿规模投资。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国工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初步估算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来源于:经济参考网
近期,多地围绕工业、交通运输、教育等重点领域,出台设备更新政策细则,明确具体的支持范围和包括贷款担保、贷款贴息等在内的支持举措。 上半年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速达到17.3%,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将不断扩大,撬动年规模约5万亿元的巨大市场。 近日,蜀道集团下属四川路桥(6.230, 0.03, 0.48%)装备分公司更新升级的首套拌合站配料机顺利下线。“针对老式拌合站占地面积较大、智能化程度不高、效率较低影响产能等问题,我们对拌合站配料机、控制系统等进行了升级改造。现在,设备占地面积缩小了30%,生产效率提升30%,计量精度提升20%,改造设备成本仅为新设备价值的30%至40%。”蜀道集团下属四川路桥装备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该负责人介绍,在政策支持下,今年以来该公司快速推进一批施工设备更新升级,设备年产能增量约2.4万至3.6万立方米。未来,公司还将大力推动设备更新,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是今年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今年3月,国务院发文对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作出系统部署,多地随后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相关项目加快落地。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8%,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不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当前,一些有设备更新意愿的企业,因为资金短缺、达不到项目申报门槛等方面问题,没有条件及时更新设备。为了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政策进一步加力,拿出更多“真金白银”,激励更多企业实施设备更新。 近日发布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安排近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设备更新,并降低资金申报的门槛,有效支持单体规模小、点多量大面广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多地也围绕重点领域进一步明确支持范围和支持举措。上海市近日发布教育领域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计划,重点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战略急需和新兴领域,更新不适应教学需求、性能无法达到教学相关配置标准或影响使用安全、已达到最低使用年限的设备。 《重庆市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推广先进设备应用、深入推进绿色装备替代等重点任务,明确到2027年,累计实施技术改造投资项目8000个,带动设备更新改造5万台(套)以上。 资金支持方面,江苏省近日发文进一步完善“设备担”政策,将支持对象范围由省内中小微制造企业扩大到省内所有中小微企业。江苏省还对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重点领域中长期贷款给予财政贴息,获得中央财政实施的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的项目可以叠加享受。 “大规模设备更新需要得到财政金融的有力支持。”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包括中央投资、专项再贷款等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将加快推动设备更新落地见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连平表示,加快大规模设备更新,在短期内是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有望拉动万亿规模投资。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国工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初步估算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来源于:经济参考网
发布: 2024-08-14 09:34 阅读:224
查看详情近期,多地围绕工业、交通运输、教育等重点领域,出台设备更新政策细则,明确具体的支持范围和包括贷款担保、贷款贴息等在内的支持举措。 上半年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速达到17.3%,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将不断扩大,撬动年规模约5万亿元的巨大市场。 近日,蜀道集团下属四川路桥(6.230, 0.03, 0.48%)装备分公司更新升级的首套拌合站配料机顺利下线。“针对老式拌合站占地面积较大、智能化程度不高、效率较低影响产能等问题,我们对拌合站配料机、控制系统等进行了升级改造。现在,设备占地面积缩小了30%,生产效率提升30%,计量精度提升20%,改造设备成本仅为新设备价值的30%至40%。”蜀道集团下属四川路桥装备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该负责人介绍,在政策支持下,今年以来该公司快速推进一批施工设备更新升级,设备年产能增量约2.4万至3.6万立方米。未来,公司还将大力推动设备更新,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是今年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今年3月,国务院发文对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作出系统部署,多地随后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相关项目加快落地。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8%,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不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当前,一些有设备更新意愿的企业,因为资金短缺、达不到项目申报门槛等方面问题,没有条件及时更新设备。为了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政策进一步加力,拿出更多“真金白银”,激励更多企业实施设备更新。 