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7 18:13
今年10月1日起,按照《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有关要求,平台企业首次向税务部门正式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
截至10月15日,已有6654家境内外平台报送平台自身的基本信息,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的平台数量已达4100多家,超过应报送平台总数的六成。
拼多多、饿了么、滴滴出行等多家头部平台,从10月初即启动了涉税信息报送工作。
而备受跨境电商卖家关注的亚马逊平台,也于10月13日发布了一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要求通知》。
这意味着,亚马逊已按照《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的要求,为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卖家涉税信息做好了准备。
亚马逊将在2025年10月31日前进行首次季度信息报送,范围涵盖2025年第三季度(7月至9月)期间。此后,亚马逊将持续提交季度报告。
截至目前,包括亚马逊、沃尔玛、Shopify、TikTok、Temu、SHEIN、速卖通等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完成税务机关备案。
对于卖家而言,应重点关注店铺收入、支付流水、海关申报这三组数据能否相互匹配。
如果出现明显不一致,卖家将被系统标记为高风险商户,触发税务核查。
以下几类卖家风险等级最高,建议在10月31日前完成自查,避免被标记为“高风险”:
1、用个人账户收款的卖家
把公司收入通过 PingPong、万里汇、连连等打到个人银行卡或支付宝。
风险:公司与个人收入混淆,平台数据与个人流水一比对就会暴露,可能被认定为隐匿收入,面临补税、罚款与滞纳金。
2、没有税号、没有企业主体的卖家
以个人名义开店或挂靠他人公司,财务不规范、不做账、不申报。
风险:平台需报送纳税人识别号,无税号会被系统标红,税务可通过身份证追溯所有收入,几乎必遭查处、补办主体并被要求补缴税款,店铺还可能被平台暂停。
3、用境外个人账户收款的卖家
用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的个人银行账户收款。
风险:跨境资金流异常易触发反洗钱监控,一旦被认定为非法转移资产,后果远比逃税更严重。
来源:关贸小易公众号