近日发布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安排近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设备更新,并降低资金申报的门槛,有效支持单体规模小、点多量大面广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多地也围绕重点领域进一步明确支持范围和支持举措。上海市近日发布教育领域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计划,重点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战略急需和新兴领域,更新不适应教学需求、性能无法达到教学相关配置标准或影响使用安全、已达到最低使用年限的设备。 《重庆市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推广先进设备应用、深入推进绿色装备替代等重点任务,明确到2027年,累计实施技术改造投资项目8000个,带动设备更新改造5万台(套)以上。 资金支持方面,江苏省近日发文进一步完善“设备担”政策,将支持对象范围由省内中小微制造企业扩大到省内所有中小微企业。江苏省还对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重点领域中长期贷款给予财政贴息,获得中央财政实施的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的项目可以叠加享受。 “大规模设备更新需要得到财政金融的有力支持。”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包括中央投资、专项再贷款等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将加快推动设备更新落地见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连平表示,加快大规模设备更新,在短期内是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有望拉动万亿规模投资。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国工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初步估算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来源于:经济参考网
近期,多地围绕工业、交通运输、教育等重点领域,出台设备更新政策细则,明确具体的支持范围和包括贷款担保、贷款贴息等在内的支持举措。 上半年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速达到17.3%,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将不断扩大,撬动年规模约5万亿元的巨大市场。 近日,蜀道集团下属四川路桥(6.230, 0.03, 0.48%)装备分公司更新升级的首套拌合站配料机顺利下线。“针对老式拌合站占地面积较大、智能化程度不高、效率较低影响产能等问题,我们对拌合站配料机、控制系统等进行了升级改造。现在,设备占地面积缩小了30%,生产效率提升30%,计量精度提升20%,改造设备成本仅为新设备价值的30%至40%。”蜀道集团下属四川路桥装备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该负责人介绍,在政策支持下,今年以来该公司快速推进一批施工设备更新升级,设备年产能增量约2.4万至3.6万立方米。未来,公司还将大力推动设备更新,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是今年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今年3月,国务院发文对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作出系统部署,多地随后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相关项目加快落地。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8%,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不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当前,一些有设备更新意愿的企业,因为资金短缺、达不到项目申报门槛等方面问题,没有条件及时更新设备。为了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政策进一步加力,拿出更多“真金白银”,激励更多企业实施设备更新。 近日发布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安排近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设备更新,并降低资金申报的门槛,有效支持单体规模小、点多量大面广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多地也围绕重点领域进一步明确支持范围和支持举措。上海市近日发布教育领域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计划,重点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战略急需和新兴领域,更新不适应教学需求、性能无法达到教学相关配置标准或影响使用安全、已达到最低使用年限的设备。 《重庆市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推广先进设备应用、深入推进绿色装备替代等重点任务,明确到2027年,累计实施技术改造投资项目8000个,带动设备更新改造5万台(套)以上。 资金支持方面,江苏省近日发文进一步完善“设备担”政策,将支持对象范围由省内中小微制造企业扩大到省内所有中小微企业。江苏省还对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重点领域中长期贷款给予财政贴息,获得中央财政实施的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的项目可以叠加享受。 “大规模设备更新需要得到财政金融的有力支持。”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包括中央投资、专项再贷款等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将加快推动设备更新落地见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连平表示,加快大规模设备更新,在短期内是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有望拉动万亿规模投资。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国工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初步估算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来源于:经济参考网
发布: 2024-08-14 09:34 阅读:224
本报讯 7月23日,资阳市政府与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物贸枢纽、国际通道、开放平台和供应链体系等展开合作,共同推进资阳物流通道建设、铁路货运班列发展,提升区域对外开放度,实现互利共赢。 四川港投将立足资阳及其周边产业基础,积极参与资阳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开展冷链物流、智慧物流等业务,参与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和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的打造,共同提升航空物流集货量和集货能力,推动资阳现代化物流发展体系建设,服务川货出川出海。来源于:四川日报
本报讯 7月23日,资阳市政府与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物贸枢纽、国际通道、开放平台和供应链体系等展开合作,共同推进资阳物流通道建设、铁路货运班列发展,提升区域对外开放度,实现互利共赢。 四川港投将立足资阳及其周边产业基础,积极参与资阳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开展冷链物流、智慧物流等业务,参与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和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的打造,共同提升航空物流集货量和集货能力,推动资阳现代化物流发展体系建设,服务川货出川出海。来源于:四川日报
发布: 2024-08-14 09:33 阅读:214
查看详情本报讯 7月23日,资阳市政府与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物贸枢纽、国际通道、开放平台和供应链体系等展开合作,共同推进资阳物流通道建设、铁路货运班列发展,提升区域对外开放度,实现互利共赢。 四川港投将立足资阳及其周边产业基础,积极参与资阳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开展冷链物流、智慧物流等业务,参与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和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的打造,共同提升航空物流集货量和集货能力,推动资阳现代化物流发展体系建设,服务川货出川出海。来源于:四川日报
本报讯 7月23日,资阳市政府与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物贸枢纽、国际通道、开放平台和供应链体系等展开合作,共同推进资阳物流通道建设、铁路货运班列发展,提升区域对外开放度,实现互利共赢。 四川港投将立足资阳及其周边产业基础,积极参与资阳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开展冷链物流、智慧物流等业务,参与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和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的打造,共同提升航空物流集货量和集货能力,推动资阳现代化物流发展体系建设,服务川货出川出海。来源于:四川日报
发布: 2024-08-14 09:33 阅读:214
跨境电商 分析师称,全球电商渗透率从2014年的6%提升到2021年的接近20%,预计2026年渗透率可能在23%以上,行业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从各大市场看,中国市场占全球电商市场份额的50%以上,美国市场占20%左右,而美国电商渗透率2023年为15.6%,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预计2027年美国电商渗透率将提升至20.6%,因此对跨境电商公司,第一首选仍是美国市场。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规模达到96.6万亿元,增速放缓系疫情和国际局势变化,预计2023~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规模将保持稳健增长,其中新兴的平台(如Temu、TikTok)将成为主要驱动。来源:Gangtise投研
跨境电商 分析师称,全球电商渗透率从2014年的6%提升到2021年的接近20%,预计2026年渗透率可能在23%以上,行业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从各大市场看,中国市场占全球电商市场份额的50%以上,美国市场占20%左右,而美国电商渗透率2023年为15.6%,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预计2027年美国电商渗透率将提升至20.6%,因此对跨境电商公司,第一首选仍是美国市场。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规模达到96.6万亿元,增速放缓系疫情和国际局势变化,预计2023~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规模将保持稳健增长,其中新兴的平台(如Temu、TikTok)将成为主要驱动。来源:Gangtise投研
发布: 2024-08-14 09:27 阅读:255
查看详情跨境电商 分析师称,全球电商渗透率从2014年的6%提升到2021年的接近20%,预计2026年渗透率可能在23%以上,行业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从各大市场看,中国市场占全球电商市场份额的50%以上,美国市场占20%左右,而美国电商渗透率2023年为15.6%,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预计2027年美国电商渗透率将提升至20.6%,因此对跨境电商公司,第一首选仍是美国市场。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规模达到96.6万亿元,增速放缓系疫情和国际局势变化,预计2023~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规模将保持稳健增长,其中新兴的平台(如Temu、TikTok)将成为主要驱动。来源:Gangtise投研
跨境电商 分析师称,全球电商渗透率从2014年的6%提升到2021年的接近20%,预计2026年渗透率可能在23%以上,行业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从各大市场看,中国市场占全球电商市场份额的50%以上,美国市场占20%左右,而美国电商渗透率2023年为15.6%,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预计2027年美国电商渗透率将提升至20.6%,因此对跨境电商公司,第一首选仍是美国市场。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规模达到96.6万亿元,增速放缓系疫情和国际局势变化,预计2023~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规模将保持稳健增长,其中新兴的平台(如Temu、TikTok)将成为主要驱动。来源:Gangtise投研
发布: 2024-08-14 09:27 阅读: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